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德语日语朝鲜语
403. 保加利亚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 404. 意大利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405. 维吾尔语
406. 答:采用拉丁字母的语言有:英语、法语、德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
407. 采用斯拉夫字母的语言有:俄语、保加利亚语 408. 采用阿拉伯字母的语言有:阿拉伯语、维吾尔语 409. 采用谚文的有朝鲜语。
410. 采用假名和汉字的是的日语。 411.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412.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413.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414.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415.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416.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417.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18. 解释“符号” 419.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20. 解释“语言”
421.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422.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423.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424.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425.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21
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426. 解释“普通语言学” 427.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428. 解释“应用语言学” 429.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430. 解释“传统语言学”
431. 答: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432. 解释“内部语言”
433. 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434. 第五章语义
435.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436. 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
437. 解释“语义”
438. 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439. 解释“语言意义”
440. 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 441. 解释“语境意义”
442. 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443. 解释“词义”
444. 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 445. 解释“词的理性意义” 446. 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 447. 解释“义素”
448. 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449. 解释“义项”
450. 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451.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
452. 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 453.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间的关系
22
454. 答:一个词可以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
455.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 456. 答: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 457.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 458. 答:义素研究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间接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
459. 解释“单义词”
460. 答: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 461. 解释“多义词” 462. 答: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463. 解释“本义”
464. 答: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465. 解释“引申义”
466. 答:由本义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 467. 解释“同义词”
468. 答: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469. 解释“反义词”
470. 答: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 471. 解释“上位词、下位词”
472. 答: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大,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内,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上下位关系。其中所代表的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473. 简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 474. 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475. 为什么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
476. 答: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1)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 477. 简答近义词之间的差别 478. 答:(1)词的理性意义。有的近义词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同,但它们所指的范围不完全重合。有的近义词的词义所概括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都有所不同。(2)词的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有些是感情色彩不同;有些是语体色彩不同。
479. 简答语义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
23
480. 答:层次性是语义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系统性也是语义场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语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为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语义场的系统性的特点反映出语言的词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481. 解释“关系意义” 482. 答: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叫做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 483. 解释“语气意义”
484. 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
485. 解释“述谓结构”
486. 答: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即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487. 解释“语义指向”
488. 答:句子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 489. 解释“歧义”
490. 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491. 解释“变元”
492. 答: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 493. 解释“语义角色”
494. 答: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 495. 解释“蕴含”
496. 答:蕴含是句义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在一般情况下,蕴含的规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局部概念的句义蕴含有上位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这种蕴含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以来特殊的背景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甲乙。 497. 解释“预设”
498. 答:预设是句义之间的一种关系,预设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 499. 为什么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地位 500. 答: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决定的。因为谓词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在用符合谓词语义要求的变元把这个框架填满,就产生了句子的命题。因此,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24
501. 第六章文字 502. 解释“字符”
503. 答:字符即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 504. 解释“他源文字”
505. 答:他源文字是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 506. 解释“复合字符”
507. 答: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或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508. 解释“表意文字”
509. 答:表意文字即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 510. 解释“意音文字”
511. 答:意音文字即一部分是意符,一部分是音符的文字。 512. 所有的书写符号都是文字吗 513. 答:文字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意义,也不是文字。如红绿灯不直接与哪个语言单位对应,所以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因而也不是文字。旗语、莫尔斯电报代码则不同,它们直接代表文字符号,可以说是文字的符号,所以是语言的符号。 514. 什么是文字的作用
515. 答:文字的作用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1)从交际层次看,文字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克服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扩大和完善了语言的交际功能。(2)从文化遗产和科学知识层次来看,文字是人们积累文化遗产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媒介。(3)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看,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516. 现代汉语中的“文字”含有那些义项 517. 答:(1)书写或记录评议的符号,也说“字”或“字母”。如汉字,英文字母。(2)语言的书面形式或书面语,如中文、英文等。(3)文章(多指形式方面)。 518. 解释“楔形文字”
519. 答:楔形文字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民族用芦管在泥版上“压印”出来的文字。它们的笔道像一个个楔子,所以后人就叫这种文字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同时也是意音文字。
520. 简答“文字的创制”含义 521. 答:文字的创制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522. 简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哪些情况 523. 答:文字改革的类型有三种情况:(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2)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几个月内,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新土耳其文全面替代了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旧土耳其文。(3)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原来使用汉字作为他们的表意文字,现在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 524. 第七章语言和社会
525. 第一节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1. 语言的起源
b) 研究语言起源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类是怎样在其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语言,是如何实现从没有语言到能够开口说话的历史性跨越的。 526. 2.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
a) 语言产生的条件问题,即语言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