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法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1.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因此实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由之路。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1)C (2)B [第(1)题,我国由于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目前尚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2)题,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是由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以及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所决定的。]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抓手和突破口。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问题1 (综合思维)什么是循环经济?
【提示】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问题2 (综合思维)循环经济有哪些模式? 提示:工业上是清洁生产;农业上是生态农业。
[归纳总结]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化、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2.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
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
(1)生态农业是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
(2)生态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①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
②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局部气候,减少灾害。
4.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差异 项 目 资源利用方式 资源利用 废弃物处理 物质流动 结果 传统经济 粗放利用 一次利用,利用率低 废弃物大量排放 物质单向流动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循环经济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化利用 多次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物质循环流动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2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