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对应学生用书P33
1.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作为一名公民,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要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 ) A.真理的具体性 B.真理的多样性 C.真理的条件性 D.真理的客观性 答案 D
解析 对一个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谣言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故选D。
2.英国的罗伦兹教授用计算机模拟天气预报实验时,仅仅是输入的两个数据相差了一个小小数值,其结果却大相径庭:一个是晴空万里,一个是倾盆大雨。这种细微的误差造成巨大差异的结果会反复重演,真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事实表明( )
A.真理和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的转化是无条件的
C.真理超出自己的适用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D.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 答案 C
解析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则会变成谬误,故C说法正确;真
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故A、B说法错误;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会转化为真理,D说法错误。
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度。这说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
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 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一真理是有条件的,在凹曲面上小于180度,在球形凸面上大于180度,这表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从“法制”到“法治”,再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实现了两次重大飞跃。这两次重大飞跃印证了( )
①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②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实现了两次重大飞跃。这两次重大飞跃印证了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②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并不是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③错误;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5.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现代人也制造出了许多地震预警监测方面的仪器,但是都远没有达到精确预测地震的目标。这是因为( )
①对地震的认识受到人的实践水平的制约 ②对地震活动规律的探究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地壳运动规律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对地震的预测是否精准取决于地震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远没有达到精确预测地震的目标”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这是因为人们对地震的认识受实践水平的制约,地壳运动规律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故①③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地震活动规律的探究属于认识,不属于实践,②说法错误。④说法错误,对地震的预测是否精准取决于实 。践水平.
6.170年前,《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②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中国发展的制度保障 ③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④《共产党宣言》回答了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课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认识具有上升性,要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
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①③符合题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中国发展的思想保障,②错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课题,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7.2018年8月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经表决通过。由于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涉及面广、规模大,而且发展日新月异;该法律经过了3次公开征求意见和4次审议,前后共5年的时间才最终出台。这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认识对象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我们很难取得真理性认识
②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 ③只有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超越
④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电子商务法》的出台过程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而实践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向前发展,②④符合题意;认识对象的不断发展决定了人们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但我们追求真理永无止境,人们最终能够获得真理性认识,①说法错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被超越,③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8.在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官方推特上,诺奖委员会阐述了其颁奖理由:诺德豪斯气候研究独树一帜,打破以往宏观经济学的局限,将气候变化研究·威廉.
与宏观经济研究结合起来,使宏观经济学有了新的突破。这表明( )
①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否定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认识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非否定,①表述错误,排除;“使宏观经济学有了新的突破”,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推动认识的发展,说明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②④符合题意;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推动作用,③表述错误,排除。故选D。
易错点一 不能准确把握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9.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统一表现在( )
①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 ②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④真理与谬误是相互依存,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统一的表现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②④符合题意;①是对立的表现;③没有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故应选B。
易错警示 本题的易错点是对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缺乏准确认识,真理和谬误有着原则的区别、严格的界限。而且泾渭分明,不可混淆,也不可说真理中包含谬误。二者也有统一的一面,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相互转化。 易错点二 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不清
10.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过程。这表明( ) ③人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题中材料我们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说明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故①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我党对社会公平的认识从当时条件下来看是正确的,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③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④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易错警示 本题的易错点是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不清,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事件发生变化,原来属于真理的认识有可能成为谬误,从这个意义
上说真理是相对的。
11.(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
①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 答案.
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②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③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④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
解析 本题考查真理的知识,可以结合材料中科学家多次失败仍然坚持不懈,最终发现了新疗法以及将新疗法运用到实践中去等关键信息,从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以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等角度进行分
析。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宣部理论局、江苏省委宣传部等联合制作了5集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节目于2018年4月2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带着观众们一起重温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感知真理的力量,把握时代的脉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马克思是对的》是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科学性于一身的优秀电视理论片,以经典串联经典、以问题导入问题,辅之以特定的场景设置与环节衔接,用富有时代感的视听语言贴近现实的讲述方式,为普通观众呈现了经典理论化繁为简的解读方式与生机盎然的思想内核,向观众传递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让观众听得进听得懂,愿意看喜欢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1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过时的理解。 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②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出的累累硕果,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的真理,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与时代同步伐,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把真理向前推进。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设问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知识,理解认识论的具体知识内容;其次,将材料分出层次,与认识论知识分别联系作答。材料可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联系”,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
作答;“向观众传递着科学社会主义跨越时空的真理力量”可与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检验联系作答;“与时代同步伐”,可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联系作答。
2020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作业第六课 课时二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Word版含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