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韩国小说史》 (金允植,郑虎雄,文学村,2005年 12.《韩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 (徐俊燮著) 一志社(1988) 13.《韩中日近代文学史的反省与探索》(金相泰等) 绿色思想(2003)
14.《1950年代文学研究》 (赵健相编著) 成均馆大学出版社(1996) 15.《1960年代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史研究所 现代文学分科)深泉出版社(1998) 16.《1970年代文学研究》 (民族文学史研究所 现代文学分科)晓明出版社(2000) 17.《韩国近代文艺批评史研究》(金允植著) 一志社(1976) 18.《韩国文学史》 (金允植,金贤著) 民音社(1973) 19.《韩国现代文学史》 (赵演贤著) 成文阁(1969) 20.《韩国近代民族文学史》 (河正一,金稷永等) 韩吉社(1993) 21.《韩国现代小说史》 (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所)三知院(1999) 22.《近代现代文学史》 (殷钟燮著) 金日成综合大学出版社(1991) 23.《韩国现代诗史研究》 (金容稷等) 一志社(2000)
24. 《国语学概论》 (李奭周,李周行) 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4) 25. 《韩国的语言》 (李翊燮,李相亿,蔡琬) 新旧文化社(1997)
26. 《韩国语的历史》 (金锺勳,朴英燮,朴铜圭,金泰琨,金锺学) 大韩教科书株式
会社 (1998)
27.《韩国语词汇学概论》 (金光海) 集文堂 (1993)
28.《朝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韩东吾)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4) 29.《朝韩语法对比》 (柳英绿)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9)
30.《韩文与中国音韵》 (李得春) 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1998) 31.《修订增补版国语文法》 (徐正洙) 汉阳大学出版院 (1996) 32.《韩国文化向导》 (金一斗) 韩国文化社 (1998) 33.《韩国语语法论讲义》 (李翊燮) 学研社 (2000) 34.《国语学概论》 (李翊燮) 学研社 (1994) 35.《国语史概论》 (李基文) 民众书馆 (1989) 36.《国语音韵论》 (李基文,李相亿,金镇宇) 学研社 (1984) 37.《朝鲜汉文学史》 (金台俊) 深山(2003) 38.《韩国古典文学与世界认识》 (林基中) 亦乐(2003) 39.《韩国汉文学与美学》 (韩国汉文学会) 太学社(2003)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 东亚文学研究
英文:Study on Literatures of East Asia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任课教师及职称:朴银淑, 副教授
教学方式: 任课教师指导和学生发表相结合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适合专业:韩国语专业
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作用与任务:
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研究东亚文学发展概况,对整个东亚文学的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习和理解韩国文学与中国、韩国等东亚国家文学之间的关系。
对东亚文学的发展概况做到宏观的了解,比较研究韩国文学与中国、日本等其他东亚文学之间的异同点,整理出韩国文学的特征。 先修课程要求:韩国古典文学研究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古代东亚文学,中古东亚文学,近代东亚文学,现当代东亚方文学 每个主题8学时,4学时做综合概括及批评。
参考文献:《东方文学史》,郁龙余,孟邵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韩国近现代文学史》,尹炳鲁著,集文堂。 《韩国文学通史》,赵东一,知识产业社。
编制人:
审核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 韩国语语言学研究
英文: Study on Korean Linguistics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第1学期
任课教师及职称:李成道, 副教授 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和学生发表相结合 考试方式:考试
适合专业:韩国语专业
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作用与任务:
纵观韩国语的各种现象,了解其特性,并对其加以体系化。 先修课程要求:无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韩国语语音学概论(2),韩国语语法概论(10),韩国语历史概况(4),韩国语研究史(2),韩国语系统论(2),韩国语文字论(2),韩国语方言概况(2),韩国语教育及政策(2),韩国语文体学(2),课堂讨论及发表(8)。 参考文献
《国语学概论》,李奭周/李周行,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94。 《国语学概说》,金完镇/都守熙,韩国放送通信大学出版部,1986。 《国语学概说》,李翊燮,学研社,1986。 编制人: 审核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韩国古典文学研究
英文: Study on Korean Classical Literature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及职称:韩梅,副教授等
教学方式: 任课教师指导和学生发表相结合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适合专业:韩国语专业
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作用与任务:
使学生对韩国古典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为其他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同时了解韩国文学与其他文学的关系和异同点,对韩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品和作家有一定了解。 先修课程要求:无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1) 韩国古典文学的定义、范围及特点
(2) 韩国古典诗歌发展史及其代表诗人与作品、 (3) 韩国古代小说发展史及重要的作家、作品、 (4) 韩国古代散文作家及作品、 (5) 韩国传统文学思想
每个主题各用6个学时,综合讨论和评价六个学时。
先修课程要求:
韩国文学史,韩国文学作品鉴赏等。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
参考文献:
《韩国文学通史》,赵东一著, 知识产业社 1978 《韩国文学史》,李家源著, 宝成出版社 1986 《韩国文学史的逻辑与体系》,林荧泽著,创作与批评社 2002 《朝鮮後期文學思想史》,鄭玉子著,首尔大學出版社 1990 《朝鲜文学史》,韦旭升,北京大学出版社。
《韩国汉文学作家硏究1、2、3》 车溶柱 亚细亚文化社,1999 《汉文学批评论》 郑尧一著 仁荷大学校出版部 1990 《朝鲜后期闾巷文学研究》 姜明官著 创作与批评社 1997 《朝鲜汉文学史》 金台俊著 深山2003 《韩国古典文学与世界认识》 林基中著 亦乐2003 编制人: 审核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韩国文化专题研究
英文:Study on Korean Culture Subject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开课学期:第2学期
任课教师及职称:朴银淑,副教授等
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发表、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根据授课内容,选定主题自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应以论文形式递交。 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论文,并同时进行讨论。 考试方式:期中期末闭卷考试,并提交2-3篇小论文。 适合专业:亚非语言文学专业 总学时和学分:36学时,2学分 课程作用与任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传播和发展。作为韩国语系的硕士研究生应了解和掌握韩国文化。通过韩国文化专题研究这一门课程,确立全面而系统的有关韩国文化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深入了解韩国文化的底蕴,如韩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等,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文化学概论(4),韩国文化学概要(2),先世文化(2),岁时风俗和民俗信仰(4),佛教文化(2),儒家文化(4), 政治文化(4),经济文化 (4),饮食和居住文化(6),旅游文化(2),教育文化(2) 参考文献:
李承梅 李正子,《韩国概况》,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民俗学会,《韩国民俗的理解》,文学研究所,1994。 金常泰, 《韩国儒学史的理解》, 韩国学术情报, 2003.
金基德, 朴景夏等, 《韩国传统文化论》, Book Korea, 2006. 朴永顺, 《韩国文化必读》, 玄岩社, 2008. 赵兴伦, 《韩国文化论》, 东文选, 2001.
崔奉英, 《韩国文化的性质》, 四季出版社, 1997.
金昌勋, 《韩国外交的昨天和今天》, Darakwon, 2002.
编制人:
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