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制度
目的:为规范公司环保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范围: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管理 责任人及责任:
环保工作是全员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各部门、车间,对本辖区内的环保负主要责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对全公司环保负主要责任。
内容:
1、环保管理重点:
三同时、在线监控、废水和废气的治理、危废管理、清污分流。 2、档案管理:
实行系统及目录管理。档案管理员对文件的安全及完好性负责。文件的借阅必须办理借阅手续。对超期未还的文件,档案管理员有权利和义务追回。
3、环保记录要求:
环保记录管理应符合GMP要求。各车间及有关部门每月月末上交环保记录。不及时上交记录的部门,每次扣10分(环保月度基准分100分)。积分与年度环保评先排名挂勾。
4、环保设施设备:
选型必须经充份讨论研究。系统设备须经总工办审批。首次安装及投用须满足“三同时”要求。变更、拆毁、调用、长期停用等,须到环境治理部报备。如属重大变更的,环境治理部须提前到生态环境局报备,获批后方能进行。凡属在线监控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的设备及配件,任何人不得随意变更,变更前必须由环境治理部向生态环境局出具书面报告,并经批准后,方能实施。在线设备及排污口的变更、迁址、停用、起用,均须经生态环境局批准。违者扣款50--100元/次。
5、检查管理:
各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必须每天安排人员对辖区内的环保设备设施进行自查、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得拖延。有困难应及时上报,并跟踪整改到位。 如车间环保问题显著,应当发现而未发现,超过3天,扣5--20分/次。车间环保巡查应有记录。
有VOC挥发性固体或液体物料的卸车、有刺激性气味物料的卸车,应注意防止污染的扩散,不得随意敞开槽车人孔。固光的卸车不得一次性全部掀开防雨布。采购员应叮嘱司机及卸货人员注意防范。库管员应予以监督提醒。对引起厂界投诉或引起官方检查提出异议的,应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必要时予以对部门20--200元罚款。对有气味散发的物料装车,应有防止气味散发的有效措施,如有明显浓烈气味散发、或经检测超出无组织排放标准、或目测有烟雾产生的,均应追究相应车间或部门责任,扣款20--200元/次。采购部或车间应安排人进行检查,防止气味投诉。
6、环保整改:
各车间每月环保基准分为100分。对于环保问题自查自纠自改或报告协调整改的,一次奖励10--50分。下达整改任务无故未按时完成,一次扣5--10分。车间与车间比较排名。年度分数相同,生产天数多、人数多的车间排名靠前。
对于机电部门、土建部门,配合车间或部门环保整改,及时合格完成,每月基准分100分,拖沓或整改不合格,一次扣1--5分。95分为优秀。自已与自已比,现在与过去比。
环保整改有清单、有要求、必要时看现场,组织分工责任到人,整改合格后销号,实行闭环管理。
7、在线监控平台管理:
按《在线监控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8、检测与比对:
必须按环保要求开展每日、每月、每季、每年的各种相关检测。
在线监测:在线监测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运维。如果在线设备配件发生异常或损坏,必须24小时内向当地生态环境局说明情况,并及时报送和上传盖章报告,必须在48小时内进行修复。特殊情况不得超过5天。超过5天须接受环保部门大额罚款。在线数据必须真实有效,不得弄虚作假。弄虚作假者自行承担相关法律责任。每季必须进行在线比对和监测。对故障修复延期的直接或相关责任人,扣款50--100元,对造成公司大额罚款的责任人,扣款100--500元。
9、三同时:
对于新项目,必须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取得项目备案后,必须编写环评报告书(或报告表、登记表),必须按期公示,公众参与合规,经专家审核并出具专家审核意见,按专家意见进行了各项整改,最后需经环保部门批准。批准后,按环评报告的相关要求,落实各项环保硬件措施和管理措施。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10、新产品的小试、中试:
新产品的工艺路线探索小试、中试过程中,必须将三废处理纳入方案综合考虑。项目小试中试结论报告,必须包含三废的处理方法、数据及物料标识去向。如果出现废液废碴久存不处、光头标识、标识不规范、乱堆乱放,扣项目负责人50--200元/次,扣部门积分10---50分/次。
11、排污许可与排污权:
排污权的交易,无论是购进还是售出,须经总经理签批,任何人不得擅自对企业排污权进行交易。
排污许可和排污权的相关工作,按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由公司环境治理部负责按期落实。
12、清洁生产审核:
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由公司环境治理部牵头负责,由公司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配合落实,组织整改,或参与相关培训等。清洁生产管理提升由生产部负责,清洁生产技术提升或改进由技术部门负责。
13、厂区环境: 厂区环境的要求:
①根据实际情况,生产车间地面采取相应的防渗、防漏和防腐措施,车间实施干湿分离。厂区道路场地硬化、其他区域绿化。
②生产现场无跑冒滴漏现象,环境整洁、管理有序。
③厂区各类管线设置清晰,管道布置应明装,并沿墙或柱集中成行或列,平行架空敷设。
④罐区应作硬化、防腐、防渗处理,四周建围堰。标识规范。事故水应能自流进入事故应急池。
⑤一般废物收集场所的地面应当有硬化和防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