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财务报表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的风险性或不确定性是人所共知的,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从中选择能使决策实施者获得最大效用的最优方案。
在这一背景下,信息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决策者的信念,从而改变决策的结果。在经济决策中,这种信息大多来自于企业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能否从财务报表中通过财务分析掌握更多的信息,并加以正确地运用,从根本上决定着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财务报表又称财务报告,是对企业外部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虽可以提供大量的财务信息,但很难获取各种直接有用的信息,有时甚至被表面假象所蒙蔽,误入歧途。为了正确揭示各种会计数据之间的重要关系,全面反映公司的状况,通常要进行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是通过对财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汇总、计算、对比和说明,揭示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和公司风险,为报表使用者(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进行投资、筹资和经营决策提供财务信息。
内部使用者指公司管理人员,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以改善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外部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金融机构、供应商、客户及政府有关机构等,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各自的需要。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一、帮助投资者进行权益性投资的决策 二、帮助债权人进行贷款及购买公司债券的决策 三、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 四、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
五、评价竞争对手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六、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第二节 财务报表的种类
财务分析的内容:一是进行企业之间的外部比较,即用企业的财务指标与同行业的平均指标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能力;二是进行企业的内部比较,即用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进行比较,以了解企业的发展变化
趋势。
一、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方程式为依据编制,披露的是企业在该时日所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债务责任以及股东所拥有的权益这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有助于股东和债权人等外界使用者评估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分析企业的财务实力和资本结构。
变现能力和财务实力构成企业的财务状况。
变现能力是指企业资产转变为现金的能力。当债务到期时,企业必须有相应的现金来偿还债务。如果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强,则其偿还债务的能力就强。
变现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变现的时间,二是变现的价值。变现能力高的资产是指可以很快变现而且不会造成大的价值损失的资产,变现能力低的资产是指需要大幅度降价才可能迅速转变成现金的资产。因此,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更高一些。
财务实力是指企业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时间分布以应付意外事件和利用机会的能力。
财务实力是由企业的资本结构所决定的。如果企业过度负债,无法迅速、及时地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充分利用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或偿还到期债务,则其缺乏财务实力。企业财务实力越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越有可能利用各种良好投资机会,而且企业破产的可能性就越小。
1.资产
资产是企业所取得和控制的,能够用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根据其变现时间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大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等。
长期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较长,变现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按流动性大小依次排列,流动性大者居前,小者居后。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的资金来源,即企业用于获得各项资产的资金多少来源于债权人,多少来源于权益投资者。
负债根据到期期限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内或大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到期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债务,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和长期债券。
在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按支付时间依次排列,时间短者居前,长者居后。 所有者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者在企业所享有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和留存收益两部分组成。
实收资本即股东实际交付给企业的资金,包括股本和增收资本。股本是企业发行在外股票的面值,等于总股数乘以每股面值。增收资本是投资者超面值认购的部分。
留存收益是企业经营所得利润未向股东分派而留在企业的部分。 二、收益表(损益表)
收益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个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按照“利润=收入-费用”这一公式编制,表中项目按利润形成的各项目分项列示。
损益表提供的信息不仅有助于投资者评估投资获利能力,而且有助于债权人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看,盈利能力比资产变现能力给债权人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障,是企业创造稳定和可靠的现金流量的根本保证。
损益表依照配比原则编制,其中的收入与成本费用可能并不代表相应时间段内的实际现金流入与流出。
会计利润不同于现金流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损益表中非现金项目的存在,比如折旧。在成本确认上,折旧只是一个会计数据,并非真正的现金流出。实际的现金流出是在购置资产之时。
需要注意的是,折旧方法对所得税的计算、利润的计算会产生影响。 三、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不能充分反映极其重要的现金状况的变化。现金流量表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足。
现金流量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及投资与筹资活动对现金流影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将现金分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利用现金流量表可以评估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企业偿还债务及支付所有者投资报酬的能力。
第三节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方法: 1.财务报表的横向分析
又称趋势分析,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作用: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注意:指标计算口径必须一致、剔除偶发性因素的影响、应用例外原则。 2.财务报表的纵向分析
是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即以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计算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以反映变化趋势。
作用:更能准确地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消除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之间业务规模差异的影响,有利于分析企业的耗费水平和盈利水平。
3.比率分析法
含义:是把财务报表中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比率,据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管理效率进行判断和评价。
1)构成比率(结构比率)
是某项财务指标的各组成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百分比,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可以考察结构是否合理。如资产构成比率、负债构成比率。
2)效率比率
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成本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本利润率。
3)相关比率
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反映相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如流动比率,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相互关系,可以判断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优点:计算简便,结果容易判断,可以进行不同规模的企业比较和行业间比较。
注意:对比指标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绝对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的科学性。
一、财务比率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短期偿债能力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作用:反映企业用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公认标准200%,过高和过低都不好。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预付账款 作用:反映资产的流动性及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标准。 公认标准100%。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资本结构和企业盈利水平。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作用:说明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数值越小,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数值越大,可以利用的负债资金越多,可以得到财务杠杆利益,但财务风险加大。
2.负债权益比率(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作用:反映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值越低,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 3.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作用: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以及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 标准值为3较为合适,长期应大于1。
比值越高,偿债能力越强;其值过小,偿债的完全性下降,到底一个企业的已获利息倍数为多少才算偿付能力强,要根据以往的经验,并结合行业特点来判断。
4.固定费用保障比率 公式: 固定费用息税前利润?租金 保障比率偿债基金?优先股股利利息?租金? 1?所得税税率?作用:反映企业息税前利润对固定费用的保障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未来的偿债压力。
其值越高,表明企业的偿债压力越低,尤其是偿还固定费用的压力越低;其值越低,表明企业承担的相关风险越大。
(三)资产管理比率
资产管理比率是指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管理效率的比率。 1.平均收账期
平均收账期=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作用: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平均占用期。
平均收账期越低,表明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越快,资产占用水平越低。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销售成本
作用: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管理效率。 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小,资产占用水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