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把魔术引入课堂教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何把魔术引入课堂教学

近几年来掀起了一股魔术热,我也成了一个业余的魔术爱好者。课余时间总会学学一些简单的小魔术,当然偶尔也会在学生面前表演表演。我发现学生对我表演的小魔术很感兴趣。于是我琢磨能不能把教学内容用魔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者怎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魔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开心,还能记得更牢。

《辞海》中“魔术”的解释是:演员借助物理、化学原理和机械装置表演物件的增减、隐现等的变化。而在把魔术引入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过程,我却认为魔术或许还可以这样解释:运用他人不知道、不注意的知识或方法呈现出奇妙的效果可以称之为魔术。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空白的,是未知的,就算先预习了也是一知半解的,关键在于能否巧妙设计,把教学内容呈现出有趣的奇妙的效果。

下面让我介绍一些运用魔术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例和技巧。

一、奇妙的三角。

2009年小学教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不少教参资料提出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动手剪下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让学生发现三个角加起来等于180o。虽然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印象并不深刻,于是我发现用魔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提高了很多,印象也深刻了不少。教学过程:

让学生用纸剪出一个三角形(尽量大一点),用量角器量出其中两

个角的度数,告诉我所量的度数并标示在所剪的三角形上。接着我用量角器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并告诉学生我所画的角就是所剪的三角形的第三个角,学生通过对比后发现两个角完全重合。他们惊叹地说:“哇!老师会变魔术啊!”然后讲解原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用180减去两个角的和就能知道第三个角的大小。最后让学生上讲台板演,既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新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算能力及用量角器画角的能力。 二、巧知得数

2008年教小学四年级数学时,发现学生的基础运算比较差,原因是乘法口诀不熟(尤其是九的口诀),于是我设计了这个魔术。表演过程:

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一个0除外的一位数。我在不知道该数的情况下,将此数进行一连串的运算,最后能报出正确的得数。比如写一个数字“6”,将其加1减2再加1之后(其实还是6)乘9得54,个位数加十位数得9,减1再加50就得到班里的学生人数(58人)。学生惊讶得目瞪口呆。

原理:任何一个0除外的1位数乘9之后,个位数加十位数一定等于9。

学生学会这个魔术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运算基础有了一定的提高。经过计算,我还发现任何一个数乘9之后,各个数位相加一定是9的倍数,一直加到只剩一个1位数时,结果也一定是9。所以也可用这个小魔术与高年级的学生互动表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神奇魔法棒(这不算一个魔术,而是一种教学思路) 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简便计算,有这么一种情况:当括号前面是减法(或除法)时,要去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减(或乘除)要变号。讲解了几遍之后,发现机械地死记硬背的学生很多,真正理解的很少,能活学活用的更少,于是对着黑板上的式子发愁。思索着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呢?

看着减号和除号,灵光一闪,便对学生说:“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两根魔术棒,想不想要?” 学生:“想!”

“第一根叫‘一级魔术棒’,它就是减号。当它遇到括号而括号里面只有一级运算时,它就开始施展魔法。并要配合使用一句咒语:‘减号遇括号,括号内加变减,减变加!’”

“第二根叫‘二级魔术棒’,它就是除号。当它遇到括号而括号里面只有二级运算时,它就开始施展魔法。并要配合使用一句咒语:‘除号遇括号,括号内乘变除,除变乘!’”

把一些数学公式说成是魔术咒语,或许学生会更想学更易记更会用。

四、巧算尾数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好玩的魔术,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求知欲,让学生发 现原来数学这么有趣。表演过程:

我背向黑板,让学生任意地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多位数,然后调换数位上的数字顺序形成另一个数,再将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得到一个

差。将差的个位数擦除,学生只要告诉我剩下的数是什么。我立刻就能告诉学生擦去的个位数是什么。比如写一个:5422。调换数字顺序为:2524。再将大的数减小的数:5422-2524=2898。擦除尾数:8。剩下:289。学生只需告诉我最后的数字是:289。我立刻就能知道学生擦去的尾数是:8。

原理:任何一个数调换数位上的数字顺序后能形成另一个数的话,将大的数减去小的数,得数一定是9的倍数。既然是9的倍数,各个数位相加,一直加到剩下一个1位数,那就一定是9。以上题为例:只要知道289,将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2+8+9=19,1+9=10,1+0=1一直加到剩下一个1位数是:1。用9减去1就得知学生擦去的数是:8。

注:这个魔术会经常遇到去掉的尾数是0或9情况。各个数位相加至1位数的过程中,如果相加的结果中能得到18的话,去掉的尾数则为0,否则是9。 五、超级速算

这个数学魔术表演时需要用到一些简单的速算方法,因此对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当然也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速算的兴趣。表演过程:

我背向黑板,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一个任意的两位数,调换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形成另一个数,再将这两个数相加得到第三个数,再将第二个数和第三个数相加得到第四个数,依次相加得到第十个数。我转过身,在五秒钟内就可在黑板上写下这十个数的总和。比如:学生

写的是:74、47、121、168、289、457、746、1203、1949、3152。看了这十个数后,在五秒钟内就能在黑板上写下这十个数的总和为:8206。学生用计算器都要按上好久才能算出来。

原理:只要将第七个数乘11就是这十个数的总和。以上题为例,746×11=8206。教了学生这个原理后当然还得教学生一个数与11相乘的速算方法,学生对速算也会有一定的兴趣。

为什么要将第七个数乘11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其代数原理: 假设学生写的数字由a、b组成。 这十个数则为:

10a+b、10b+a、11a+11b、12a+21b、23a+32b、35a+53b、58a+85b、93a+138b、151a+223b、244a+361b。 这十个数的总和是:638a+935b

而第七个数是:58a+85b,乘11得638a+935b正好与这十个数的总和一样。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把魔术引入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发觉数学的有趣、数学的魅力。当学生学会了一个数学魔术之后,给他自己的亲朋好友表演时,会让他很有成就感,这也是让学生有信心有兴趣继续探索数学魔术的动力。不少学生喜欢上数学魔术后,自己就会自发地去探索及学习数学魔术。自己找资料,自己想办法,自己尝试着去揭秘,甚至自己还能创造出简单的小魔术。而在探索和学习数学魔术的过程中他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心算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如何把魔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确实也有一定的难度,加上自己仅仅是魔术初学者的水平,更难以做到完美结合。但是,只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我探索的脚步就不会停止。

2011年7月25日

把魔术引入课堂教学

如何把魔术引入课堂教学近几年来掀起了一股魔术热,我也成了一个业余的魔术爱好者。课余时间总会学学一些简单的小魔术,当然偶尔也会在学生面前表演表演。我发现学生对我表演的小魔术很感兴趣。于是我琢磨能不能把教学内容用魔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或者怎样才能把教学内容与魔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又轻松又开心,还能记得更牢。《辞海》中“魔术”的解释是:演员借助物理、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l30v6yxd51h1yk7phhy1xkfw968dk01aty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