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细节诠释教学,让教学促进成长
——浅谈如何准备一节公开课
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专业发展,使自己有效成长,才能获得教育对象的尊重,为学生所敬仰,从而获得应有的教育效果
以我短暂的十五年教学生涯很难准确细致地说明我们在教学中的成长与进步。所以我想把这个内容凝缩在“一节课”上,通过“一节公开赛课”的准备来阐述我对教学中成长的点滴认识。
既然是公开课赛课备课就不等于传统备课,集体备课,电子备课。结合自己参赛的经历,我认为一节课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生为本,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在课堂上,就是落实以学生为本,以学为本。备课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过程。是“备学习”,而不是“备上课”。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而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出发点不正确,往往南辕北辙。公开课不能仅仅考虑自己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所以,研究学生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以生为本的追求是我们教学有效的前提。
二、明确主旨,探寻依据 在别人空间看过这样一句话:“当所有人都低调的时候,你可以高调,但不能跑调”作为一节参赛课,一定要明确活动主题,抓住主旨时也便为自己定调,也许高八度低八度,但不至于跑调。
大赛主旨是与教育教学改革同步,与先进教育理念同生的。而教育科学理论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的科学总结,它源泉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注重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的途径:读名书、拜名师、访名校;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在课题研究活动中把教育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水平。可见求知精神、科研能力是教师成长、促进教学的动力呀!
三、与众不同,敢于创新
“创新力”会彰显名师的智慧与魅力。在备课时,要敢于打破教参的束缚,冲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亮出自己的特色,哪怕一个环节,一个活动,一句话。
通常老师们会选择一些适宜举行课堂活动、课堂教学资源好找(特别是视频)这类课来参赛,比如《世界文化之旅》《对不良诱惑说不》……如果我们想体现与别人不同,可以选课和别人不一样,比如:《政治就在我们身边》《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样的课理论性很强,如果拿来参赛,需要我们的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设计,既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又要把课程内容体现在“大”上。
在参赛课题目确定的情况下,我们的创新可以通过整体思路、新思想、新模式、环节、方法、语言、手段、道具、板书……各个方面来体现,结果是:成功、平淡甚至失败,但这样才会有争议、有研究、有交流、有碰撞、有发现、有进步、有提高,这个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完善的过程。一定要勇于打破常规。正如:市教研员李凤超老师2011年在烛光杯评课时说的:追求有亮点的遗憾,没有平淡无奇的创新。
四、展现自我,形成风格
英国著名教育家赫·斯宾塞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这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很难设想在一种僵化呆板的教学风格下,如何培养学生们的个性。教学个性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区别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教学风格,所以在教学中,彰显自身的教学个性对于一名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备课时一定要有独立的思想,在吸取教学前辈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联系具体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形成独特而又个性的教学风格。这是一段看似痛苦,但却能化茧成蝶的成长过程。
五、情感渗透,以德服人
一张白纸传给你,没有价值,叠成和平鸽,就注入了情感,和生命发生了关系。因此课堂即发表,注入情感,课堂再也不仅仅意味着学习知识了,它会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有谁会随便舍弃自己的生命呢?
课堂教学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具体体现。教师的思想情感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这是备课的最高境界。
六、注重细节,提升能力
细节,尽管细小,却往往能折射出整个教学世界,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小细节中包含着大智慧。从教育中的细节处着眼,一定会实现解决教育问题,提高教育效益的目标,也会使教育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1、教学环节
传统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复习巩固,课后小结。现在如果依然这样设计,我不能更不应该说不可以,不好,不行,但是在新课改理念下,更需要多元设计,精心安排,体现创新精神,做到与众不同。所以备课时要仔细考虑、认真琢磨、研究教材,根据学情构思环节。比如:本节课可我要设置几个环节,在哪个环节需要点拨,如何点拨;在哪个环节让学生动起来 ,激活思维,展示精彩;在哪个环节学生自主学习,并配合深入思考;在哪个环节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还是根据话题展开讨论。这些都需要在备课时精心准备,从而引发兴趣,强化动机,吸引注意,启迪思索,鼓励创新。
2、课堂活动
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话很富有哲理,追求学生自身的体验,这样学习知识,一旦被学生掌握便难以忘怀。正如思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呈现的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及其他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我们不难发现,“活动”几乎成为思品课的代名词。活动正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课堂,成为教与学的中介。
打开思想品德教材,我们可以看到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的活动,如何设计好活动,发挥活动的价值,这是我们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重点要思考的问题,我认为:
首先学会选择活动:庞杂的活动,可以精简;对于价值不大的活动我们可以省略;内容重复的活动可以省略。
其次:要学会整合活动。活动之间是延伸关系的,我们要将活动串联起来,设计成主题活动,给学生一个完整体验过程;活动之间是递进关系的,可以将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时间和空间上保证活动能够有机的整合使整个活动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理解涵义。
第三,不拘泥于书本上现成的活动。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体验出发设计活动,不怕活动简单,一定要给孩子体验的过程,经历的才是学生记得的,他们才会有兴趣去了解更深层的含义和意义。
最后,活动题目设置,体现老师的文化修养和内涵,和以前对比现在的题目更吸引学生的眼球,如青春防线、冷静思考、行动指南、深入思考、拍案说法、青春飞扬、情系家乡、心灵对对碰、博客论坛、欢乐闯关……
活动的设置,与学习方式密切相关,学习内容紧密相联,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其实依然需要以生为本。
3、教材重组
类似我们常说的备教材或钻研教材,但更应该超越教材。不能仅仅停留在全面展现教材上,而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批判、修改、重组、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施展才华、学习提升的有效素材。
有效利用教材可分为三步熟悉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材,第三步就是要求我们能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按照教学目的,结合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学内容,要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努力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情境化、动态化。通过先后顺序变更、详略重新安排、还有教材的适度增删,都会使教材形成一个崭新的、适宜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以使教材变为学生易懂、爱学的材料。
4、资源开发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一清二楚了。教师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不断补充教学资源。
思想品德课的资源丰富多彩,这些资源既包括音像、图书(包括教材),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也包括在教学过程中临时生成的资源。
对于前一类资源,备课选取时在量上通常把握两个标准:不贪心,会舍弃;在质上要做到有价值、有意义……总之资源的使用角度越小越好,立意越新越好,最好是能做到结构精致,以小见大,言简意赅。
第二类就是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如何在教学中把生成性资源的效果最大化,这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有一桶水\。教师要广泛阅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开拓知识领域,掌握必要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科学成就。教师知识丰富了,方能得心应手,讲解自如。
5、问题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是教师点燃了他们的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教师才有可能向儿童揭示:思考,这是多么美好、诱人而富有趣味的事。
教师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他们真正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问题设计能力。对一节公开课而言,问题设计需要求新求变,好的问题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引发学生进入深思的状态。
从众多公开课的实际效果看,问题设计要注意:问题不易过于简单,否则会缺乏内涵,没有价值;问题不是补全句子,有些老师喜欢说半截话,用期待的目光注视学生,等待补充;问题设置悬念不能太“悬”,太“悬”易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不“悬”,不“悬”不足以吊起学生的胃口,只有做到适时适度,才能引发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的问题要有意思,有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讲,它决定了课堂价值的大小,这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不问则已,问就要触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的思考。
6、课件使用
多媒体课件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它的优点是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以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
所以备课时在课件设计上要力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细节是,课件的内容一定要清晰、干净,不能有错误。 7、板书设计
再完美的课件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板书。其原因,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任何预设的课件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实际都不会也不应该完全一致,老师要有即兴板书,第二,板书的书法示范作用课件无法替代。
板书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条框式——粘贴式——(简略式)——图文式——绘画式——思维导图。
所以,一节公开课的板书,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思维等各个方面进行认真思索和设计,才能对一节课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8、语言时尚
言为心声。美的语言能使教师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更加完善。教师通过适当的运用词汇、音色、声调、情感、体态来创造美好的语言,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语言时尚的核心是文明,文雅,适应学生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共鸣。虽然我们日常教学的语言习惯已经养成,但是一节公开课赛课,语言也是要有所准备的,比如过渡语要自然、总结语要润物细无声、英语使用要恰到好处。
还有一些和我们的日常习惯和修养就有关系了,比如随堂用语要准确,完整,无歧义;评价语要准确、到位、有启发、有鼓励。
9、服饰搭配
教师着装,也是一种教育环境,对学生而言,就是一堂无声的礼仪课。
教师的着装会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悄悄传递给学生,将自己独立而美好的形象建立在学生心中,使教师既要传授知识,也要播种美、追求美。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都要按照教师职业的特点,注重个人衣着、仪容的修饰,从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它更有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其实备课前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和学生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和学生在课上交流、给学生准备什么样的礼物、以什么方法让学生愉悦的接纳自己……
总之备课既要备在眼里、备在心中,又要备在口中、备在手上。它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说备课是艰苦的劳动过程,但其中也充满着艺术乐趣。当你在这项劳动中真正付出心血、流出汗水时,就会得到收益获得成功、感到欣慰、乐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