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
练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唐氏综合征是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导致儿童一生下来就有缺陷的“先天愚型”,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这说明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 )
A、生理成熟
B、家庭因素
C、环境因素
D、遗传因素
【答案】D
【解析】略。
2、布置自然区时,让幼儿讨论,老师按照幼儿讨论的结果布置,运用了环境创设的(
A、开放性
B、幼儿参与性
C、经济性
D、安全性
【答案】B
【解析】略。
3、奠定了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杜威
C、陶行知
D、张雪门
【答案】A
【解析】略。
4、幼儿园教育评价最基本的方法是( )
1/15.
)原则。
A、观察法
B、谈话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答案】A
【解析】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作品分析法和档案袋评价法等,其中,观察法是幼儿教育评价最基本的方法。
5、下列关于幼儿一口常规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去户外活动
B、要让幼儿在间隙活动中及时饮水,允许幼儿根据自身需要喝水
C、吃饭前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盥洗活动
D、幼儿入园后必须进行晨检
【答案】A
【解析】幼儿一日活动中,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必须保持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不能根据幼儿喜好做简单处理,所以A选项错误。
6、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答案】B
【解析】题干描述的这种注意不需要意志努力,属于无意注意。
7、( )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1986年以后极力提倡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它当时主要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
A、发展适宜性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2/15.
C、活动性原则
D、兴趣性原则
【答案】A
【解析】略。
8、在幼儿园户外环境的创设中,沙、水等区域所提供的活动材料可塑性非常大,属于( )
A、固定结构材料
B、半固定结构材料
C、无固定结构材料
D、游戏材料
【答案】C
【解析】沙、水作为无结构材料,可塑性大,富于变化,又可配合各种玩具开展游戏,可满足儿童想象力、创造力和成就感并丰富儿童的感觉经验。
9、2岁半的豆豆还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偏要自己穿。这反映了幼儿( )
A、情绪的发展
B、动作的发展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认知的发展
【答案】C
【解析】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是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0、关于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园应该设置种植区,引导儿童对大自然进行探索
B、幼儿园的室外设备应该可以供幼儿攀、钻、爬、跑、跳、平衡、投掷等,锻炼幼儿的身体
C、幼儿园的走廊也可以进行环境创设,利用环境耳濡目染地影响幼儿发展
D、幼儿园的楼梯不应该进行环境创设,防止幼儿走楼梯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受到伤害
【答案】D
3/15.
【解析】幼儿园的楼梯也要进行环境创设,只是创设要遵循安全原则,避免复杂的图案设计,可以画上几何图形,写上阿拉伯数字等,不能因为害怕幼儿受伤而放弃教育的机会。
11、严格地说,偷窃只能针对( )的幼儿而言。
A、两三岁以上
B、七八岁以上
C、八九岁以上
D、九岁以上
【答案】C
【解析】严格来说偷窃只能针对八九岁以上的幼儿而言,因为,在正常情况下,1岁以内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形成,还分不清主体和客体,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拿。一般在两三岁至七八岁,幼儿才能逐步形成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控制能力。
12、在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往往雷同,这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是( )
A、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B、想象的主题不稳定,想象方向随外界刺激变化而变化
C、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性,形象间不能产生联系
D、以想象过程为满足,没有目的性
【答案】A
【解析】同一桌上绘画的幼儿想象的主题雷同,说明幼儿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13、在幼小的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 )
A、幼儿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意志力差
C、幼儿的情绪是不稳定的
D、幼儿自我意识还未形成
【答案】C
【解析】婴幼儿期的情绪是非常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互相转换。如当幼儿由于得不到喜爱的玩具而哭泣时,成人递给他一块糖,他就立刻会笑起来。这种“破涕为笑”的现象,在小班尤为明显。
14、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本我遵循的原则是( )
4/15.
A、“快乐原则”
B、“完美原则”
C、“现实原则”
D、“理性原则”
【答案】A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本我遵循着“陕乐原则”,寻求基本生物需求的满足;自我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着“完美原则”。
15、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在目的是( )
A、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
B、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C、把幼儿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D、促进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
【答案】C
【解析】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在目的,是把幼儿培养成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外在目的,是形成办园特色,打造办园品牌。幼儿园的发展必须通过班级管理来实现。
16、儿童的发展从身体的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分,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躯干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
A、从上至下规律
B、由近而远规律
C、由粗到细规律
D、由头至尾规律
【答案】B
【解析】幼儿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下肢动作也是如此。
17、下列关于幼儿发展的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个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个孩子正处在危机期
B、幼儿教育中提出“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体现的是发展的关键期
5/15.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训练题(2)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