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法
4 .
组块法
正确答案: 3
7 . (3 分)
记忆是人脑对( )。
1 .
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 .
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3 .
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
4 .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正确答案: 4
8 . (3 分)
元认知策略不包括下列的( )。
1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监控策略
2 .
调节策略
3 .
组织策略
4 .
计划策略
正确答案: 3
9 . (3 分)
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 潮湿就要下雨, 即得出“月晕而风”“湿润 而雨”的结论,属于思维的( )。
1 .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抽象性
2 .
概括性
3 .
间接性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4 .
情境性
正确答案: 2
10 . (3 分)
学会按风琴的人,再学弹钢琴就会感到容易些,这是由于( )
1 .
定势的作用
2 .
原型启发的作用
3 .
迁移的作用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4 .
注意的转移
正确答案: 3
11 . (3 分)
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
1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提出问题
2 .
提出假设
3 .
检验假设
4 .
分析问题
正确答案: 1
12 . (3 分)
幼儿在算数的时候,往往掰着手指来计算,这属于( )思维。
1 .
生命赐给我们,我们必须奉献生命,才能获得生命。 形象思维
2 .
抽象思维
3 .
直观动作
4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常规思维
正确答案: 3
13 . (3 分)
注意的转移与哪一项相关( )
1 .
注意的稳定性
2 .
注意的广度
3 .
注意的选择性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11春电大实用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系统第一次作业内容与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