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案
专题过关检测(十二)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湖南常德模拟)东汉王充说:“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这说明六国时期( )
A.六国相互削弱有利于秦实现统一 B.是士人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 C.各国选贤举能使墨学成为显学
D.“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
解析:选B。材料的大意是:那些贤能之士到了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他们离开齐国后,齐国立马变的弱小了,当他们一心为赵国效力时,赵国的一切就变得很完善,而当他们不想为魏国出力时,魏国就会元气大伤。结合时代背景可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士的崛起和影响力的提高,说明六国时期是士阶层实践其政治理想的黄金时代,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2016·福建泉州模拟)《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 )
A.施行仁政 C.君民共治
B.礼法并施
D.民贵君轻
解析:选A。引文的意思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则河流清澈,源头污浊则河流污浊,所以如果拥有社稷而不能爱人民,不能有利于人民,却要求人民把君主当作亲人一样敬爱,是不可能的。可见荀子主张君主对人民施行仁政,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君民共治”,故C项错误;民贵君轻是孟子的观点,
可编辑
精选教案
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3.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 )
思想家 ? A.老子 C.墨子
基本主张 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 B.孔子 D.韩非
解析:选A。题干中“莫走极端、适可而止、知足而止”与老子思想中的无为观点相符,“以柔克刚”与老子思想中的相互对立事物会相互转化观点相符,故A项正确;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仁”和“礼”,与题干中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尚贤”,与题干中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韩非的主要思想主张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4.(2016·湖北黄冈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思想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选B。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映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2016·山东潍坊模拟)汉初,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
可编辑
精选教案
这反映了当时的治国理念是 ( )
A.内儒外法 C.以德治国
B.外儒内法 D.以法治国
解析:选B。依据材料“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可知儒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以儒为主以法为辅,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可知是以儒为主以法为辅,故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依据材料“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可知法律在治国上处于辅助地位,不是以法治国,故D项错误。
6.(2016·湖北部分高中高三调研)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
A.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C.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D.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解析:选B。皇权独尊观念在古代一直存在,儒学思想反而不断强化皇权独尊观念,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尊崇规格不断提高,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对孔子的态度,不能说明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故C项错误;对孔子的尊崇主要是利用儒家思想维护统治,不是借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故D项错误。
7.(2016·湖北武昌区高三调研)魏晋时期,佛教成为豪门世族统治人民的精神工具,而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从唯物主义观点展开了反对佛教唯心主义的斗争。隋唐佛教更加发展,而以韩愈为代表的中小地主学者举起了排佛的旗帜。材料表明( )
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