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政府公共关系学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政府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

一、不定项选释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来,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1.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是( A B C ) A.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 B.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

C.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配置 D.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

2.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 A B C D ) A.以美誉为目标 B.以互惠为原则 C.以真诚为信条 D.以沟通为手段

3.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 A B C D ) A.收集信息、决策咨询 B.协调沟通 C.宣传引导 D.树立形象

4.政府公共关系人员向决策层和各管理部门提供的咨询建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A B C )

A.政府形象咨询 B.公众心理咨询 C.领导决策咨询 D.政府知名度咨询

5.承担政府机构公共关系工作的主要有以下哪些部门和机构( A B C D )

A.办公厅、办公室 B.调研机构

C.沟通机构、外事机构 D.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举报中心 6.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是( A B C ) A.国家行政机关 B.政府公共关系机构 C.政府公共关系人员 D.协调关系

7.政府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要求包括哪些( A B C D ) A.交际能力、沟通能力 B.组织能力 C.思辨能力 D.创新能力

8.政府公共关系公众有哪些特征( A B C D ) A. 公众的相关性 B. 公众的群体性、复杂性 C. 公众利益的多维性 D. 公众的变动性 9.政府公共关系公众的类型,按公众对政府的态度分类,可分为( A B ) A.顺意公众、逆意公众 B.独立公众 C.潜在公众 D.行动公众

10.现代“传播”一词的含义应包括( A B C ) A.信息传递 B.双向交流

C.信息共享 D.单向的扩散某种信息的行为

11.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有( A B ) A.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 B.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 C.自身传播 D.组织传播

12.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以下哪些要素( A B C D )

A.信源、信息、编码 B.符号、媒介、信道

C.信宿、译码、经验场 D.反馈、环境

13.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构成要素,有( A B C D ) A.信源、信宿、信息 B.媒介、反馈、转换 C.环境、干扰 D.效果、目标

14.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主要有( A B ) A.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B.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 C.时效长、针对性强 D.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15.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有( A B C ) A.时效长 B.针对性强

C.印刷精美,表现力强 D.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16.杂志传播信息的弱点是( A B C ) A.出版周期长 B.声势小

C.理解能力受限 D.色泽较差,缺乏动感

17.广播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是( A B C D ) A.传播面广 B.传播迅速 C.感染力强 D.多种功能

18.电视与其他传播媒介比较,其主要优点有( A B C D ) A.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 B.纪实性强,有现场感 C.传播迅速,影响面大 D.多种功能,娱乐性强 19.合理地选择政府公共关系媒介,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A B C ) A.传播对象特点 B.传播信息内容 C.传播经费 D.独特

20.处理好各平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关键的要做到( A B C )

A.要有强烈的集体观念 B.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

C.要处理好小家与大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D.党性原则

21.政府内部公共关系的沟通目标,是( A B C ) A.造就政府公务人员的价值观念 B.协调和改善政府内部的人群关系 C.培养政府内部的家庭式氛围 D.有助于树立政府机关威信 22.行政组织形象的特点有( A B ) A.主观性、客观性 B.动态性、综合性 C.权威性、真实性 D.扩张性、时宜性

23.行政组织形象的构成要素有( A B )

A.公众、政府 B.公众对行政组织形象的感觉、印象、评价和信念 C.调研机构 D.沟通机构、外事机构

24.政府新闻宣传的特点有( A B C )。 A.权威性、真实性 B.扩张性、时宜性 C.经济性 D.显著的职业性

25.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有( A B C D ) A.显著的职业性 B.双方的参与性 C.处事的灵活性 D.持久性

26.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主要功能( A B C )

A.传递信息 B.感情交流 C.行为调节 D.吸引人

27.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原则是( A B C D ) A.公众至上原则 B.平等互惠原则 C.忠诚信用原则 D.宽容待人原则

28.政府公共关系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有( A B C D ) A.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B.知己知彼,因势利导 C.吸引人的技巧 D.拒绝人的艺术

29.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作用是( A B C ) A.塑造形象 B.体现宗旨 C.强化实效 D.行为调节

二、判断正误题(正确打“√” ,错误打“×”)

1.政府形象,主要指政府为了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公众中塑造良好形象,运用传播沟通手段处理和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系列活动。( × )

2.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特定个体并不是指所有的社会个体,而是指具有某种社会势力和社会潮流代表性的公众人物。( √ )

3.政府公共关系,是指政府及工作人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美誉度大小,是政府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 × )

4.政府公共关系是从“公”的角度出发,服从服务于群体的利益——国家与其公众的利益,是一种“群体型”的社会关系。( )

5.人际关系是从个体的“私”的角度出发,服从服务于个体的利益,是一种“个体型”的社会关系。( √ )

6.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具有社会性和非赢利性。( √ ) 7.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具有惟一性和权威性。( √ ) 8.政府公共关系人员是指与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 )

9.政府公众是指在政府公共关系部门或机构中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各类人。( × )

10.政府公共关系传播是政府和公众之间,借助于传播媒介所进行的有目的的双向信息交流的过程。( × )

11. 全员公关,就是说要使政府的全体公务员都来关心、重视并自觉地投人到政府公共关系工作中去,共同为树立政府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而奋发努力。( √ )

12. 政府公共关系调查是指政府机构和政府公共关系人员为了实现塑造政府形象这一基本目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确定的需要解决的政府公共关系问题和宏微观的条件,谋划设计出相应的政府公共关系战略,并制定出最优行动方案的过程。( × )

13.政府公共关系策划,是指社会组织根据某种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为准确地收集有关信息而进行的专项活动。( × )

14.外部的行政关系包括政府机构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政府上下级关系、同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 )

15.内部的行政关系包括政府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行政关系、政府与社会团体之间的行政关系、政府与公民个人之间的行政关系等。( × )

政府公共关系学

《政府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一、不定项选释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来,少选、多选均不得分)1.公共关系主体的构成条件,是(ABC)A.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B.必须具有一定的目标和功能C.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配置D.必须具有相关性和互动性2.公共关系的基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jy3f2b9yt9bpag891bi6tck19hpxv003d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