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历史背景,社会作用,发展规律,思想联系,价值取向,历史局限等问题。(P2)2、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P6~~P9)
3、中国早期国家明显带有的几方面特征:
部落征服特征;土地公有特征;君主专制特征;4、西周时期专制国家的重要支柱:宗法制度,井田制度,分封制度。(P33~p34)
5、东周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以公元前435年“三家灭智伯而有其地” 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比较合理。
6、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战争,变法和百家争鸣。
7、商代的王权至上思想的基础是对商代的先公先王的崇拜。
周公“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惟命不于常(P40~P41)
周公天命不常的思想是古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第一次
在理论上对于朝代更替的社会事实所做的解释。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三.敬天保民:敬从天命,怀保小民便成为周公政治思想
的核心内容。
9、孔子的“六艺”,“六经”:《诗》、《书》、《礼》、《乐》、《易》
、《春秋》
10、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仁与礼11、孔子德治主张主要内容:
第一,礼治与正民。孔子认为,礼是国家的大节,为了
求得国家的安定,应该全面恢复礼制,以此实现稳定的政治秩序。
第二,举贤才。孔子认为,统治者能否有效的治理国家,关键是否选拔、任用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第三,实行平均主义政策。孔子认为,对于专制国家来
说,财富寡少并不足以为患,而财富不均确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因素。第四,愚民政策。12、孟子人性论的局限:
第一,孟子的性善论完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人性的决
定作用。
第二,人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社会属性
和人的自然属性。
第三,孟子所说的人性,是抽象的人性。(孟子用抽象的
人性代替具体的人性,抹杀了人在人性上的差别,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说明人性)
13、孟子认为的君、臣、国三者之间的关系:民为贵,社稷
次之,君为轻。
14、关于如何实行仁政,孟子提出了一些较为具体的设想:其一,制民之产。其二,平均赋税。其三,保护工商业。15、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中,孟子重仁,荀子重礼。16、关于礼治与人治,荀子认为。实行礼治的关键在于人,
礼和法都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礼与法执行得好与坏,取决于执行法的人。17、关于礼治的具体内容:
第一,法后王。(法后王的基本内容,就是全面恢复古代
的政治制度)
第二,尚贤使能。 第三,富国富民。
第三章道家的政治思想
1、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是:道。2、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
特征:其一,国家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
其二,人们在极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
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现实生活中人民所使用的一切器具,在那个社会里都没有任何
用途,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
其三,在老子所设想的理想国中,人民没有知识,没
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其四,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
十分封闭的生活。
3、无为而治政治主张主要内容包括:
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二、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三、绝圣弃智,绝仁弃义;
四、慎征伐;
4、庄子政治理想:至德之世(或无何有之乡)5、庄子的社会批判精神:
一、批判的对象之一:是为世人所称道的圣人。
“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盗贼的偷盗行为与诸侯国君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但是,前者被拘,后者却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二、批判的另一对象,是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
第四章墨家思想
1、墨家的理论基础是:兼爱
第五章,法家的政治思想
1、法家思想的特点:
一、重视法律的作用;二、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三、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四、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2.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而慎到重“势”。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期法家的政治思想的前提下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理论,极大的丰富了法家的政治思想。
3、商鞅对于实行法治提出的如下一些原则:
第一,要刑无等级;第二,要明法利民;第三,要轻罪重罚4、耕战思想。
首先,耕可养战;其次,农业生产与战争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具体见书100~102页)
第二编思想发展期
1、隋文帝即位之初,即废除积弊甚深的九品中正制和辟举制,实行公开考试的办法一甄别录用人才,这就是科举制的初始。
2、秦始皇的创造,将三皇五帝的名号合一,称为“皇帝”。3、汉武帝:独尊儒术(p131)4、汉武帝的杂霸政治术:(P133)
一、求变。二、求治之本。三、德刑兼用。四、任贤。5、李世民贞观之治:以法为治
一、立法:法要公平、稳定、宽简二、守法:克制私情,带头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