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龙文化的发展演变与实质内涵
作者:金志利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19期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积淀,同时,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维系民族团结,激发奋斗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作为龙的传人,不了解龙文化,就无法了解古老的中华文明。本文综合有关资料,对龙的起源、龙的形象演化与龙文化的实质内涵进行探究、综合,以期对龙文化的发展、传播有所贡献。
龙文化是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最普遍、延续性最强的文化现象,从几千年前的先民们的图腾崇拜,一直到现如今人们仍然大量使用带有龙字的成语或典故来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龙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块基石,或者说是贯穿中华文化的血脉。龙文化到底是如何诞生或者演化的呢,它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龙的起源
龙的起源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但是,大多数都认可的是图腾崇拜合并说。
相传,轩辕黄帝统一了各个部落后,为维系团结,就抽取各个小部落原有图腾的特点,综合成了一个新的图腾,这个新图腾有蛇身、鱼鳞、马头、狮鼻、虎眼、牛舌、鹿角、象牙、羊须、鹰爪、狗尾。仓颉看到后,就向黄帝建议叫做“龙”,于是,这个象征着团结、威力无比的,各个部落都认可的新的图腾——龙诞生了。
当然,这只是个传说。但是,这说明龙是是中华民族相互融合、团结合力的产物,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充分象征和真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大团结、大统一。 龙文化的形成
龙究竟到底起源于何时,至今似乎无人敢下断言。但是,从文字资料看,先秦文学诸如《诗经》、《楚辞》、《山海经》当中都有关于龙的描写,最早的字典《说文》已收入“龙”字并做了解释。“龍,鳞蟲之畏。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畏,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僭渊。從肉,飛之形,童省聱,凡能之屑皆從龍。”可见,龙的观念和形象当出现在这些资料产生之前。可以确认的是,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已经有“龙”这个字形。
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中山国国君的墓的一把铜壶,壶两侧有形象生动的两条龙,头向上,爬在壶壁。龙头有上扬,有下颔,身体有平直,有蜷曲。这个形象已与当今的龙形象无异,这也说明龙出现在春秋战国之前。因此,可以断定,龙的产生当在“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