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以重庆市绿色矿山建
设为例
曾祥亮1,2 张 森1,2 龙士清1,2
【摘 要】[摘 要]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重庆在绿色矿山建设上普遍存在着达标数量偏少、建设标准和考评体系不健全、配套激励政策及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主体积极主动性不足、职能部门协调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想更好地推进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必须有针对性地推行包括规范准入,完善配套政策和建立长效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分地区、分行业、分规模、分效益的差异化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快示范区建设,设立专户计提发展基金,建立动态绿色矿山征信库等措施,来统筹兼顾推进绿色矿山的建设,实现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的统一协调发展。 【期刊名称】《决策与信息(上旬刊)》 【年(卷),期】2019(000)012 【总页数】7
【关键词】[关键词] 重庆;绿色矿山;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2017 年一次性能源生产总量为35.9 亿吨标准煤,较2016 年增长3.6%;消费总量为44.9 亿吨标准煤,增长2.9%;矿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6 万亿元,占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1%[1]。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对我国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长时期、高强度、大规模的粗放型矿产资源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2][3]。若继续
走粗放式矿产资源开发的老路,将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矿山将可持续发展贯穿在整个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聚力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矿山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4]。
一、绿色矿山概念
绿色矿山概念在19 世纪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主要针对矿区植被的保护及对矿区环境的美化方面[5]。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绿色矿山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趋于成熟,体现了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绿色矿山是在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上,以生态文明战略为统领,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保障,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等技术探索从地质勘探,矿山设计,高端装备制造、矿井建设,采选加工,到矿山闭坑后的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全过程绿色无损构建的全新矿山建设及经营模式[6][7][8]。该模式以依法办矿、规范管理为前提,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资源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二、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背景
重庆市矿产资源极具特色,以页岩气为代表的能源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相对较少,但锰、铝土矿、锶等部分金属矿较丰富。主要优势矿产为页岩气、天然气、地热、煤、锰、铝土矿、锶、毒重石、岩盐等,分带明显,分布相对集中。截至2018年底,全市可开发利用非油气矿产资源30 种(亚矿种为45 种),矿山1127 个,总产量16893.17万吨,工业总产值204.27 亿元,利润总额52.78 亿元。但由于资源家底、生态环境、生产水平、技术条件
等方面存在着区域差异,发展不平衡,且多数是小型及以下矿山,占全市矿山总数的60%以上,产能占比低于40%。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重庆市矿业领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势在必行。
重庆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同时也是比较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矿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服务重庆重大战略定位的重要抓手。
重庆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同时也是比较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
三、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现状
重庆市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由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原市国土房管局)牵头,联合多个市级职能部门先后印发了《重庆市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工作方案》《关于印发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的通知》《重庆市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推动矿容矿貌大改观大提升攻坚行动督察工作方案》等文件,从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加快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进程。截至2018 年底,自然资源部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共计668 家。其中,重庆绿色矿山试点企业11 家,以煤矿为主,约占全市试点企业91%;重庆市共有27 家市级绿色矿山通过第三方评估[9]。其中,丰都东方希望、巴南龙石矿业等矿山树立了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典型,为整体推进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和绿色矿山示范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重庆市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