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视野·
谈中型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
——以非标准化生产制造业为例
■ 陈海燕
天津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天津 300010
摘 要: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本文进一步讨论非标准化制造企业跳出传统的成本核算及控制框架,运用现代化系统软件,制定符合实际的成本归集的操作流程,采用多种分摊标准,使项目成本进行归类,缩短成本数据统计时间,数据更精确。企业管控成本到位,加大利润空间,才有生存空间。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成本核算方法,以适应非标准化成本决策需求;非标准制造企业需要专业人员不断的学习,加强职工人员专业化水平;制定、完善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非标准化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为决策者提供关键有效的成本数据支持。
关键词:非标准化制造;成本核算;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经济高质量的发展。随着制造企业经营环境等因素的变化,生产成本的核算更显重要。目前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主营成本,企业应该合理降低主营成本的耗用,从人工费、能源消耗、制造费用等方面细节入手分析,寻求降低成本途径,加大提升利润空间。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时间较长并且投入材料占比较大,选择实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很重要。超前估算成本为合同签订提供有利的依据。输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全流程成本费用核算,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控制,不断提升竞争优势,是国有制制造企业的生存之道。
1.非标准化制造企业加强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特性是生产非标准化的产品,由于各个项目不同,建立原始收据的收集,原材料的计量及燃料、动力、人工工时、机器运转台时等按一定分配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核算的方法较为复杂,运用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制定成本管控手册,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用现代化软件技术,加强职工人员专业知识素质的提高,制定成本管控制度,持续改进成本核算的方法,降低非标准化项目的总成本,使企业增加竞争优势,得以存在发展。
2.非标准化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存在的弊端2.1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单一
成本核算方法单一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会计核算不健全,会计水平有限,不懂得如何做成本核算;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不严谨,不懂得非标准化成本核算方法。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管理,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核算方法较为事宜。生产成本结转,由于核算方法单一,只能体现总体数据,而不能核算每个合同对应成本数据。随着非标准化企业订单的不同,招投标的前期成本预算的需求,单一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满足决策者的要求。具体指制造企业基层手工作业与机器相结合,收集投入材料量的进销存数据,在非标准化产品多样及成品率不同的情况下,无法匹配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机器设备的运作工时,人员投入工作量等,增加影响项目成本不准确的因素。间接费用分摊方法的单一不能对应计入项目成本中,项目成本不准确。人工费、能源费容易极端归集于一个或几个项目成本。多环节工序的成本核算方法与单一修理、维护的成本核算方法一样,会使成本费用掺合在一起,无法分清单个合同对应成本的金额,决策者缺乏基础数据支持,难以决策。
2.2相关人员学习知识有限,管理方法僵硬
相关人员往往具有理论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较难掌握。会计人员对非标准化制造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工艺不熟悉,导致理论成本与实际成本脱节,没有能力做好成本管理控制。特别是采取哪种成本核算方法,人工分配率如何确定,期间费用如何分摊,都需要会计人员认真根据各自的项目产品特性研究,探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完全运用老套的核算理论,不考虑是否与符合目前项目要求,擅自简化核算步骤,往往会偏离整个项目的核算情况。相关技术人员拘于传统工艺,不愿革新,不愿学习新的技能,造成有些操作工艺需要外委其他单位完成,人工成本增加。
2.3非标准化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制度往往认为归口责任部门是财务部,没能考虑到其他非生产部门以及整个供应链环节对成本的影响。未能调动各部门及全体员工参与非标准化成本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企业存在制定不合理的指标,缺乏严格的奖惩制度,影响员工从事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例如一个车间转序另一个车间没有成
本管控制度的约束,造成废料多,领用新料投入生产,不考虑成本等问题。整个成本核算中存在盲点,有时会因为个人因素影响整个成本管理控制的进展。非标准化成本管理制度不到位,容易漏记每个生产环节耗用的费用数据。企业发展过程中订单合同叠加产生,各个管理层面统计不位,领料监管不到位,成本数据混在一起,无法分析单项成本的利润点。
2.4缺乏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
非标准化企业的主要原材料钢板,冶金备件,管材等物品种类多,工序多,各个项目要求的主材材质各不相同,没有信息化软件工具管理,无法理清规格型号、单位标准、数量、金额,很难准确核算相关的项目成本,难以摸清项目成本的成本结构。没有系统软件的支持,库存信息无法共享,不能完善存货的信息化管理,会造成单项原材料积压信息的滞后,无法合理制定采购计划。企业习惯手工台账,手工台账统计的基础数据滞后,不能随时调取使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靠财务人员手工计算分摊,容易有误差,造成时间上的滞后性。
3.加强非标准化制造企业成本核算、成本管理应对之策3.1建立多样化的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既要考虑企业的总成本情况还要考虑单项成本的核算,不能直观的按照书本知识直接套用,要结合企业自身产品选择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是各责任中心应根据各自生产特点制定适用于各自的成本核算办法。对于能够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应直接计入。凡不能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费用应制定合理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核算对象。分配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非标准化企业根据合同订单项下的所有产品完工后,本月完工一次性结转成本;但有时存在跨月生产情况,则成本持续归集核算。在跨月生产情况下,项目成本根据生产管理人员估计的实际投料和加工程度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根据订单合同涉及设备折旧、房屋折旧、车间管理人员职工福利、电费、天然气等多种成本不同的消耗进行分摊方法的确定,不能只采用一种分摊方法,要采用多种分摊形式。在成本归集过程中,注意订单合同整个生产期间的领料过程,将不同月份的成本数据进行汇总,保证每个环节生产工艺发生的费用都包括在内,防止漏统计。
3.2加强职工人员专业化水平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注重工作的独立性,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有利于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在成本核算工作中企业财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完善成本方法,在实际生产工艺中找到适用于本企业的核算标准,进行成本测算,测算出更准确的核算标准。深入生产车间,摸清机器耗用工时,人员生产工时,能源消耗量,结合订单合同制定适当的间接费用分摊率,为单项成本核算打下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与车间生产人员多交流,避免测算方法偏离实际耗用的情况发生。其他在具体工作中落地镗床和龙门铣目前为外聘人员操作,人员工资费用较高,公司尽快安排人员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基本操作,逐步实现公司人员操作,并且制定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发挥员工和设备的效率。
3.3制定、完善适合本企业的非标准化成本管控手册
非标准化成本管控不能只靠财务部一个部门的监管,制定非标准化成本管控手册,从每道工序进行成本管理,具体非标准件的操作人员生产工时的安排;主料(钢板等)的领用;余料是否可以再次使用;辅料(螺母、焊丝、刀片等)专人专管领用;能源(电费、天然气、水费)的合理使用,专人抄表记录;生产工艺人员交叉安
(下转第11页)
2020年11期 · 9
·财经视野·
告数据有偏差。原有经营租赁“表外融资”的处理方式在执行新租赁准则后不得不披露出来,导致资产负债同时增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发生变化。
2.2影院资产负债率提高,再融资难度加大
基于传统租赁准则,租赁经营为我国中小企业有效实现融资打造了一条便捷的道路,实现了融资与租赁的结合,换而言之,在传统租赁准则的框架下,企业融资的信用门槛相对较低,从而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功融资创造了可能。影院集团公司经过经营资金积累,后续再投资可以使用自有资金,但是大部分的中小型影院的投资需要的资金却只能来源于外部筹资,中小型影院的规模不大,外部筹资不具有话语权,资本成本较高。随着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当年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同时增加,以后年度使用权资产减少幅度大于租赁负债,从而挤压了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一定年限内资产负债率会上升,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同时还可能造成企业融资的资本成本进一步提高。
2.3新租赁准则职业判断要求高,基层财务人员难以胜任租赁合同一般是前期市场人员与业主谈判沟通后签订的,到达财务人员手里是既成事实,财务人员无法做到事前制定最佳合同条款以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租赁准则在执行过程中,账务处理繁杂,从影城合同签订前的咨询费,进场即付一部分资金等到正常经营后直接抵减房租等情况发生,同是付房租,也有月末、季付、半年付、年付的区别,是期初付还是期末付,细微差别,对数据计算的影响重大。使用权资产入表,增加了一笔这么大金额的长期资产,是否有减值迹象,如何进行减值测试,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减值金额如何确定。业主对影院存在减租情况,是作为或有租金还是租赁变更等等这些都需要财务人员专业的职业判断,而影院基层财务人员较少,职业素养普遍不高,短时间内无法准确掌握。
3.影院的应对措施
3.1及时调整立项报告,使得影院实际经营情况与立项数据可比新租赁准则的执行,对影院的财务数据影响重大,需要及时考虑租赁准则的影响并调整立项报告,影院实际经营的数据与立项数据口径一致。新的影院项目在做立项的时候需要考虑租赁准则的影响,对于已经经营多年的影院,相关指标要考虑租赁准则追溯调整后的历史数据进行计算,保证政策一贯,数据可比,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各部门要充分了解租赁准则的影响,包括对会计处理、财务报表及其附注、重要财务指标等可能带来的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将影响尽量降低。新租赁准则的执行使得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等关键财务指标发生变化,未来在做预算编制、绩效考核体系指标的制定时需要及时更新。
3.2加强合同管理,制定有效融资策略
合同作为业务的起点,在租赁合同中,租赁的识别、租赁的分拆与合并、租赁付款额的确定、租金支付方式对租赁负债确认金额的影响、购买选择权、续租选择权、终止租赁选择权的行使条件和行权方式等,都是在合同约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这对租赁合同的规范性和严谨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影院要合理设置合同条款或者多种合同条款组合,比较不同条款对影院成本费用、现金流、市场发展的影响,最大化企业价值。例如影院通常的支付租金方式有三种:保底租金、保底租金与提成租金结合、提成租金,与影院经营的票房或收入相关的提成租金不作为最低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只有保底租金是需要作为最低租赁付款额来计算租赁负债的,影院不能仅为了降低租赁负债而一味选择提成租金,虽然资产负债率降下来了,但是由于提成租金设置比例偏高造成当期成本高从而影响企业净资产,这也是不经济的。此外,由于原来隐藏在表外的数据必须入表,影院是融资购买资产还是租赁经营,需要考虑其中的成本效益来做选择。
3.3修改影院会计政策,加强相关人员培训
新租赁准则实施后,影院要及时更新会计政策,加强对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具体经办、法务相关人员的培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参与租赁合约的签订过程,以提高租赁管理的效率。财务人员积极学习新租赁准则的相关政策,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同时企业也需要培养和储备相关人才,以适应新准则更多的职业判断和披露要求。
4.结束语
新租赁准则的实行,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促使租赁管理成为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影院需要予以关注。除了内部相关人员需要积极配合做好准则过渡及后续工作,积极学习新租赁准则,把握其中的要点并顺应准则变化建立一系列流程,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还应当与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有效沟通,及时将新租赁准则可能产生影响的分析结果及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以免影响相关人员对企业披露信息的解读。
参考文献
[1]王诗雯.关于国际租赁准则变更的几个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2016(14):78-81.
[2]任丽恒.新租赁准则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对策浅谈[J].纳税,2020(07):162+164.
[3]李文武.新租赁准则实施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会计师,2020(03):85-86.
(上接第9 页)
排图纸工艺的下派,使人员安排合理;每道工序如何衔接,在管控手册中明确规范。手册中规定物料成本、劳务成本的录入时点,避免提前或滞后录入数据,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工艺流程的不断改进,降低废品报废率,提升废料、余料使用空间,加强成本管控力度,制定、完善成本管控手册,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后期成为企业成本决策的基础保障。根据企业的各个重要岗位划分,完善各自的职责权限,使各车间、部门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
3.4加强非标准化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建设
企业加大非标准化成本核算的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投入,运用信息化系统,从繁琐的手工统计中解放出来,更多的精力提升管理工作。在用友全面系统化的应用中采用系统模块的设定包括库存模块、应付模块、采购模块、成本核算模块等,建立以订单合同为统计对象的成本归集模块系统,在日常单据录入中按成本项目号归集材料,使每个项目成本数据有依据。加强系统操作人员团队的稳定性,提升基础成本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特别是各个成本项目按信息化软件归集各自的主材,辅料,按相应机器工时、人工时分摊期间费用、制造费用,企业可以在系统中收取相应项目成本的物、料数据等,使每个生产流程的数据资料有据可查,为核算利润提供基础数据。通过系统化软件支持,建立订单合同总成本金额、
企业库存余额共享平台,使企业需求者随时调取有用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使用。
4.结束语
企业的成本核算与当期利润紧密联系,使企业在本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必须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提升非标准化企业成本管理水平,采用符合非标准化企业特点的成本核算方法,配合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软件,通过不同期间的各项目非标准化的成本数据比较,针对项目优化各部门的管理流程,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通过职工人员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操作中运用降低成本有效的途径,使成本真正的降下来。成本的核算、控制与管理提升相辅相成,有利于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巩固制造企业的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1]杜旺华.试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与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贸实践,2018(14):221-222.
[2]郭玲.浅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26):56-57.
[3]邹瑜.分析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库时代,2018(38):101-102.
2020年11期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