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道德共识之上的共生与共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道德共识之上的共生与共赢

2012年11月16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

身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总出现在哲学班的课堂上,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因为只有企业家们重拾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智慧,才能建立一个有序的商业生态。在风起云涌的商界,少不了对利益的追逐,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的恶战、丑闻、危机,都此起彼伏地出现。人们不禁问道:中国的企业怎么了?“中国的商业生态需要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上形成,现在这些文化被丢掉了,这样的商业生态最终没有赢家。”王德峰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指出。

重拾中国文化智慧

众所周知,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根本条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达到一种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而假使其中某一要素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商业生态同样如此,虽然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竞争难免,但必须保持一个有序的竞争,否则就会演变成恶性竞争。此时规则的存在至关重要,王德峰强调,有序竞争的规则不是“你死我亡”,而是“各司其职”。

也许有人会说,市场的生存法则本就是“适者生存”,今天我不灭别人,明天别人就会灭我。然而王德峰有不同的解读:“商业生态从表面上看,是适者生存,但其实是适合社会所需,市场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市场占有率的问题不是资本的竞争问题,而是对社会生活的责任承担问题。”

而企业究竟以何种意识存在于市场无法通过法律解决,而是关乎企业家的道德维度。而在企业家将诚信、正义、公平等道德底线一再拉低的如今,王德峰认为,他们迫切需要重拾中国文化智慧,因为商业生态需要在文化的土壤上形成,中国企业家需要以中国的智慧面对资本,而不是简单地用经济学思考问题。

“必须要经历痛苦”

在王德峰眼里,邻国日本是商业生态根植于民族文化的最好例证,而中国市场早期的发展让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强调排挤而不是如何建立更好的、互相合作的关系,这致使中国现代的商人丢掉了那些中国的文化智慧。中国的企业家迫切需要转型。但是,中国的企业家如何走向成熟?在王德峰看来,这更关乎道德界限而不是法律界限的问题,而道德的建设没有办法设计,从哲学的角度而言,他们必须要经历痛苦,继而启发才能走向成熟。

“恶性的商战要变成真实的痛苦展现出来,才会提高企业家阶层的境界。”王德峰这样说,“痛苦来了,商业就会形成道德共识,这之后商业生态就有了一个道德底线,共生和共赢占

了主导地位,人们就不会急功近利,眼光就会长远。”而如果这样的痛苦、危机普遍地呈现出来了,那么离建立中国商业生态的时间也不遥远了。

但眼下,王德峰认为中国企业家转型的最大挑战在于资源的不合理配置。那些与权力紧密结合、利用权力资源来控制市场的企业家阶层,使得另一批企业家被挤压,在这个过程中,后者要么消亡,要么更新,而一旦更新便意味着成熟。欣慰的是,许多中小企业家之间注重良好生态的态度,共赢、共生的合作让王德峰看到这一成熟的趋势。

而除了法律之外的客观存在,王德峰还建议发展“同业商会”来帮助形成良好、有序的商业生态,通过这样的道德舞台,让中国的企业家学会彼此协调。

道德共识之上的共生与共赢

道德共识之上的共生与共赢2012年11月16日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王德峰(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身为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德峰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总出现在哲学班的课堂上,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因为只有企业家们重拾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智慧,才能建立一个有序的商业生态。在风起云涌的商界,少不了对利益的追逐,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的恶战、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ka8k8ft5w62a888ee9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