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动物学实习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海滨动物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知道关于动物分类的知识,认识多种常见动物,并了解它们的识别要点和生活环境特点。

2、巩固理论知识,增强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浓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3、意义:通过近十天的野外实习,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

论,并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脑中抽象的概念及知识具体化,更直观地观察动物极其特征。同时还充分锻炼了我们的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 二、实习工具:

1、采集袋 塑料桶、塑料袋、瓶子、镊子、铁锨等。

2、记录用品 笔、采集记录本及有关海滨动物实习书等参考资料。 3、制标本试剂 福尔马林、30%的甲醇、硫酸镁 三、实习地点:

青岛:银沙滩,竹岔岛,海底世界 银沙滩为沙岸,竹岔岛为岩石岸。 实习地环境概况:

⑴银沙滩:银沙滩景区位于省级凤凰岛旅游度假区西南侧,全长2000余米,呈月牙形状,东西伸展,是天然的海水浴场。因沙质细腻均匀,太阳下银光四射,宛若镶嵌在蓝色丝绸上的银盘,故名银沙滩。

⑵竹岔岛:竹岔岛在青岛的南部,由火山喷发形成,岛上的岩石上至今还留有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气泡和自然形成的硅洞。落潮后可以拾上贝壳。 ⑶海底世界:青岛海底世界主要由潮间带、海底隧道和地下四层观光建筑三大部分构成,展示部分完全在地下。海底隧道、隧道拱形玻璃的圆柱水体及窗式玻璃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造型结构,行走在隧道中,便如同置身于海底,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身边游弋,还能看到人鲨共舞的场面。亚洲目前最大的单体圆柱展示水缸,展示一些珍贵的珊瑚礁生物。整个青岛海底世界被礁石环绕,形成山中有海的美景。还包括青岛水族馆、标本馆、淡水鱼馆等旅游展馆。我们分组参观了青岛海底世界。对海洋动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四、实习时间: 2011年7月15日到2011年7月20日 五、实习内容:

1.听取老师讲述银沙滩、竹岔岛的动物分布情况及标本采集与处理。 2.参观青岛海底世界。

六、采集认识的动物介绍:

银沙滩:

沙蚕:( Nereis succinea ) 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 扁玉螺:(Neverita didyma)软体动物门 原始腹足目 玉螺科 扁玉螺属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列齿目 蚶科 蚶属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软体动物门 瓣鳃纲 蚶目 蚶科 毛蚶属 日本镜蛤:(Dosinorbis japonica)软体动物门 双壳钢 帘蛤目 帘蛤科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软体动物门 瓣鳃纲 帘蛤目 帘蛤科

杂色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 )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帘蛤目 帘蛤科

等边浅蛤:(Gomphina aequilatera)软体动物门 双壳钢 帘蛤目 帘蛤科 海棒槌:(Paracaudina chllensis) 棘皮动物门 海参纲 日本大眼蟹: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 十足目 沙蟹科 大眼蟹属 竹岔岛:

海葵:(Actiniaria) 腔肠动物门 珊瑚虫纲 海葵目 贻贝:(Mytilidae) 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贻贝目 平角涡虫: 扁形动物门 涡虫纲 多肠目 单齿螺:(Monodonta labio)软体动物门 马蹄螺科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棘皮动物 海参纲 刺参科

七、详述三种主要动物 1、泥蚶

学名:Tegillarca granosa

分类: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 列齿目 蚶科 蚶属

形态特征:贝壳极坚厚,卵圆形。两壳相等,极膨胀,尖端向内卷曲。韧带面宽、角质、有排列整齐的纵纹。壳表放射肋发达,肋上具颗粒状结节。壳石灰白色,生长线明显。壳内面灰白色,无珍珠质层。铰合部直,具细而密的片状小齿。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呈四方形。

生活环境:泥蚶喜栖息在河口附近的软泥滩上,在中、低潮区的交界处数量最多,埋居其中。无水管,仅以壳后缘在滩涂表面形成水孔与外界相通。适应的盐度范围10~28.8,水温0~35℃。

采集方法:在海边采集标本时,带一个装标本的小桶和瓶子,以及采标本用的镊子、铁锨等就够了。镊子是夹标本用的。锨是为挖掘在泥滩、沙滩上凿穴生活的双壳类而准备的。把采集到的放进塑料袋或瓶子里。

标本制作:假如我们采到了活的贝类,先把肉体去掉或须先让肉体自己腐烂掉。等它的肉体腐烂以后,只要用水一冲洗,就能得到干净的贝壳了。晾干之后就可以保存。

经济意义:具有食用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还有药用价值,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之功效,又有制酸止痛作用,可用治胃痛泛酸的病症。 2.菲律宾蛤仔:

学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中文俗名:菲律宾蛤仔,俗称花蛤,也称杂色蛤仔,山东称蛤蜊。 分类地位: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

形态特征:贝壳韧带外在,位于后方。主齿加上前侧齿有3个。双闭壳肌。套线湾三角形或圆形或缺乏。贝壳小而薄,呈长卵圆形。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

生活环境:菲律宾帘蛤大多栖息在风浪较小的内湾、且有适量淡水注人的中、低潮区,但盐度较高的沿海岛屿和数米深的潮下带,也偶有发现;栖息底质,以含砂量为70%~80%的砂泥滩数量最多。在含砂量很少的泥滩和含泥量极少的砂地或砾石地带,虽也有发现,但数量甚少。

生活方式:菲律宾帘蛤是以发达的斧足,挖掘砂泥营穴居生活的。涨潮时,升至滩面,伸出水管进行呼吸、摄食和排泄等活动;干潮后或遇到外界刺激时,则双壳紧闭,或依靠足的伸缩活动,退回穴底,在滩面上留下两个靠得很近的由出、入水管形成的孔。

菲律宾帘蛤的穴居深度,随其个体大小、底质组成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个体小的、底质较软的或水温较高的季节,穴居较浅;而个体大的、底质较硬的或在寒冷的冬季,则潜入较深。但总的说来,穴居深度一般多在3~15厘米左右。

标本制作:假如是活的贝壳,先将其肉体挖出,然后洗干净晒干,若挖不出就先过一段时间等肉体腐烂再处理。假如是死的贝壳,就直接将其冲洗干净晾干即可。 3、沙蚕

分类 :环节动物门 多毛纲 沙蚕目 沙蚕科

形态特征:长2.5~90公分,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头部有锐利可伸缩的腭。身体第1节有两根短触手和4个眼,第2节有4对触手状须。体节数可超过200,除前2节外,各有一对疣足,用于移动。用鳃呼吸。在潮间带极为习见,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以及珊瑚礁或软底质中均占优势。

生活环境:沙蚕在潮间带极为习见,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沙蚕科的多数种在生殖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称异沙蚕体,由于环境(温度、月光等)的影响,性成熟的雌、雄沙蚕个体先后离开栖息地,起浮于海面排精放卵。多个雄性个体围绕雌性个体旋转运动,这种生殖现象称为婚舞。婚舞后,雌雄个体大多下沉于海底死去。

采集方法:采集时白天用铁锹挖掘,夜间用灯光捕诱或用捞网捕获.

磷沙蚕:栖居在U型管种,退潮后在沙滩表面寻找露出沙面1-20cm高,白色的革制管口,管端内外面光滑直径3-5mm,找到一管口后,在周围寻找另一管口,与前者相似。用口向一管内吹气,见另一端有水流出,说明里有磷沙蚕。采集前在两管之间划一直线,如直线较长,挖掘也越深,反之较浅,虫体也较小。挖掘前应做好准备,首先把两管口处挖出约15cm长,两人用手把管全部托出。挖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拿管子两端时不能用力,否则管子易断;二是挖掘时不能伤害革制管,挖出的泥沙最好在围成一堤状,防止水流入穴内。

巢沙蚕:用铁锹从管口的一侧迅速挖掘即可将其挖出,注意看到管口后,要轻轻走近,迅速挖掘。

标本制作:用搪瓷盘培养,将新鲜海水放入搪瓷盘中,再放入环节动物。待其完全伸展时,在海水表面离虫体稍远处,加入薄荷脑,麻醉3-5小时,待虫体完全被麻醉后,倒出海水和薄荷脑。然后倒入7%的福尔马林将虫体杀死,待过半小时后,虫体仍很柔软,再加大福尔马林浓度至20%,并整形再经6-8小时后,将动物移入5-7%的福尔马林溶液中保存。贴好标签以保存。

动物学实习报告

海滨动物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及意义:1、知道关于动物分类的知识,认识多种常见动物,并了解它们的识别要点和生活环境特点。2、巩固理论知识,增强野外实践能力,培养浓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3、意义:通过近十天的野外实习,不仅巩固了我们所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脑中抽象的概念及知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jsim0pvkn3pit885vm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