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发现的食管异物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对迟发现食管异物的诊治体会。方法:本例患者食管异物史提供不清,在没有明确诊断时,采用电子胃镜检查,确诊食管异物后,于食管镜下作食管异物取出术。结果:在局麻下,于食管镜下作食管异物取出术,完整取出一枚巨大的鸭肋骨。结论:电子纤维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可疑性异物。我们每位医师,要认真、细心地检查每位患者,全面分析病情,就能够避免漏诊、误诊。
标签: 食管异物;电子胃镜检查;临床体会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疾病,对于简单的食管异物,只要诊断明确,经食管镜取出后,患者就能很快解决痛苦[1]。最近我科收治1例食管异物患者,由于提供异物史不明确,病程较长,常规的食管钡剂造影未提示存在异物,实属罕见。现就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男,63岁。于2008年11月6日因吞咽困难伴发热20 余天,由外院急诊转入本科,收入住院治疗。根据患者家属回忆,患者曾经于20 d前进食肉汤泡饭,可能不慎误吞下一枚猪骨,当时自感吞咽疼痛,咽喉部堵塞感,用饭菜强行吞咽后,堵塞感消失,故未到医院检查治疗。但之后患者每于进食时,均自感吞咽疼痛、进干食吞咽不利,需用汤泡饭才能吞咽下去。近1周患者出现发热,自服抗生素未见效,遂于2008年11月6日到医院进行检查。既往患高血压病、糖尿病13年余,右肾癌手术切除后1年余。
入院检查:T 37℃,脉搏80/min,血压150/90 mmHg,随机血糖9.6 mmol/L。心肺听诊正常,胸骨后压痛明显,间接喉镜下未窥见异物。食管钡餐造影,报告结果:钡剂通过各段顺利,未见明显钡絮钩挂征象。为了尽快明确诊断,又立即给予电子胃镜检查,进镜后距门齿约25 cm,发现一异物横卡于食管,两端刺入食管黏膜内,局部有溃疡形成,异物大小及全貌窥不清。电子胃镜检查,提示食管异物。于电子胃镜下用活检钳夹住异物试图取出,未能拔动,惟恐食管黏膜撕裂、穿孔,故未再操作。最后确诊:①食管异物;②食管炎。
1.2 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禁饮食,给予大剂量抗生素控制感染,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调整血糖、控制血压、充分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考虑食管异物可能性很大,又位于主动脉弓危险区域,故请胸外科医生会诊,随时准备开胸治疗。经过3 d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于2008年11月9日上午,在麻醉科和胸外科监护下,行食管镜检查及经食管镜异物取出术。采用12 mm×18 mm×350 mm型号的食管镜经口腔咽后壁、自右侧梨状窝通过食管入口,当食管镜进入距门齿25 cm处见一异物横于
食管,两端刺入食管黏膜内,看不清异物全貌,该部位正是食管的第2、3生理性狭窄位置,是主动脉弓横跨食管前壁之处。术者手持异物钳谨慎地夹住异物一端慢慢地退出食管黏膜,由于异物较长,质地较硬,取出有阻力,又不宜折断,只好先调整食管镜位置,尽量靠近异物,使异物得到最佳暴露,然后在夹住异物调整至适当的位置,在直视下夹紧异物连同食管镜一并缓慢退出,最终完整取出异物。
2 结果
检查食管镜下取出的异物,是一弯形的鸭肋骨,长约6.5 cm,与患者家属提供的猪骨异物不符。再追溯病史,在20 d前有进食鸭食物史。食管镜手术取得成功,避免了患者开胸手术的痛苦。检查患者无颈部皮下气肿,术中未见食管内大出血。由于异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很长,食管黏膜炎症明显,有局部食管黏膜损伤。为预防食管穿孔,术后继续禁饮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治愈出院。
3 讨论
该患者为老年男性,咽部感觉迟钝,同时配戴假牙,这些因素会导致在进食时异物易进入食管。由于患者家属提供的病史不清,不能确定是否有异物进入食管;而患者在进食时,虽自觉吞咽痛,但仍强行进食20余天,使异物在食道内停留时间较长,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了困难[2-3]。
该患者入院后,给予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未见食管内异物。随后在电子胃镜检查下,可见一异物横卡于食管中,提示电子胃镜检查对确诊食管异物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笔者认为在对患者做疾病诊断时,每位医师都应认真、仔细、全面分析病情,这样就能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4]。
[参考文献]
[1]郭洪泉.诊治咽部异物的临床体会[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217.
[2]卫旭东,周梁.咽部异物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11):686-687.
[3]韩浩伦,吴玮.纤维喉镜下诊治咽喉异物203例[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10(5):252-253.
[4]杨洪斌,覃纲,梁传余.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的诊治[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4(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