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word版)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docx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卤族元素性质

复习重点

1。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异及递变规律;

2。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

3。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4。重点考查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1。氯气

[ 氯气的物理性质 ]

(1) 常温下,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加压或降温后液化为液氯,进一步加压或降温则变成固态氯。

(2) 常温下,氯气可溶于水( 1 体积水溶解 2 体积氯气)。

(3) 氯气有毒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则会中毒死亡。

因此,实验室闻氯气气味的正确方法为: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 氯气的化学性质 ]

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获得 (1) 与金属反应: Cu + C12

1 个电子。所以,氯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

CuCl2

实验现象: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

有棕黄色的固体粉末。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继续加水,溶液变成蓝色。

2Na + Cl2 2NaCl 实验现象:有白烟产生。

说明 :①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 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 CuCl2、FeCl3)。

②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③“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如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棕黄色的烟为

CuCl2

晶体小颗粒;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的白烟为

NaCl 晶体小颗粒;等等。 2HCl

(2)与氢气反应。 H2 + Cl2

注意:①在不同的条件下, H2 与 C12 均可发生反应, 但反应条件不同, 反应的现象也不同。 点燃时,

纯净的 H2 能在 C12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并有小液滴

出现;在强光照射下, H2 与 C12 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②物质的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燃烧。如金属铜、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等。

③“雾”是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物质; “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形成的物质。要注

意“雾”与“烟”的区别。

④H2 与 Cl2 反应生成的 HCl 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 HCl 的水溶液叫氢氯酸, 俗称盐酸。

(3)与水反应。 C12 + H2O =HCl + HClO

离子方程式: Cl 2 + H2O =H+ + Cl - + HClO

说明:① C12 与 H2O 的反应是一个 C12 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其中, Cl 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H2O 只作反应物。

②在常温下, 1 体积水能溶解约 2 体积的氯气, 故新制氯水显黄绿色。 同时,溶解于水中的部分 C12

与 H2 反应生成 和 ,因此,新制氯水是一种含有三种分子( 2、 、 2 )和四种离子

O HCl HClO C1 HClO H O

(H+、 Cl -、 ClO-和水电离产生的少量 OH-)的混合物。所以,新制氯水具有下列性质:酸性( +),漂白作用(含 HClO ),Cl-的性质, C12 的性质。

H

③新制氯水中含有较多的 C12、HClO ,久置氯水由于 C12 不断跟 H2O 反应和 HClO 不断分解,使溶液中的 C12、HClO 逐渐减少、 HCl 逐渐增多, 溶液的 pH 逐渐减小,最后溶液变成了稀盐酸, 溶液的 pH <7。

④C12 本身没有漂白作用,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 C12 与 H2O 反应生成的 HClO 。所以干燥的 C12 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混有水蒸气的 C12 能使干燥布条褪色,或干燥的 C12 能使湿布条褪色。

⑤注意“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是纯净物。

(4)与碱反应。常温下,氯气与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通式为:氯气

+可溶碱 → 金属氯化物 +

次氯酸盐 +水。

重要的反应有:

C12 + 2NaOH=NaCl + NaClO + H 2O 或 Cl 2 + 2OH-= Cl- + ClO- + H2O 该反应用于实验室制 C12 时,

多余 Cl 2 的吸收(尾气吸收) 。

2Cl2 + 2Ca(OH)2 =Ca(C1O)2 +CaCl2 + 2H2O

说明

①Cl2 与石灰乳 [Ca(OH)2 的悬浊液 ] 或消石灰的反应是工业上生产漂粉精或漂白粉的原理。漂

Ca(ClO)2 和 CaCl2,有效成分是 Ca(C1O) 2

粉精和漂白粉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

②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

③漂粉精和漂白粉用于漂白时,通常先跟其他酸反应,如:

Ca(ClO)2+2HCl =CaCl2+2HClO

④漂粉精和漂白粉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O

Ca(ClO)2 + CO2 + H2 O = CaCO3↓ + 2HClO

2HCl + O2↑

由此可见,漂粉精和漂白粉也具有漂白、消毒作用。

[ 氯气的用途 ]

①杀菌消毒;②制盐酸;⑧制漂粉精和漂白粉;④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各种农药。

[ 次氯酸 ]

①次氯酸( HClO )是一元弱酸(酸性比 H2 3 还弱),属于弱电解质,在新制氯水中主要以

CO

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保留化学式的形式。

HClO

②HClO 不稳定,易分解,光照时分解速率加快。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O =2H++ 2Cl- + O2↑,

因此 HClO 是一种强氧化剂。

③HClO 能杀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杀菌消毒(目前已逐步用

C1O2 代替)。

④HClO 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因此,将

Cl2 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

(1)反应原理:实验室中,利用氧化性比

C12 强的氧化剂 [如 MnO2、KMnO 4、 KClO 3、Ca(ClO)

2 等 ]将浓盐酸中的

Cl-氧化来制取 C12。例如:

MnO + 4HCl(浓) MnCl + C1 ↑ + 2HO

2

2

2

2KMnO + 16HCl(浓) = 2KCl + 2MnCl + 5Cl ↑ + 8HO

4 2 2 2

(2)装置特点:根据反应物 MnO 2 为固体、浓盐酸为液体及反应需要加热的特点, 应选用“固 + 液加热型 ”的气体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主要有圆底烧瓶(或蒸馏烧瓶) 、分液漏斗、酒精灯、双孔橡胶塞和铁架台(带铁夹、铁圈)等。

(3)收集方法:氯气溶于水并跟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选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氯气。此

外,氯气在饱和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 故氯气也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 以除去混有的 HCl 气体。因此在实验室中,要制取干燥、纯净的 Cl2,常将反应生成的 C12 依次通过盛有饱和 NaCl 溶液和

浓硫酸的洗气瓶。

(4)多余氯气的吸收方法:氯气有毒,多余氯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使用

NaOH 溶液等强碱溶

液吸收,但不能使用石灰水,因为

Ca(OH)2 的溶解度较小,不能将多余的氯气完全吸收。

(5)应注意的问题:

①加热时,要小心地、不停地移动火焰,以控制反应温度。当氯气出来较快时,可暂停加热。要防止加强热,否则会使浓盐酸里的氯化氢气体大量挥发,使制得的氯气不纯而影响实验。

②收集氯气时,导气管应插入集气瓶底部附近,这样收集到的氯气中混有的空气较少。③利用浓盐酸与足量的 MnO2 共热制取 C12 时,实际产生的 C12 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低。主要原因

是:随着反应不断进行,浓盐酸会渐渐变稀,而稀盐酸即使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能与 MnO2 反应。 [Cl —

的检验 ]

方法:向待检溶液中加入 AgNO 3 溶液,再加入稀 HNO 3,若产生白色沉淀, 则原待检液中含有 C1 。

(2)若待检液中同时含有 SO42-或 SO32-时,则不能用 HNO3 酸化的 AgNO 3 溶液来检验 Cl-,因

为生成的 Ag2SO4 也是不溶于稀 HNO 3 的白色沉淀( SO32-能被 HNO 3 氧化为 SO42-)。

2。卤族元素

[ 卤族元素 ] 简称卤素。包括氟( F)、氯( C1)、溴( Br)、碘( I)和放射性元素砹( At )。在自然

界中卤素无游离态,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 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

状态(常

熔点、沸点

态)

气体 气体 液体

颜色

溶解度(水中)

密度

F2 Cl2 Br2

浅黄绿色 黄绿色 深红棕色

部分溶于水,并 与水发生不同

易挥发 高

低 大

紫黑色 固体 升华 程度反应 I2

说明:(1)实验室里,通常在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即“水封” ),以减少溴的挥发。

( 2)固态物质不经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升华是一种物理变化。利用碘

易升华的性质,可用来分离、提纯单质碘。

( 3)Br2、I2 较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如汽油、苯、四氯化碳、酒精等有机溶剂中。医疗上用的碘

酒,就是碘(溶质)的酒精(溶剂)溶液。利用与水互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可将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叫做萃取) 。

Br2、 I2 从溴水、碘水中

[ 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 ]

(1)卤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氟 F

9

氯 Cl 17

溴 Br 35

最外层上的电子数都是 7 个

碘 I 53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的相似性

①氟只有- 1 价,其余卤素有- l、+1、+3、 +5、+7 价②单质都具有 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③单质均能与 H2 化合生成卤化氢气体,与金

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属单质化合生成金属卤化物④单质都能与水、

强碱反应, Br2、 2 的反

I

应与 C12 类似

核电荷数

原子结构

电子层数

的递变性

原子半径

原子得电子能力 单质的氧化性 单质与氢气化合 单质与水反应 对应阴离子的还

原性

小 强

化学性 质的递 变 性

剧烈

缓慢(微弱)

(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F2

与 H2 化合的

冷、暗

条件 反应情况

Cl2

点燃或光照

Br2 500℃

I 2

持续加热

缓慢化合,生成的 HI 同时

爆炸

强光照射时爆炸

缓慢化合

分解

产生卤化氢 的稳定性

HF>HCl >HBr >HI

(3)卤素单质与水的反应。

①2F2 + 2H2O = 4HF + O2(置换反应)

注意: 将 F2 通入某物质的水溶液中, F2 先跟 H2O 反应。如将 F2 通入 NaCl 的水溶液中,同样发生

上述反应,等等。

②X 2 ( = 、 、 )。 2

+ H O = HX + HXO X C1 Br I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2

2

-

2

-

2

2NaBr + C1 (新制、饱和) ==2NaCl + Br 2Br + C1 == 2C1 + Br

说明:加入 CCl4 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 NaCl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 Br2 的 CCl4 层,

显橙色。

2NaI + C1 (新制、饱和)= 2NaCl + I

2

2

2I - + Cl

=2C1

+ I

2

2

说明:①加入 CCl4 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

NaI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 I2 的 CCl4 层,

显紫红色。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

I2 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 NaCl( C12 足量时)或 NaCl 和

NaI 的混合物( C12 不足量时)。

2NaI + Br2 = 2NaBr + I2

2I + Br 2 =2Br + I2

说明 :①加入 CCl4 并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为含有

层,显紫红色。

NaBr 的水层,无色,下层为溶有 I2 的 CCl4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生成的

I2 升华,故残留的固体为 NaBr( Br2 足量时)或 NaBr 和

NaI(Br2 不足量时)。

F2 + NaX(熔融) =2NaF + X2

( X =C1、 Br、I )

(完整word版)卤族元素知识点详细总结,.docx

卤族元素性质复习重点1。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异及递变规律;2。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3。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重点考查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1。氯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k1hl1s8np1lh1d7s0l19lpyv23wwc008mz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