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降水试验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三章 基坑疏干井群井抽水试验

我司在全部疏干降水井成井施工完毕后,于2016年3月30日起进行疏干井降水运行,其中留疏干井S1、S7、S19和S27作为观测井,疏干井群抽水试验均采用QDX5-40/1.1型潜水电泵进行抽水,单井出水量从大到小,最后降为1.6~3.2 m3/h不等,出水量衰减明显。从3月31日至4月05日累计抽水6天坑内外水位累计变化如下表所示:

名称 S1 S7 S19 S27 WG1 WG2 WG3 WG4 WG5 WG6 WG7 WG8 WG9 WG10 WG11 QG1 QG2 QG3 QG4 QG5 QG6 QG7 QG8 试验前初始水位(m) 1.52 1.95 1.92 1.75 3.92 3.03 1.28 3.08 1.38 3.08 1.29 4.16 2.12 3.10 2.11 2.08 3.14 2.13 3.41 2.13 3.98 3.24 3.64 抽水6天时水位(m) -19.90 -19.91 -19.35 -19.63 3.74 2.85 1.14 2.70 1.31 3.04 1.01 4.20 2.80 1.82 3.06 1.90 3.21 1.90 3.72 2.85 3.54 变化量(m) -21.42 -21.86 -21.27 -21.38 -0.18 -0.18 -0.14 -0.38 -0.07 -0.04 -0.28 +0.04 -0.30 -0.26 -0.08 -0.23 -0.20 -0.23 -0.26 -0.39 -0.10 坑外第⑤1、⑤2层观测井 备注 坑内 坑内 坑内 坑内 坑外第⑥4a层观测井 4

QG9 2.40 2.30 -0.10 由上表所知道3月31日至4月05日坑外水位没有一定的变化。通过上述水位观测,可以看出,本基坑地下围护没有明显渗漏现象。

第四章 基坑第⑧2层泄压井群井抽水试验

我司于2016年3月30日至4月06日对本基坑进行了第⑧2层群井试抽试验和停抽水位恢复试验。试验期间开起YB1~YB7共7口泄压井,同时以GBY1为坑内观测井,GB1~GB5为坑外观测井。

一、试验实测承压水位初始水头埋深

表4.1 基坑初始水位埋深表

含水层 第⑧2层 井号 初始水位深度(m) GBY1 5.6 GB1 2.6 GB2 2.6 GB3 2.1 GB4 3.5 GB5 2.5 注:水位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

二、基坑不同开挖深度需降承压水水头埋深

①验算第⑧2层承压含水层的稳定性。

②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w.02.1)的规定,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为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公式:

Σγsi·h ≥γw·H ·Fs

式中:h— 坑底以下隔水层的覆土厚度(m);

γsi—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各层土的重度(kN/m3); H —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γw —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 抗承压水头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1。

5

表4.2 开挖深度hs-安全水头埋深D对应关系表

含水层 安全水头埋深D 开挖深度hs(m) 需降水头h(m) (m) 15.5 0 备注 5.6(初始水位) 临界深度 标准段 北端头 南端头 刀把端头 24.11~24.471 16.26~16.95 21.86~22.55 第⑧2层 25.531 26.017 25.395 18.97 19.90 18.71 24.57 25.50 24.31 根据稳定性计算,若第⑧2层初始水位按5.60m计算,当基坑开挖至地面以下15.5 m处时,上覆土压力约为259.3kpa,基坑底板处于临界状态,应陆续开启泄压井,以保证基坑开挖的安全。

三、试验期间实测降压井单井平均出水量

YB1约为0.25m3/h、YB2约为0.23m3/h、YB3约为0.18m3/h、YB4约为0.15m3/h、YB5约为0.20 m3/h、YB6约为0.16 m3/h、YB7约为0.15 m3/h。即7口泄压井单井平均水量约0.19m3/h。抽水过程中前期水量相对较大,后期出水量逐渐稳定。

四、试验实测水位降深与曲线见下表和下图

为满足最大开挖深度的群井抽水:即:需降承压水水头19.90m,安全水头埋深为25.50m。

抽水时间(min) 开启试 验井 观测井水位降深/观测井水位埋深(m) GBY1 20/25.6 GB1 0/2.6 GB2 -0.1/2.5 GB3 -0.1/2.0 GB4 -0.2/3.5 GB5 -0.1/2.7 4440 YB1~YB7 6

群井抽水试验GBY1观测井水位埋深与时间变化历时曲线46810水头埋深(m)1214161820222426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时间(min)4500GBY1观测井

图4.1坑内观测井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

五、试验实测水位回复曲线

抽水井停抽后承压水水位开始恢复,通过观测GBY1在停抽后约12小时恢复到降深的16.7%;停抽后约24小时基本恢复到降深的27.2%;停抽后约48小时基本恢复到降深的46.4%。

图4.2 坑内观测井GBY1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

7

第五章 基坑第⑨2a泄压井群井抽水试验

我司于2016年4月1日至4月6日对本基坑进行第⑨2a层群井试抽试验和停抽水位恢复试验。试验期间总起JY1~JY5共5口降压井,同时以GJY1为坑内观测井,GJ1~GJ4为坑外观测井。

一、试验实测承压水位初始水头埋深

表5.1 基坑初始水位埋深表

含水层 第⑨2a层 井号 初始水位深度(m) GJY1 4.88 GJ1 2.2 GJ2 3.2 GJ3 2.6 GJ4 2.7 注:水位埋深为自然地面以下.

二、基坑不同开挖深度需降承压水水头埋深

①验算第第⑨2a层层承压含水层的稳定性。

②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w.02.1)的规定,基坑底板的稳定条件为基坑底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即公式:

Σγsi·h ≥γw·H ·Fs

式中:h— 坑底以下隔水层的覆土厚度(m);

γsi— 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各层土的重度(kN/m3); H — 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m);

γw — 水的重度(kN/m3),取10kN/m3; Fs— 抗承压水头稳定性安全系数,取1.1。

表5.2 开挖深度hs-安全水头埋深D对应关系表

含水层 开挖深度hs(m) 需降水头h(m) 安全水头埋深D (m) 19.45 24.11~24.471 第⑨2a层 25.531 26.017 25.395 0 8.84~9.53 11.55 12.48 11.29 备注 4.88(初始水位) 临界深度 13.72~14.41 16.43 17.36 16.17 标准段 北端头 南端头 刀把端头 8

6jtvi5x8of00kc5204u903ypi6bk8900j1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