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业银行风险的特性
由于构成商业银行风险的因素很多,因此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银行风险是必然存在的,银行风险的存在是伴随着银行业务活动的展开而产生的,在银行种类繁多的业务活动中,没有完全无风险的业务,造成银行风险必然性的原因主要是市场信息的非对称性、人的天性及信用的复杂性造成。
二是银行风险具有一定可控性,虽然银行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却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只要银行在充分了解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识别、预测和化解手段,便可降低某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银行风险的可控性正是风险管理存在的最大意义。
三是银行风险具有较强的放大性,银行业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它的稳定与否涉及到千千万万的公众利益,因此银行风险的后果不仅仅是对自身产生损失,同时会给很多储蓄用户和投资用户带去损失,而基于银行提供信用与创造信用的特殊服务是造成银行风险放大性的主要原因。
四是银行风险具有很深地 掩盖性,对大部分银行来说,一般的银行风险很难察觉,这些风险只有在遇到国内国际经济环境或条件发生巨大改变时,才会发生,这主要是由于银行的信用特性及政府的政策导向而导致。
五是银行风险具有极快地 加速性,银行风险一旦产生,所波及的范围会加速扩大,速度极快,而不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例如某银行一旦出现无法对某个客户兑现存款的情形,马上就会失去对客户的信用,这种风险会迅速扩大,形成所有客户对该银行的信任危机。
(三)商业银行风险的类别
依旧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国际上通用的商业银行风险的四大类别主要包括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及操作风险,而信用风险和市场风
2
险又是商业银行风险中影响最大的风险,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银行信用风险主要是指银行的债务人由于多方面原因没有根据合同按期足额偿还债务,导致银行资金受损的可能性。因商业银行是基于信用而存在的,所以信用风险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一种较为重大的风险,在频繁的商业银行活动中,最主要的信用风险来自于银行贷款,借款人一旦无法按照合约按期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利息,便会对银行造成损失。
银行市场风险主要是指由于汇率或利率的变动而引起的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按照会计准则,市场风险在银行的交易活动中表现最为突出,如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大部分项目都会因利率的变动而增加成本,在我国如今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市场风险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银行流动性风险主要是指银行拥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能及时满足到期负债的需要而给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主要是负债方面与资产方面的原因,当债权人要求立即兑现债权时,流动性风险就可能产生,如由于公众对银行的信任危机而引发的大批量兑现现象,这很可能导致银行资金周转失灵。
银行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银行内部控制或管理机制的不严谨或外部事件的直接冲击导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很多时候,银行的操作风险来源于银行内部,如管理疏漏、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
(四)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
银行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这些措施可以包括风险预测、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及风险反馈等手段,从而预防、规避和转移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达到减少或避免给银行带来损失的目的,最终实现银行资金的相对安全和银行效益的绝对优化。
二、华夏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3
(一)华夏银行发展及现状概况
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首钢总公司独资组建的全国性商业银行。1996年4月,华夏银行改制为股份制银行,1998年3月公司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金融机构法人许可证》,成为由33家企业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25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年,公司公开向社会发型普通A股10亿股,正式上市,进入我国证券交易市场交易,成为我国第五个上市交易的商业银行。2005年,华夏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与德意志银行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及全面技术协议,为公司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管理能力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二)华夏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1、华夏银行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华夏银行自成立以来,其针对风险管理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阶段:成立时至上市前。这个阶段华夏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还没有成型,基本上处于混乱无需的局面,表现出的主要状况是风险无处不在,监管无序乏力。华夏银行成立之初,由于是首钢全资组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看作是“首钢的银行”,此时的华夏银行经营的地域只局限于北京地区,风险管理的概念还没有在内部形成,尽管后期有33家公司发起改制为股份制银行,但华夏银行在这个阶段恰巧遭遇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急剧攀升的时期,当时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达到了18.2%的平均数,处于特殊时期的华夏银行,每年都进行大量的不良贷款的核销,针对此种情况,华夏银行并没有在风险管理上进行规范和统一,只是简单地将资产和负债分割管理。
第二阶段:上市后至2005年。2003年,华夏银行上市,使得这个阶段成为华夏银行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其风险管理逐步步入正规化的时期,面临着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国际金融业的压力,华夏银行逐步意识到风险
4
管理对公司的重要性,因此在2003年成立了专门进行风险管理的部门,同时对本行资产和负债进行管理,取得的明显的成效,2003年至2005年,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13.2%下降到了3.4%,充分显示了华夏银行风险管理对贷款业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2005年德意志银行开始获得华夏银行部分股权,逐步从整体上转变了华夏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
第三阶段:2006年至现在。华夏银行在上市两年多的时间之后,终于掀起了对风险管理的体系的最大变革,目光开始聚焦在全面风险管理的长效监督上,此次变革的设想开始于2005年,大胆采取“一部六室”的做法,比当时任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都有较深的进步,其模式是风险管理采用总部负责制,下设六大部室,分别为信用风险室、政策风险室、产品风险室、市场风险室、操作风险室以及运行风险室,各由一位室主任负责。这种严格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华夏银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使得华夏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逐渐从局部走向全面,各项制度开始健全,有效避免了重大风险的发生,使银行资产质量明显提升。
2、 华夏银行风险管理的现有策略
华夏银行在经过改制和转让股权之后,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不断进步,已经构建了初步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华夏银行针对主要风险都采取了不同的管理策略,现一一分析如下:
(1)信用风险管理策略:首先华夏银行从本行的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分类划分出发,在行内建立了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互相牵制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通过董事会下面设置交易控制委员会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分别全权负责交易管理与风险管理,由总行的政策委员会制定重大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各地区信用风险管理部负责执行,包括所在地区的分行和支行,并实施由授信审批委员会集体审批和专职授权审批结合的审批模式。
(2)市场风险管理策略:针对银行市场风险主要来自利率和汇率风险,近年来,华夏银行依据《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的有关精神,时刻关注全球经济的变化及市场环境的变化,制定了与公司整体策略和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体系。
(3)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近年来,华夏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定了明
5
确的目标,即在符合流动性监管指标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合理安排,确保各项业务资金支付的需要,并尽可能降低流动性额外成本。基于这个目标,华夏银行采取了以缺口分析为基础,由指标管理、缺口管理、压力测试等多种方法综合配套,对流动性风险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及时进行准确评估、实时进行严格监控,并设立定期报告制度,如采取合理安排贷款投放节奏,适时调整内部资金价格等方式进行流动性风险的控制,截止2010年,华夏银行流动性充足,流动性风险较小。
(4)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华夏银行按照国家要求的各项监管要求,在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多项具体措施,首先是加强案件风险管理,通过下达行长1号令,提出零案件目标,加大员工奖惩措施,尤其是针对理财产品、资金托管和投资银行进行了控制措施的严格实行;其次是按照监管要求,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了《华夏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策略》及一些工作指导意见,强化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并执行预警机制。
三、华夏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最近几年,华夏银行对经营活动中风险管理的执行情况主要通过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度、资产流动性及拆借资金比例四大指标来衡量。截止2010年底,华夏银行通过主动调整贷款客户结构,提高客户质量,加大了低成本负债组织力度,控制高成本资金来源,使得负债结构逐步优化,银行收益不断提高,据统计,2010年华夏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指标之一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0.57%,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6.49%;不良贷款则继续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率为1.18%,同比降低0.27个百分点,风险集中度较低。可以看出,华夏银行这几年的风险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多方面压力,华夏银行也不例外,风险管理整体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从微观角度来看,华夏银行本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章就对华夏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