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 由意及意,披文入情,精准理解内容和情感
[走进任务] 阅读现当代诗歌,首先要看清它写了什么,想表达什么感情。其命题重点之一就是要考查这方面内容,具体体现为: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内涵,把握诗作的情感与主旨。这也是新诗复习的重要内容。
同小说、散文中词句内涵理解一样,现当代诗歌中的词句内涵理解同样要紧扣语境,联系上下文来看。这里,重点谈谈其突出的几点:
1.不可断章取义,应把握全诗主旨。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一种事物时,目的往往不在于该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诗歌的语言表达。如果我们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那么答题就顺利而精准多了。诗又短小,尤其要着重把握整体,而不可只顾及个别词句。
2.理解词语的含义,一定要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和前后句,体会其在特定语境下的象征、比喻、双关、反语、指代或赋予的临时含义;在主题意识下(联系主旨或诗人的情感态度)揣摩其深层含义或特定含义。
3.理解句子含意要在主题意识下,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
(1)抓住句中修辞、描写手法及象征等表现手法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因为诗歌语句尤其凝练、精彩,几乎全有表达特点。
(2)抓住句中对关键词的理解来贯通对句子含意的理解。
(3)定位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反复句、主旨句等)来体会句子的表意范围,从而理解句子含意。 边练边悟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金黄的稻束[] 郑 敏
注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颠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注 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作者郑敏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叫“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1.开篇第一句,写“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用“金黄”修饰“稻束”,有什么意义?“站”可以换成“立”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金黄是成熟的稻束的颜色。金黄的稻束意味着收获;同时,金黄又给“稻束”这一意象增添了一种高贵的美感。(2)“站”不能换成“立”。(3)“立”只是客观的描述,而“站”就有了拟人效果,赋予稻束以人的形态,更能触动人的情思。 2.“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地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
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3.如何理解“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最后几句,把流逝的历史比作流去的小河,把站在田里的稻束比拟成人,进而提升至对人及其精神的赞美与思考。“不过”“而”的语气表明:稻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这种坚韧静默的精神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永恒的思想结晶。最后几句的点睛之笔,使得这首诗超越了对劳动者“母亲”的赞颂。 备练试题
4.“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将历史比作流去的小河,写出了历史的流逝、变幻,与稻束、母亲的静默、永恒形成对比,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5.诗中“稻束”和“母亲”有哪些相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疲倦而美丽。稻束金黄,收割后站在田里;母亲的脸庞“皱”而“美丽”。②静默而伟大。稻束、母亲比雕像更静默,又“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③奉献精神。稻束、母亲都牺牲自己,安于奉献。
情感是各个时期诗歌最重要的一个元素,如果没有情感,诗歌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诗歌所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将人的主观精神层面充分展示出来,即便是以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为描写对象,往往也都是作者对主观情感进行酿造、提炼以及升华的结果,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赋予客观事物以真情实感,使其充满活性。从这一角度分析,在对中国现当代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要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对其所欲表达的情感有更加准确的把握,领会作者的情感抒发基调以及旨趣。
一、抓住意象,发掘情感
在现当代诗歌鉴赏过程中,要注意对形象寓意的品味,由表及里,对诗人物化情绪进行探测,准确把握诗歌旨趣。通过斟酌意象寓意,对情感内涵进行发掘是解读现当代诗歌的有效途径。
例如,为了表现梦想与希望,戴望舒在《雨巷》中选用了“丁香姑娘”这一意象,“丁香姑娘”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彷徨、寂寥、彳亍的内心世界。诸如由表及里品味意象寓意,从而把握情感的现当代诗歌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