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甲亢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43期
抗甲状腺药物
根据不同时期,酌情调节药量
作用机制决定见效时间抗甲状腺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细胞内激素的合成,但对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不起作用,也不能阻止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因此,服此类药后需要经过1—2周,待甲状腺内储存的激素消耗至一定程度后方能见效,而要将高代谢状态降至正常水平则需要4—8周。
因此,应提醒患者,在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不应只服用2—3天后症状改善不明显就轻率地认为药效不好,而随意要求更换药物或治疗方法,甚至辗转其他医院,从而带来不必要的资源和精力浪费。
硫脲类和咪唑类药物的区别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可分为硫脲类(如丙基硫氧嘧啶)和咪唑类(如他巴唑)。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①由于药代动力学有一定差异,丙基硫氧嘧啶的半衰期为1—2小时,而他巴唑的半衰期为4~6小时,故丙基硫氧嘧啶必须6~8小时服药1次,而他巴唑则可1次,日服用:②丙基硫氧嘧啶通过胎盘量较少,对胎儿的影响相对较少,在甲亢合并妊娠时,宜选用丙基硫氧嘧啶;③丙基硫氧嘧啶可在外周组织抑制甲状腺激素T4转变为活性更高的T3,故可用于T3型甲亢。
药物治疗适应证①初发、病情轻、甲状腺轻度肿大的甲亢患者;②年龄
剂量与疗程甲亢的治疗分为3个阶段:初治期、减量期、维持期。不同的阶段,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和时间都不一样。然而,有些患者甚至包括一些非专科医生对此并不了解,而是一成不变地按照最初控制阶段的剂量长期服用,没有将药物适时减量,从而导致“药物性甲减”。 初治期在确诊甲亢后开始药物治疗的“控制阶段”,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丙基硫氧嘧啶100—150mg,3次/日,或他巴唑10—15mg,3次/日,一般1~2周起效,经过4~8周可使甲亢症状缓解,T3、T4恢复正常。随后进入“减量阶段”。
减量期一般每2~4周减量1次。丙基硫氧嘧啶每次可减50—100mg,他巴唑每次可减5—10mg,逐步过渡至维持阶段,此阶段一般为时2~4个月。
维持期丙基硫氧嘧啶50~100mg/日,他巴唑5~10mg/日,必要时还可在停药前将维持量减半,维持期至少需要1.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