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教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科试卷

命题学校:大连二十四中学 命题人:刘恒 校对人:韩志萍

一、选择题(共40小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1.关于激素和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 B.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C.都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都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说法,错误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D.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一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能正常开花结果。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具有的特征是

A.能稳定遗传 B.单倍体 C.有杂种优势 D.含四个染色体组 5.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物种组成

B.新物种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全球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6-8题)。

6.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________。

A.品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

7.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 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 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

8.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A.无敏感性个体 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 C.无抗药性个体 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

9.某地区共同生活着具有捕食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两者的个体数长期保持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物种的灭绝必然导致甲物种的灭绝,反之亦然 B.在长期进化中,甲、乙两物种必然互为选择因素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共8 页 第 8 页

10.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苯丙酮尿症 C.猫叫综合征 D.多指症

11.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分成两类,一类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类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分别与正常人婚配,总体上看这两类遗传病在子代的发病率情况是 A.男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B.男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相同 C.女性患者的儿子发病率不同 D.女性患者的女儿发病率不同 12.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13.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 A.F1,基因出现重组 B.F1,性状开始分离 C.F2,性状开始分离 D.P,基因开始分离

14.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族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

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

15.下列关于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叙述不正确的是

A.模拟运动时,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属于物理模型建构过程 B.模拟吃饭后,血糖含量及激素分泌情况属于概念模型建构过程 C.模拟活动结束后,画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D.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既有物理模型又有概念模型

16.光刺激15分钟导致肾脏功能障碍的小鼠体内水分向细胞内液转移,引起细胞水肿。这种情况发生在神经细胞时,将会引起嗜睡、烦躁、昏迷等,其原因是 A.神经细胞神经递质合成减少 B.神经细胞内电解质浓度降低 C.神经细胞质膜上递质受体减少 D.神经细胞质膜上离子通道数量减少 17.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共8 页 第 8 页

C.反射活动过程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

18.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身体感觉中枢 C.躯体运动中枢 D.A项、B项和C项 19.决定反射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强度的高低 B.感受器的兴奋性 C.中枢突触数目的多少 D.效应器的兴奋性

20.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形成突触小体 B.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位

22.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A.大小便失禁 B.触觉完全丧失 C.躯干冷温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 23.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迅速而准确

C.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

24.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25.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A.促性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

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卷 共8 页 第 8 页

大连24中15高二上期中生物教材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科试卷命题学校:大连二十四中学命题人:刘恒校对人:韩志萍一、选择题(共40小题,50分。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1.关于激素和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B.都在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都与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kh9b6yj2902tjb2ixwe3xy6q955i0014s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