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物理(重庆专用)第一轮复习(梳理整合+探究突破+巩固提升)专题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含解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实验5: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方法。 2、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 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依照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

l

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由R=ρ,因此金属丝的电阻率ρ=\f(πd2,4l)R、

S三、实验器材

被测金属丝、米尺、螺旋测微器、电压表、电流表、直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2、依照电路图(如图)用导线将器材连好,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至最大。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长度,即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

4、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值与电压值,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求出金属丝电阻R的平均值。

RSπd2R

5、将测得的R、l、d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公式ρ==,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l4l

6。拆去实验线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五、数据处理

1、在求Rx的平均值时可用两种方法

U

(1)用Rx=分不算出各次的数值,再取平均值。

I

(2)用U-I图线的斜率求出。 2、计算电阻率

Sπd2U将记录的数据Rx、l、d的值代入电阻率的计算式ρ=Rx=、

l4lI

六、误差分析

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 2、采纳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纳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

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

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七、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金属导线的电阻值较小,因此实验电路一般采纳电流表外接法、

2。实验连线时,应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将电源、开关、电流表、待测金属导线、滑动变阻器连成主干线路(闭合电路),然后再把电压表并联在待测金属导线的两端。

3、测量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是指测量待测导线接入电路的两个端点之间的长度,亦即电压表两端点间的待测导线长度,测量时应将导线拉直,反复测量三次,求其平均值、

4。测金属导线直径一定要选三个不同部位进行测量,求其平均值。

5、闭合开关S之前,一定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在有效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6、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通过待测导线的电流强度I不宜过大(电流表用0~0、6 A量程),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金属导线的温度明显升高,造成其电阻率在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

7。若采纳图象法求R的平均值,在描点时,要尽量使各点间的距离拉大一些,连线时要尽估计地让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不明显偏离较远的点能够不予考虑。

八、实验改进

在本实验中,由于电表内电阻的影响,从而使金属导线电阻测量值偏小,能够改进实验电

路,消除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而带来的实验误差。

1、等效替换法

连接电路如图所示,R为电阻箱,Rx为待测电阻,通过调节电阻箱R,使单刀双掷开关S分不接1与2时,电流表中的电流示数相同,则表明Rx=R,即可测出Rx。

2、附加电阻法

连接电路如图所示,R1为一阻值较大的固定电阻,Rx为待测电阻、

(1)S2断开,闭合S1,调节变阻器R,使电流表、电压表都有一个适当读数,记下两表读数I1、U1。

(2)保持变阻器R不变,再闭合S2,记下两表的读数I2、U2、

U1

(3)待测电阻Rx=-错误!。

I1

命题研究一、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的使用

【题例1】(1)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 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________ mm。

(2)如图乙,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____ mm、

思路点拨:(1)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2)螺旋测微器读数=固定刻

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

解题要点: 规律总结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 (1)螺旋测微器的构造

如图所示是常用的螺旋测微器。它的小砧A与固定刻度S固定在框架F上。旋钮K、微调旋钮K′与可动刻度H、测微螺杆P连在一起,通过周密螺纹套在S上、

(2)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测微螺杆P与固定刻度S之间的周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Κ每旋转一周,

P前进或后退0、5 mm,而可动刻度H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P前进或后退0。

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读数时估算到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整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出。 测量值(毫米)=固定刻度数(毫米)(注意半毫米刻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毫米)

如图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 mm,不足0、5毫米的部分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为15、5格,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5×0、01 mm=2、155 mm。

2。游标卡尺构造原理与读数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与游标尺上各有一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深度尺,尺身上还有一个紧固螺钉。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少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见下表: 刻度格 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 mm错误! \f(精确度(可精确到),mm) 10 20 50 9 19 49 0、1 0。05 0。02 0、1 0、05 0、02 (4)读数:若用x表示由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Κ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命题研究二、伏安法测电阻

【题例2】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Ω); 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 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00 kΩ); 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 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 G、电键与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您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以下三点:

(1)器材的选择原则。

(2)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3)滑动变阻器限流、分压接法的选择、 解题要点: 规律总结

1。仪器选择的基本思路 (1)优先考虑安全因素:

各电表的实际读数不能超过其量程,电阻类元件中的实际电流(或电压)不能超过其允许的最大电流(或电压)、实际处理过程中,需要估算回路中的最大电流(一般应假设变阻器采纳限流接法时进行估算)。如:用伏安法作出标有“6 V,0、6 W\字样的小灯泡的U-I图线,则实际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不能超过6 V。

(2)考虑读数误差因素:

一般要求各电表的实际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f(1,3),以减小读数误差、 (3)仪器选择的一般步骤: ①首先选择唯一性的器材;

②粗画电路图(暂不接电流表与电压表);

③估算回路中电流与电压的最大值,在电表的指针有较大幅度的偏转但不超过其量程的情况下,结合已知器材的规格,确定实验电路与实验器材。

2。电流表内接、外接的选择方法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x较小,宜采纳电流表外接法;若Rx较大,宜采纳电流表内接法、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高考物理(重庆专用)第一轮复习(梳理整合+探究突破+巩固提升)专题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含解

实验5: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流表、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读数方法。2、掌握螺旋测微器及游标卡尺的原理及读数方法、3、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进一步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二、实验原理依照欧姆定律与电阻定律,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l的直径d,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jo9d74bi60cqsi0v0jd0weks4q8c700nt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