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方案简介
1 项目概况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乘用车所建设项目协同湖及园区环境景观工程,地处吉林省长春市东风大街以北,大众街以东,凯达北街以西,丙九路以南。位于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乘用车所院内。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协同湖治理设计和园区环境景观设计两部分组成。其中协同湖治理设计包括土坝坝坡砌的护砌、泄水及排雨水方案设计、协同湖水底及水面的整形设计;园区环境景观设计包括园区环境景观设计包括且不限于园区景观(含路灯等景观照明)、各大门的出入口绿化、园区环境绿化、活动场、园区室外导示系统、楼宇外部标识、室外环境供电及室外与绿化景观相关的供排水系统等内容。
2 设计风格
通过对园区周围环境分析,从水体景观和周围环境景观定位,设计目标为“绿色,生态,园林,多彩”,设计风格为“简洁、明快、现代”。 3 设计理念
1) 从实际出发,依据北方气候特点选择树种,尽量利用原有地形、地势,适地适树;讲求绿化的实效性,运用复层配置手法,形成群落植物景观。
2) 充分考虑设计的可操作性,远近结合,统一规划。
3) 主要表现在:以绿为主,建筑小品宜少而精、绿地易于管理等方面,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 以植物造景为主,生态性优先,通过适当点缀景观小品,使厂区增添园林气息。
1
4 设计原则
1) 利用室外环境元素营造出高品质的办公环境,创造一个健康、向上、耳目一新的工作环境。绿地建设强调其生态性,对于陈大院及周边区域,通过植物手段,合理选用树种,乔木,花灌木,地被相结合,考虑环境特点,使植物成长合理利用阳光、空气、养分、水分等,使其形成一个稳定合理生长旺盛的防护林带和景观林带。
2) 协同湖及周边厂区的规划设计,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景观上考虑了重点区域(办公楼、大门等)“点”的设计,还考虑了,主要干道的对景效果,尤其是主要入口的景观效果;针对厂区区域特点,构筑一个休闲活动区域带,形成“线”状景观;设计时集中休闲绿地,形成“面”状景观。点线面相结合。通过“点”的设置,“线”的串联,组成整个厂区“花园式”单位要求的现代厂区环境。
3) 厂区环境设计采用多种手法并用,硬景和软景相互交融,层次分明。
4) 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稳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设计要考虑不同习性的苗木搭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搭配、乔木和灌木搭配,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高效的植物群落。整个厂区的植物配置突出北方气候特点,从叶色变化、花期交错的角度达到色彩调和、四季有景观的效果。在形成系统的同时,体现多层次,统一中求变化,
2
变化中求统一的景观效果。 5 设计方案 (1) 园区规划
本次设计在进行协同湖改造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湖底清淤,形成一定的水深,增加水库洪水调节能力,废弃现有的旧泄洪洞,在水库左岸坝端上游处,增设一道溢流堰,水从堰项自由泄流。协同湖主体土坝工程上游坝坡采用新鲜花岗块石板护砌。
协同湖景观的规划设计从水源、湖面形状、立面层次、湖底、湖岸的设计和防渗处理及水处理等。
协同湖水源,除依靠天然降雨外,为保持水源充足,在湖周边有利位置(需进行物探)处,打机电井一眼,抽地下水补给,以补解决水源不足问题。为保障湖内水质,设计不考虑截流污水入湖。雨水收集考虑通过雨水管网汇入,以雨水为主要水源,地下水为辅助水源。
湖水位设计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设计采用203.15m。即满足了一定的水域水面,又与周围环境映衬相协调。
湖面形状设计呈坡面水流波峰形,为避免在弧形波状处形成死水区,设计采用亲水平台和岸坡连接使湖内水面呈平顺连接。从而保证水体的整体流向平顺,保障水体能充分交换,减少水流之间的干扰顶托。
湖立面设计包括湖岸湿地、湖盆湿地和湖盆底部不同水深形成的区域。 湖面深度设计,根据区域不同,湖岸和湖盆底分设浅水区、深水区和过渡区部分。湖中央区域设计为深水区,水深为1.5m;不仅有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长,且满足湖的基本功能,以保证水中鱼类能安全越冬。湖周边2.0m宽区域设计为浅水区作为亲水平台,主要为儿童戏水而设计,水深设计采用0.4m。由亲水平台向湖中央过渡区宽4.40m范围为安全区,水深由0.4m过渡到1.5m,采用1:4缓坡与深水区湖底相接。
湖底分为深水区、浅水区和过渡区三部分。
深水区对湖底进行清淤,使湖底达到设计标高201.75m。浅水区湖底主要为儿童戏水设计的,水深0.4m,并适当投放一些露出水面的块石,除生态、玩赏外,还可以起到减小湖水对湖岸的冲击作用。
3
中间过渡区投放一些石料,以供水中生物生存和繁衍,保持湖底和湖岸平缓过渡,为防止泥土泛起使水体变浑浊。
湖岸设计除考虑满足工程安全稳定、施工简便等因素外,本次设计还考虑生态、质感,实现了工程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湖岸护岸总长560m, 设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
为充分利用城区雨水排放的管网收集雨水,在湖岸桩号0+408处设引水涵管将初期雨水直接排入湖水体中。在入口处设置沉淀池,污泥井一处,以改善入湖水质。
湖水排放在湖岸桩号0-002.5处设置溢流堰,通过溢流口将多余水量排向下游城区雨水管网。
同时将旧有的泄洪洞进行封堵。
除协同湖水体景观外,对厂区内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在景观上考虑了重点区域(办公楼、大门等)“点”的设计,还考虑了,主要干道的对景效果,尤其是主要入口的景观效果;针对厂区区域特点,构筑一个休闲活动区域带,形成“线”状景观;设计时集中休闲绿地,形成“面”状景观。点线面相结合。通过“点”的设置,“线”的串联,组成整个厂区“花园式”单位要求的现代厂区环境。
厂区环境设计采用多种手法并用,硬景和软景相互交融,层次分明。 植物群落的生长与稳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设计要考虑不同习性的苗木搭配,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搭配、乔木和灌木搭配,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稳定、高效的植物群落。整个厂区的植物配置突出北方气候特点,从叶色变化、花期交错的角度达到色彩调和、四季有景观的效果。在形成系统的同时,体现多层次,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景观效果。
(2) 方案设计
1)大坝护坡
大坝为均质土坝,设计坝顶高程为204.62m,坝顶宽7.0m,坝长301m,大坝上游坝坡坡比为1:3,下游坝坡坡比为1:2.5。
本次设计仅对大坝上游护坡进行治理,坝顶和大坝下游坝坡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大坝上游护坡采用新鲜花岗块石板护砌,护砌结构为花岗岩板厚12cm、碎石垫层厚20cm、复合土工布(500g/m2)。坝脚结合亲水平台设计采用干砌毛
4
石,平台顶高程取高于设计水面0.3m为203.45m,平台顶宽1.0m,平台下设1.0m宽的浅水区,水深0.4m以保证游人亲水安全。平台与湖底采用1:4缓坡连接,平台和缓坡结构自湖底向上均采用铅丝石笼护砌,石笼厚0.3m ,下设碎石垫层厚20cm和复合土工布(500g/m2)。坡脚处设置50cm厚干砌石脚槽,底宽1.0m,采用1:1反坡砌筑。
2)协同湖工程设计
协同湖建筑物包括进出水建筑物、湖岸设计。
进水建筑物布置在湖上游湖岸桩号0+408处,设计采用矩形钢筋方涵与城区排水分区雨水管网相接,方涵截面为1*1m2,长10m,在出口处设置闸室段控制入湖来水,结构均采用C25F200钢筋砼结构。
排水建筑物布置在湖岸桩号0+100处,设计采用矩形宽顶堰,堰宽6.0m,堰顶高程与设计水位齐平为203.15m,堰高0.7m,采用C25F200钢筋砼结构。溢流堰下设消力池长4.0m与下游排水管道相接。消力池池底高程为200.05m,边墙顶高程为203.65m。出口设置1.0*1.0m2排水涵洞。排水涵洞与城区雨水排水管网相接,设计涵管长10m。
根据实际,设计湖水面高程为203.15m,湖岸超高0.5m,则岸墙顶高程为203.65m,深水区湖底设计高程为201.65m,浅水区设计湖底高程为202.75m,过渡区湖底高程为202.75-201.65m。
深水区对湖底进行清淤,使湖底达到设计标高201.75m,从地质资料揭示地层情况来看,主要为粉质粘土,其渗透系数较小,故不需对深水区湖底进行防渗处理。
浅水区湖底主要为儿童戏水设计的,结构自下而上分别采用50cm砂砾石垫层、25cm碎石垫层和25cm的块石铺砌,并适当投放一些露出水面的块石,除生态、玩赏外,还可以起到减小湖水对湖岸的冲击作用。
中间过渡区投放一些石料,以供水中生物生存和繁衍,保持湖底和湖岸平缓过渡,为防止泥土泛起使水体变浑浊,其结构自下而上为复合土工布(500g/m2)一层、碎石垫层20cm和块石铺砌厚25cm。
湖岸设计除考虑满足工程安全稳定、施工简便等因素外,本次设计还考虑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设计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墙顶设置花岗岩栏杆,实现了工程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