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微生物的特点:
A.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B.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C. 代谢类型多,代谢能力强 D. 生长繁殖快,培养容易
E. 容易发生变异,适应能力强
2微生物根据进化水平和细胞结构的不同,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具有核膜包被的真正细胞核、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的微小生物,称为真核微生物。
(1) 原核微生物:细菌(狭义)、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
原体和螺旋体。
(2) 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1、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2、细菌的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P17)
(1)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核区和质粒
(2)特殊结构:糖被、鞭毛、菌毛、性毛、芽孢及其他休眠组织、菌鞘、附器 3、革兰氏染色
(1)步骤:A初染:结晶紫 B媒染:碘液 C脱色:乙醇 D复染:番红
(2)原理: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网孔小,乙醇脱色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且不含类脂,故不会因为乙醇处理而出现孔壁,结果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仍存留在细胞壁内,使之呈现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壁薄,肽聚糖含量低,交联度小,网孔大,乙醇脱色时肽聚糖收缩不明显,且类脂含量高,被乙醇溶解使壁出现较大的孔隙,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被洗去,复染时染上番红的红色
4、细菌的繁殖方式:裂殖(无性繁殖)
5、菌落:单个细菌(或其它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迅速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
6、放线菌:以孢子进行繁殖,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为什么属于原核生物?
①放线菌的菌丝体为单细胞,菌丝直径比真菌细,与细菌接近; ②无核膜、核仁和线粒体等,核糖体为70S,属原核生物;
③细胞壁含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不含几丁质,纤维素,革兰氏染色阳性;
④对环境pH值的要求是近中性或微偏碱,这与细菌相近而不同于真菌 (一般偏酸性); ⑤凡能抑制细菌的抗生素也能抑制放线菌,而抑制真菌的抗生素对放线菌无抑制作用; ⑥对溶菌酶敏感。
7、古菌的细胞结构特点(特殊性体现):
(1)细胞壁:没有真正的肽聚糖,由多糖(假肽聚糖)、蛋白质或糖蛋白构成 (2)细胞膜:(1) 磷脂中疏水尾有特殊的长链烃组成
(2) 甘油与烃链由特殊的醚键连接
(3) 存在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 (4)古菌细胞膜上含有多种独特的脂类 (3)细胞质:无细胞器,核糖体70 S 8、其他原核微生物的特点
(1)蓝细菌无叶绿体,无鞭毛,含叶绿素a,革兰氏染色阴性,无真核,70S核糖体,而且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对青霉素和溶菌酶十分敏感。
(2)立克次氏体体
1)G-,寄生(有壁,不能独立生活,细胞较大0.3-2 μm)无完整的酶系统 2)对热敏感,56C以上30min即可杀死,对四环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敏感 3)二分裂繁殖,宿主一般为节肢动物,可从伤口侵入人体 4)基因组很小,1.1Mb
5)致病性:在宿主血流中大量增殖,并 产内毒素 (3)支原体:不含有细胞壁,最小最简单 ? 有核区
? 无细胞壁,对抑制壁合成抗生素不敏感 ? “油煎蛋”菌落 ? 细胞膜胞膜含甾醇
? 能独立生活,有完整的酶系统基因组小,0.6~1.1Mb ? 二分裂
? 可以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培养
(4)衣原体:①有革兰氏阴性细菌特征的细胞壁,核糖体70S,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②有不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的酶系统; ③对抗生素敏感, 对青霉素不敏感。 ④生活方式严格的专性细胞内寄生。
⑤ 有特殊的生活史和两种形态,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 包涵体
(5)螺旋体:具有细菌的基本特征,有完整的酶系统,革兰氏阴性
9、名词解释
(1)菌落(colony):单个细菌(或其它微生物)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迅速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群
(2)溶菌酶:
(3)芽孢(endospore,spore):是某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细胞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他不是繁殖体,只起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
(4)伴孢晶体(parasporal crystal):某些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同时,在菌体内产生的一个方形或菱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对200多种昆虫的幼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1、酵母菌的细胞形态与结构
(1)细胞壁——酵母纤维素(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2)细胞膜——麦角甾醇 (3)细胞核球形
2、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为主)和有性繁殖 (1)无性繁殖:芽殖 ? 芽裂 ?裂殖 产生无性孢子: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
(2)有性繁殖:两个形态相同、性别不同的细胞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生成孢子的过程。 3、霉菌:(1)基本单位是菌丝: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
(2)A、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态:假根、吸器、附着胞、菌核、菌索、菌丝束、匍匐菌丝、捕捉菌丝
B、气生菌丝体的特化形态:子实体
(3)霉菌细胞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及内含物
(4)细胞壁的不同之处:大部分霉菌的细胞壁由几丁质组成,其细胞壁可被蜗牛消化液中的酶溶解,得到原生质体 4、霉菌的繁殖方式:
内生孢子——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无性孢子 外生孢子
节孢子
菌丝细胞形成——厚垣孢子
霉菌繁殖 卵孢子
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菌丝片段伸长,产生分枝——断裂繁殖
5、担子菌特点:大,形成子实体,产生担孢子,属于真核生物
第四章 病毒 一、名字解释:
1、包涵体:包涵体是病毒复制复合物、转录复合物、复制和装配中间体、核壳和毒粒在寄主细胞特定区域形成的病毒加工厂。它在寄主细胞中的定位反映了病毒的复制位点 2、核衣壳:是病毒蛋白质衣壳和病毒核酸的合称。
壳体蛋白:是指围绕病毒核酸并与之紧密相连的蛋白质外壳,由许多壳粒(壳粒)组成。
3、噬菌体效价:若每个噬菌体产生一个噬菌斑,则根据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噬菌斑数可测得每毫升试样中含有的侵染噬菌体粒子数。 二、病毒的基本特点 1.个体极小
2.缺乏独立代谢能力 3.没有细胞结构
4.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5.具有双重存在方式 三、病毒的分类 真病毒病:至少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朊病毒:只含单一蛋白
亚病毒
拟病毒:不可单独侵染宿主细胞 亚病毒包括: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四、病毒的结构:核酸和蛋白质衣壳
五、病毒增殖的过程和步骤:吸附、侵入、合成、装配、释放
六、一步生长曲线的特点: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3个重要特性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 1、潜伏期:噬菌斑数目不增加。前一阶段隐蔽期检测不到完整的噬菌体,后一阶段胞内累积期噬菌体数量急剧增加 2、裂解期:已装配成成熟噬菌体并裂解细胞释放,噬菌斑数目突然急速增加 3、平稳期:噬菌斑数目在最高处达到稳定 七、溶源性细菌的特点 1、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值也不裂解细菌的噬菌体 2、溶源性细菌:整合上噬菌体 DNA的细菌。 特点:稳定性、免疫性、裂解、溶源转变 八、病毒的分类(按寄主范围分):脊椎动物病毒、无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1、六大营养物质: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有机物: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同碳源) 化学物质
能源 无机物: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不同于碳源
辐射能:光能自养和光能异养微生物的能源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和各自特点 营养类型 主要碳源 电子供体 二氧化碳 无机物 能源 环境 代表菌 光能自养型 (光能无机营养型) 光能 完全无机 藻类和蓝细菌 光能异养型 二氧化碳及有机物 (光能有机营养型) 简单有机物 化能自养型 (化能无机营养型) 二氧化碳 无机物 光能 人工培养需供应生长因素 红螺细菌 无机物 严格的无菌环境硫杆菌、硝化(有机物对其有毒害细菌、铁细菌 作用) 化能异养型 (化能有机营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需有机物产生ATP 绝大多数原核微生物和全部真核微生物
3、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不通过膜上载体蛋白:单纯扩散
运输方式 不消耗能量:促进扩散
通过膜上载体蛋白 运动前后溶质分子不变:主动运输
消耗能量 运动前后溶质分子改变:基团转位 举例:P126 运输方式 浓度 载体 耗能 运送分子发生变化 单纯扩散 高→低 不需要 不耗能 不变化 促进扩散 高→低 需要 主动运输 低→高 需要 基团转位 低→高 需要 不耗能 不变化 耗能 耗能 不变化 变化 基团转为的特点: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 4、培养基的配置原则:
A、目的明确;B、营养协调;C、理化适宜;D、经济节约;E、及时灭菌 5、培养基的类型:
(1)根据培养基物理状态: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半固体培养基;D、脱水培养基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来:
基础培养基:满足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加富培养基:一般常加入血、血清或动植物提取内给氧要求苛刻的液或其他营养物质。主要培养某些营养要求苛刻的异养微生物。常用于菌种筛选
选择性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的特殊要求,或对某种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设计的培养基。分离出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通过培养后的显色反应区别微生物。举例:(伊红美蓝培养基)加入伊红、美蓝,产生酸性代产物,长出带金属光泽深紫色菌落,鉴别大肠杆菌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1、微生物的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2、产能代谢:是物质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逐步分解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又称生物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