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1.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 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 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完成以下四题。
C. 自然资源具有整体性
D.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2.该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 ) A. 易形成沙尘暴 B. 物种锐减或灭绝
C. 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 土地肥力上升
读“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3.大型工程②的主要作用是( ) A. 储存农业灌溉用水
B. 调节下游水量,改善航运条件
C. 防洪、发电的同时,调水调沙,改善下游泥沙淤积问题 D. 发电以解决图示地区能源短缺
美国独立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19世纪中叶开挖修建连接伊利湖与安大略湖间的人工运河,并且开通匹兹堡与苏必利尔湖间的铁路运输,东北部工业区崛起。读“美国东北部区域图”,完成以下三题。
4.为促进区域经济复苏,匹兹堡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 ) A. 从重工业向高科技工业方向发展 B. 从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方向发展
C. 由资源密集型向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发展 D. 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
至2020年,中国将增建多座核电站。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乳山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在全面展开,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5.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 A. 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 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 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 A. ②→② B. ②→②
C. ②→② D. ②→②
能源强度指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为了满足社会消费需求,在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
能源,称为消费隐含能源。下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的能源强度和人均消费隐含能源统计。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7.图中②、②、②、②四个象限所代表的区域,最适宜建设能源基地的是( ) A. ② B. ②
C. ② D. ②
单位GDP能耗是衡量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下图为“某年我国各省单位GDP能耗(单位:吨标准煤/万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降低GDP能耗的措施有( )
②加速煤炭资源的开采 ②进行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②优化产业结构 ②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A. ②②② B. ②②②
C. ②②② D. ②②②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9.荒漠化的实质是( ) A. 耕地退化 B. 草地退化
C. 土地退化 D. 林地退化
2009年6月19日上午9时30分,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调水调沙,这是自2002年以来黄河小浪底的第九次调水调沙。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0.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B. 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C. 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D. 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银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宁武坑口电站,东至山东胶州,全长1 333千米,是我国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之一。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1.“银东直流输电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现为( ) A.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B. 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彻底解决东部地区的环境问题 C. 促进东部地区高耗能企业的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D.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需求压力,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海洋二号”卫星和“资源三号”卫星于2011年下半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火箭进行发
射。该中心运用数字地球技术,卫星发射的准备周期从原来的20天缩短到13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下列不属于数字地球服务领域的工作是( ) A. 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 B. 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C. 掌握各地犯罪情况 D. 直接抓获犯罪分子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1~5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 ②风速较大 ②蒸发量较大 ②气温较高 ②降水量较少 A. ②② B. ②②
C. ②② D. ②②
读“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14.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地面沉降
下图为“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