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研究的意义
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研究的意义生物质是讨论能源时常用的一个术语,是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生物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一种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是独特的,它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据估计地球上每年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达2×1011t,含能量达3×1023J,因此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贮存在植物的枝、茎、叶中的太阳能,相当于全世界每年耗能量的10倍。生物能是第四大能源,生物质遍布世界各地,其蕴藏量极大。世界上生物质资源数量庞大,形式繁多,其中包括薪柴,农林作物,尤其是为了生产能源而种植的能源作物,农业和林业残剩物,食品加工和林产品加工的下脚料,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活污水和水生植物等等(中国生物质资源主要是农业废弃物及农林产品加工业废弃物、薪柴、人畜粪便、城镇生活垃圾等四个方面)。
由于这里不能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其他资料的朋友,请加叩扣:2215891151
秸秆成型技术可将各类农作物秸秆原料经过粉碎和高压成型等环节,是原来分散的没有一定形状的原料压缩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原料,根据瑞典的以及欧盟的生物质颗粒分类标准,若以其中间分类值为例,则可以将生物质颗粒大致上描述为以下特性: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8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氯含量均小于0.07%,氮含量小于0.5%。若使用添加剂,则应为农林产物,并且应标明使用的种类和数量。欧盟标准对生物质颗粒的热值没有提出具体的数值,但要求销售商应予以标注。瑞典标准要求生物质颗粒的热值一般应在16.9 兆焦上。生物质燃料的热值符合使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燃料的需求。从能源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都有重大意义,用压缩成型技术,一方面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另一方面又能生产代用燃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该技术以连续的工艺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将低品位的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的易储存、易运输、能量密度高的生物质棒,块燃料和碳化棒块状燃料,可以使成型燃料的燃烧性能得到 明显改善,热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因此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支持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1.2 本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1.2.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械的研究早在上世纪 7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究压缩成型燃料技术,并研制了螺旋式成型机,在温度80—350℃和压力100MPa,能把木屑和刨花压缩成固体成型燃料。它的密度是1-1.2g/mm3,含水率为10%-12%。日本于90年代从国外引进技术后进行了改进,并发展成了日本压缩成型燃料的工业体系。70年代后期,西欧许多国家如比利时、法国、德国等也开始重视压缩成型燃料技术的研究。法国开始时用秸秆的压缩粒作为奶牛饲料,近年来也开始研究压缩块燃料。德国研制的KAHI系列压粒机和压块机。亚洲除日本外,泰国、印度、菲律宾等国从90年代开始也都先后研制成了加粘结剂的生物质压缩成型机。
图1- 1 压式成型原理图
1.2.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从8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生物 质压缩成型技术的研究。南京林化所在“七五”期间设立了对生物质压缩成型机及生物质成型理论研究课题 湖南省衡阳市粮食机械厂于1985年研制了第一台ZT-63型生物质压缩成型机,江苏省连云港东海粮食机械厂于1986年引进 了一台OBM-88棒状燃料成型机1990年前后,陕西武功轻工机械厂,河南巩 义包装设备厂等单位先后研制和生产了几种不同规格的生物质成型机和碳化机组.1994年湖南农大,中国农机能源动力所分别研究出PB-1型、CYJ-35型机械冲压式成型机 1997年河南农业大学又研制出HPB-1型液压驱动活塞式成型机 2002年中南林学院也研制了相应设备。目前我国成型机生产和应用已形成了一定的的规模,热点主要集中在螺旋挤压成型机上,但存在着一些诸如成型筒及螺旋轴磨损严重、寿命较短、电耗大、成型工艺过于简单等缺点。我国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的研究开发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主要集中在螺旋挤压成型机上,但存在着成型筒及螺旋轴磨损严重、寿命较短、电耗大、成型工艺过于简单等缺点,因此必须从技术上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攻克难题,以利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导致综合生产成本较高,发展停滞不前。进入2000年以来,生物质固体成型技术得到明显的进展,成型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对课题所涉及的任务要求及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开发生物质是将“木材加工废料、树木残枝、灌木、柴草、粮食经济作物的茎叶”进一步加工成为(利用生物质成型机)便于运输的其他工业的原料:统称可再加工分类成型的“生物质燃料棒”或“秸秆压块”。 过将秸秆〖包括粮食经济作物的茎叶、木材加工废料、树木残枝、灌木、柴草〗粉碎,送入“成型器”中,在外力作用下,压缩成需要的形状,便于储存运输,供“家庭”气化炉、气化站、取暖炉、锅炉发电作燃料使用,同时还能够用于生产制造肥料、饲料、纤维密度板、隔墙板、植物地膜、餐饮具、包装材料、育苗钵、洒精、淀粉、栽培食用菌等。压缩的密度根据用途、设备造价等情况进行综合选择。 燃料压块的标准为(厘米):φ1X10、φ2X10、φ1X20、φ2X20、φ5X20、φ5X40、φ5X80、5X15X21 通过对秸秆压块成型的主要技术、工艺设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确定了秸秆压块成型燃料在国内进行产业化生产是可行的。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生产中的核心技术HPB-Ⅲ型液压式生物质成型机在工作原理的创新方面及配套技术和技术路线,显示了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的生产在技术上是可行的;每套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生产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不仅能节约大量的化石能源,又为2吨以下的燃煤锅炉提供了燃料,有广阔的应用情景;秸秆燃料块燃烧后烟气中CO、CO2、SO2、
NOx等成分的排放均低于目前燃煤锅炉规定的排放标准,达到了国家的环保要求,生态环保效益明显。因此秸秆压块成型燃料的生产的在国内广大农村、城镇实行产业化是可行的。螺杆挤压式成型机工作原理:生物质成型机是指把能源密度低的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压缩制成能源密度高、质地坚硬的棒状或颗粒状燃料,以便于储存和运输。成型燃料具有热值高、着火容易、含灰分低、热效率高、燃烧时清洁卫生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锅炉及民用燃料。螺杆挤压式生物质成型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口。是首先从喂料口将粉碎的物料喂人压缩室,当物料填满压缩室后,通过螺杆的旋转和挤压,在螺杆的推动下,使物料体积减少,实现成型压缩,成型燃料压缩后外径为61 mm,中孔L直径为15mm。螺杆挤压式成型机效果图如图1-1所示。
图1-2成型机设计整体外观图
1.进料口2.套筒3.出料口4.机架5.螺杆6.转动轮7.机身8.机架
成型生物质颗粒受力分析及设计物料颗粒在输送过程中,物料的运动由于受旋转螺旋的影响,并非沿轴线作纯直线运动,而是在复合运动中沿螺旋轴作空间运动。当螺旋面的升角α在展开状态时,螺旋线可用一条斜直线表示,则旋转螺旋面作用于半径为r(离螺旋轴线的距离)处的物料颗粒A上的力为Pa,由于磨擦的原因,Pa的方 向与螺旋线的法线方向偏离了φ角,此力可分解为切向分力Pb和法向分力Pc,如图1-3所示。物料颗粒在合力的作用下,有圆周速度移Vb。和轴向速度Vc”。,其合成速度为Va。,图1-4表示了其速度的分解;转速一定,螺距S在某一范围内物料可以得到较好的轴向输送速度,螺距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物料的轴向速度。螺旋输送面上任一直径上物料的轴向运动速度是相等的。则可以得出,单位长度单位面积输送面的轴向负荷仅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上物料量成正比。
通过上述分析,在成型燃料生产过程中螺杆头部和成型套筒的收缩区是受力集中区,如图1.5所示,白色显示了受力强度情况。因此,往往是螺杆头部已经完全磨损,而螺杆后部(2倍“导程”之后的部分)仍然完好如初,本文通过将整体螺杆分拆为杆头和螺杆主体两部分、将成型套筒拆分为成型活套和保型套筒两部分,来提高两部分主体寿命。由于螺杆主体的应力不集中,使两者的寿命都显著增长。从而通过更换螺杆头和成型活套来达到降低生产磨损的目的,从而降低生物质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