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2 西学东渐
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1.林则徐在上奏《英人非不可制应严谕将英船新到烟土查明全缴片》中指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 )
A.先进的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国人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C.国人对世界的认识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D.英国难以快速对中国发动战争
【解析】选C。材料中林则徐认为英国“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虽然林则徐不为英国的船坚炮利所吓倒,主张坚决斗争,但林则徐这时对英国的认识还说不上十分深刻,在有些事情上只见其表象,因此本题选择C。A说法错误,此时的认识谈不上清醒;B只是浮于表面,没有理解材料真实内涵;D是林则徐得出的结论,但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2.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 )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解析】选A。题干中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等或以传统思想——“经世致用”为指导或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强调西方民主形式——“议院”中国古代也有,故选A;题干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向西方学习,与传统文化有区别,排除B;题干中显示的是传统文化深深影响西学传播,排除C;D表述合乎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且D不合乎历史规律,排除D。
3.曾国藩认为儒学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四者缺一不可,既强调义理为儒学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中体西用寻找理论依据 B.缓和与顽固派的既有矛盾
- 1 -
C.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机 D.开始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
【解析】选A。材料中曾国藩认为儒学中包含经济之学,但经济之学又被义理所统辖,说明他为当时学习西方技术寻找理论依据,故选A。
4.甲午战后,中国出现了赴日留学的热潮。后来清政府发现有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反清”的道路,于是在1906年,于驻日使馆内设游学监督处,加强对留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管理。这说明
( )
A.留学教育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 C.明治维新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可 D.留日学生受到清廷的有效管理
【解析】选B。据材料“不少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走上‘反清’的道路”说明清朝专制统治的基础出现动摇,故选 B;材料“留学生思想日益激进”并未体现民主观念,排除A;材料“清政府”和“留学生”说明不是日本明治维新,排除C;材料说明清政府加强管理但无法说明效果,排除 D。
5.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而到了1902年,梁启超却公开反对保教。梁启超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维新派已赞同革命
【解析】选B。根据材料“戊戌变法前……提倡尊孔保教……到了1902年……公开反对保教”,表明梁启超救亡图存的思想,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故选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排除C;维新派主张改良,且梁启超不能代表整个维新派,排除D。
6.1903年,梁启超在《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中提到:“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者。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材料反映梁启超 A.对帝国主义本质有初步认识 B.强调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 C.认为海权决定海上商业发展
- 2 -
( )
( )
D.意在强调海权对国家的重要
【解析】选D。“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者”“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可知梁启超强调的是海上权力关乎商业势力进而影响国家实力,故选D;材料强调海权与中国前途问题,重点不在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海权的重要性,不在“与外国人进行商业争夺”,排除B;材料“商业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不能等同于海权决定海上商业的发展,排除C。
7.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论》)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 ) A.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 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 C.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 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时尚
【解析】选D。材料强调新思想而非出版业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科举制,故B错误;由材料可知很多人并不懂自由主义思潮,因此广泛传播说法错误,故C错误;由材料“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可知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时尚,故D正确。
8.梁启超称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蔡元培认为宋恕要在儒学里边做文艺复兴运动,因此两者变法主张本质是一致的。这表明康宋二人 A.通过民主科学,改造中国旧社会 B.照搬西方文化,解放国人思想 C.借助儒家思想,变法实行资本主义 D.批判传统礼教,推翻清朝统治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康有为是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本主义的主张,而材料中蔡元培认为宋恕是借助儒学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
(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