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宣城六小 二年级 吴丽

一、教材分析: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外出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熏陶中获得思想启迪。所以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师生、学生与文本多向交叉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产生领悟,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的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以“弱小”一词为文眼,抓住文章的明线——“谁是最弱小的”;以“保护”一词为情眼,抓住文章的情感暗线——“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在师生、学生与文本多向交叉的对话状态中,让学生产生领悟,激起语言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树立自觉保护弱小者,并有不甘为弱小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体会萨沙的心理变化,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四、教学难点:

感悟课文描写野蔷薇的作用,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的内涵,并受到思想教育 。

文中二、把两段对野蔷薇进行了具体、细致的描写。第二段描写了野蔷薇的美;第八段写出了雨中野蔷薇的娇嫩与弱小。课文通过前后描写的对比,让学生来理解萨沙那颗对美好而弱小事物关爱保护的童心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在突破这一难点的设计中,我引导学生先抓住重点词 “芬芳扑鼻”感受野蔷薇的美,在抓住蔷薇“低垂着头”“娇嫩纤弱”感受蔷薇的弱小。再重新回到第二段。在对比读中问:“你若是萨沙,看到这么美的花受滂沱大雨冲,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有一种发乎内心的“舍不得”、“可惜”、“不忍心”之情,长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强化学生爱护花草的情怀,实现生命体验。

五、教学准备:幻灯片

六、教学时数:2课时(第二课时略)

七、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揭题质疑。

1、(板书课题:我不是最弱小的)识记生字“弱”,理解“弱小”的意思,想想与“弱小”相反的词是什么。

2、那大家希望做强大的还是弱小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通过听读,感知课文大意;了解故事内容。

1、听读课文,注意字音,想一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雷雨时,( 萨沙 )的家人把雨衣让给( 萨沙 ),而(萨沙 )却用雨衣为( 野蔷薇 )遮雨的事。

(请学生自己完成填空)

2、在这件事中,你们觉得谁是弱小的? (学生自由讨论):萨沙,蔷薇花

(三) 精读感悟,悟情明理。

本篇课文通俗易懂,学生虽然很容易读懂课文内容,却不能让自己感动,不能有所体验。在教学时,让学生以文中角色的身份体验感动,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1、速读课文,哪里可以看出萨沙是弱小的?

萨沙弱小: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 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 中去玩。(从”五岁”可以体会萨沙的弱小。)

2、学习二、八段,找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感受野蔷薇的“美”与“弱”。

(1)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从“粉红”“芬芳扑鼻”体会野蔷薇的美丽。)

(2)大雨已经 打掉了两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从“打掉”“无力的垂着头”体会蔷薇花的弱小和无可奈何。)

当学生通过“无力、垂头”等词体会到蔷薇的美丽与弱小后,让学生回过头来再读第二段,问:“再读,你有没有读出和刚才不同的感觉?”学生会顺其自然地把自己当成文中的萨沙。师发出“这么美的花,多么可怜。”、“多么需要帮助呀!”的情怀,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与体验中还原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画面,为学生体会文字背后的“意旨”打开一扇走向无限的窗口。

3、面对弱小者,我们应该怎么办?

(1)、看看萨沙的家人怎么做的?(让雨衣)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

(2)、看看萨沙怎么做的?(给野蔷薇遮雨)

萨沙掀起 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4、当弱小的萨沙保护了更弱小的蔷薇花,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示例:你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

5、想一想:弱小的萨沙为什么会保护蔷薇花呢?找找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1、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萨沙不甘心当弱小者。)

2、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妈妈用委婉的话语是在启发萨沙去保护弱小者。)

(萨沙不甘心当弱小者,他想像妈妈和哥哥那样,去帮助和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

(四)、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移植。

指导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妈的三次对话。(读好问号和感叹号)

1、下面听老师来读这段对话,边听边思考,你能为每句话加上怎样的提示语?

2、师范读。

3、师:语言的背后是心声,请看大屏幕中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请你想象人物内心为它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萨沙 :“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

妈妈 : 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萨沙 :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妈妈 :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了。

萨沙 :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妈妈 :不,不,你能保护更弱小的,你是勇敢的孩子啦!

师:疑惑,不服气,自豪,请你带上这些提示语再来读读萨沙的话吧。

(五)、 拓展思维,升华情感。

“萨沙带着骄傲的语气告诉妈妈,他不是最弱小的,因为他保护了比他弱小的蔷薇,那么,蔷薇有了萨沙的保护,将来还是最弱小的吗?”

课文最后,以这一话题对学生展开思维拓展。

板书设计:

7我不是最弱小的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

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宣城六小二年级吴丽一、教材分析:《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课文讲了萨沙与家人外出度假,突然遭遇暴风雨,父母亲很自然地把雨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萨沙。在他们的影响下,萨沙也不甘于做弱小者,并学会了保护弱小者。尽管文章说的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小事,却阐明了深刻的做人道理,渗透了培养自信自强人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k2qa5jypt03ypi6bk157e16g2f4sy00or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