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器
补偿器坠砣块要叠码整齐,其缺口方向正确,每块坠砣都要涂漆,其总重量符合规定标准,相差不超过%,限制、制动部件要作用良好。
运行中补偿器的a值(上部坠砣导环至限制管顶端支架的距离)在极限温度下,不得小于200mm;b值(下部坠砣导环至限制管底端支架的距离) 要符合安装曲线的要求,在极限温度下,不得小于200mm。
补偿滑轮(包括棘轮)要转动灵活,坠砣导环与限制管之间要滑动灵活,棘轮轴应注黄油防腐,以确保坠砣升降自如;限制管要呈铅垂状态,其长度和安装要符合规定。棘轮与舌簧间的间隙(棘轮的齿与舌簧的齿的距离)为25mm,允许偏差+0~-5mm,补偿绳的长度要保证补偿坠砣在极限温度范围内自由伸缩,补偿绳不得有接头和断股。
理顺补偿绳与轮体之间的缠绕关系,并使其正确入槽,防止绳股之间交错、重叠,大、小轮绕绳圈数应遵循以下原则:大轮最少缠绕半圈,最多缠绕三圈半;小轮最少缠绕半圈,最多缠绕三圈半,缠绕时注意两边对称。
支柱及接地
车辆段圆锥形钢管柱基础采用预埋地脚螺栓基础,螺栓对称布置,支柱底部设圆形或方形法兰盘;埋入杆件应无断裂、变形和锈蚀,基础无水泥脱落和辐射性裂纹。
接触网所有支柱的内缘与邻近线路的中心距离要符合规定,允许误差±50mm。侧面限界最小不得小于2300mm,不允许有负误差,特殊情况及曲线段经计算确定。
金属支柱及硬横梁应在安装前进行彻底的防腐处理,各焊接部分不得有裂纹、开焊;钢支柱漆面剥落超过支柱总面积的10%时要补漆;基础面要高出地面100mm至200mm,基础外缘外露400mm以上时要进行培土,每边培土的宽度为500mm,培土边坡与水平面成45度角;钢筋混凝土支柱培土标准也可照此办理,基础根部不许有积水、泥土、碎石和灰渣等物。 定位支柱要铅垂安装,其型号和位置要符合设计规定。
接触网各种支柱不许向线路侧、受力方向倾斜,支柱受力后的倾斜标准:
(1)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但锚柱端部应向拉线侧倾斜0~100mm;
(2)横线路方向:
①直线上和曲线外侧的支柱及软横跨支柱应中心直立至外缘垂直于地线;
②曲线内侧的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以及位于直线上并与相邻锚柱同侧的转换柱,均应直立,允许偏差不应大于支柱高度的%。
馈线、架空地线等附加导线悬挂支柱的中间柱应直立,允许偏差应不大于支柱高度的%。 馈线、架空地线等附加导线悬挂支柱的终端柱,转换柱的柱顶应向拉线侧倾斜0~150mm。 每组软横跨的支柱中心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或设计指定的线路,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o,单根支柱应垂直于邻轨道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o。
接触网及其支撑结构上非带电的金属物均须接地,接地线的截面应符合规定,连线要紧固,接触良好,并有防锈防腐措施。
凡距接触网(或架空地线)带电部分的距离不足5m的所有金属结构物均须可靠接地。 回流轨之间、回流轨与负极轨之间的连接电缆,其截面积应符合规定,两端的连接要紧固,接触良好,并有防腐措施。
拉线
锚柱下锚拉线一般平行于线路设置,特殊情况下锚柱拉线(杆)可设在锚支的延长线上,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当受地形限制时,应符合设计要求。
锚柱拉杆与地面成的夹角为45°,最大不得超过60°;锚柱拉杆应涂防锈漆或防腐剂,锚柱拉杆与拉线(杆)应在一条直线上,下锚基础的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0~+200mm。
拉线杆露出地面的长度为300mm,线夹螺栓外露长度不应小于20mm,最大不大于全长的1/2。
隔离开关及避雷器
隔离开关应接触良好,转动灵活,引线截面段与隔离开关的额定电流以及所连接的接触网当量截面相适应,引线不得有接头。
有接地装置的隔离开关主刀闸与接地刀闸的机械连锁须正确可靠。
运行中的隔离开关,每年要用2500V的兆欧表测量1次绝缘电阻,并与最近的前1次测量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降低;新安装的隔离开关,在投入运行前,要按规定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隔离开关合闸时闸刀要水平,其中心线应与静触头的中心线相吻合;合闸时应接触良好,以×10mm的塞尺检查刀闸的接触点,应塞不进去;开关在打开时,刀口距接地体、洞壁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50mm;隔离开关触头带电部分至顶部建筑物距离,不应小于150mm;隔离开关触头接触良好,无回弹现象,分、合闸顺利,角度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避雷器
(1)避雷器安装牢固、无损伤,瓷套无严重放电,动作计数器完好,避雷器等设备应
单独设接地极。
(2)避雷器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避雷器的检修、试验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绝缘部件
绝缘子不得有裂纹、瓷体无破损、烧伤,其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30mm,绝缘子裙边、陶瓷与接地体间的距离应符合规定。
在运输、装卸和安装绝缘子时应避免发生冲撞,不得锤击与瓷体连接的金属体,同时也不得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和热处理,绝缘子的金属件应无锈蚀。
接触网绝缘子的泄漏距离不少于250mm,其绝缘部件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抗拉、抗弯强度应不小于。
分段绝缘器的组装要正确,各部件的连接需牢固,螺栓紧固力矩符合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安装好的分段绝缘器的平面应与轨道面平行,分段绝缘器与接触导线连接处应平滑,且与轨面平行,各接头需平滑顺直,不得有任何打、碰受电弓现象。
简单悬挂的分段绝缘器安装在吊索一侧位置,分段绝缘器应设置在受电弓的中心位置,允许误差±100mm。
分段绝缘器的安装应符合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接触网设备和车辆在任何困难情况下都不应违背下列净空尺寸见表6。
表6净空尺寸表
序号 1 2 项 目 带电金属体到车辆动态包络线 带电金属体到“地”的 静态值 带电金属体到“地”的 动态值 混凝土结构 金属体 混凝土结构 金属体 最小设计值(mm) 115 150 150 100 100 150 50 150 15 150 困难情况 (mm) 100 150 150 80 80 100 50 100 15 100 2
3 4 5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到土建结构接地体及其连接件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到公共 带电金属体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到定位器和任何直接与接触线相连的连接件 轨道横 截面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6 注:1、“静态值”的净空尺寸是指接触网不受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或长期承受受电弓抬升力的作用时的净空尺寸; 2、“动态值”的净空尺寸是指接触网承受行驶列车的受电弓抬升力作用时的净空尺寸; 3、困难情况下净空尺寸值需经供电车间接触网技术主办同意,方可采用。 馈电线和架空地线
馈电线、架空地线的截面积要符合设计要求。
架空地线的张力和弛度要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冬季不至断线,夏季须有足够的线间距离。 架空地线两端均为硬锚,锚段长度一般不大于2000m。
架空地线一般采用硬铜绞线,其绞线断股、损伤面积不超过其截面积的5%。若要求架空地线载流量不超过允许值,可将断股处磨平,采用同材质的铜线扎紧;当断股、烧伤面积维5%~20%时,要对架空地线进补强;当断股、烧损面积超过20%时,须对架空地线进行更换,切断做接头。
一个锚段内架空地线的接头、断股及补强线段的总数分别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为4个; (2)锚段长度大于800m时为8个。
馈电线、架空地线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馈电线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要符合规定。 锚段关节和中心锚结
绝缘锚段关节两支不同电分段的接触线及承力索的空气绝缘净距离静态值水平距离符合设计要求,非工作支与工作支抬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非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支柱处承力索高度、位置及接触导线导线高度、拉出值符合设计要求,两支接触导线的立面交叉点应在两转换跨距1/3处。两工作支水平距离符合要求,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符合要求。
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内承力索、接触线不得有接头和补强,两端中锚辅助绳受力均匀,不得出现弛度,两边的长度和张力力求相等;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比正常导高高10~20mm,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应平顺无负弛度。
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上应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相一致。
保安装置及标志
在车辆段平交道口铁路两侧的公路上,应装设限界门,限界门的宽度不得小于公路路面的宽度,限界门的吊板要平齐,吊板下缘距地面的高度为米。限界门框柱涂以红、白相间漆条,漆条宽度为200mm,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在机动车辆经常通过的地方和其它认为有必要的地方,接触网支柱及拉线下部要有保护桩。
在接触网终点要悬挂接触网终点标,该标志设在接触网锚段支柱距受电弓中心线400mm的地方。
零部件及其它
接触网、供电线、馈电线和架空地线的承力零部件,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不得小于,接触网零部件要安装牢固,凡用螺母紧固者应有防松措施(例如弹簧垫圈等),零部件上的各个螺栓均应受力均匀,其紧固力矩符合规定,应涂油的螺栓必须涂油;调节螺丝的丝扣外露部分不得小于50mm,线索紧固零部件在温度变化时不得使线索往复弯曲,以防疲劳。
各种钢绞线要按规定涂油,以防锈蚀,由于绞线锈蚀产生断股或虽未断股但降低机械强度,不能满足规定的安全系数或降低的机械强度超过15%时,必须更换。
接触网、馈电线和架空地线各导线连接部位的机械强度不得低于被连接导线机械强度的90%,其允许的载流量要与被连接导线的允许载流量相一致。
各种绞线接头,终端接头
(1)承力索、馈电线和架空地线的接头和终端接头,均可采用预制好的接头缠带缠绕在各线索上制成,要求缠带与导线、缠带之间要密贴,并按其螺旋方向全部缠完,其制作工艺要符合要求;
(2)钢绞线、软横跨上、下部定位绳的回头,采用楔形线夹连接固定时,绞线回头外露长度为100mm,允许偏差±10mm;线索受力方向要正确,制作工艺符合要求;各种绞线端头必须用聚氯乙烯绑带包扎好,其包扎宽度为40mm左右。
接触线接头、终端回头
接触线接头采用对接式接头线夹:
(1)对接式接触线接头线夹适用于同型号(CTAH150)两接触线连接处; (2)接触线接头线夹的中心点位于两接触线端头的交合点上; (3)两接触线端头尽可能密贴,连接缝隙不大于;
(4)接触线接头线夹无裂纹,安装平直、端正、无偏斜,螺栓紧固; (5)接触线接头线夹起始滑动荷重不低于40kN;
(6) 接触线接头线夹用于工作支两接触线连接时,应保证受电弓过渡平滑,导流良好; (8)工作支接触线接头线夹处导线高度,应与相邻定位点处接触线高度相等; (9)工作支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