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负荷试验可按设备设计公称功率的25%、50%、75%、100%的顺序分别进行。6.3.3 在负荷试验中要按规范检查轴承的温升,液压系统的泄漏、传动、操纵、控制、自动和安全装置工作是否正常,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6.4设备的精度试验
6.4.1 在负荷试验后,按随机技术文件或精度标准进行加工精度试验,应达到出厂精度或合同规定要求。
6.4.2 应按规定选择合适的刀具及加工材料,合理装夹试件,选择合适的进给量、吃刀深度和转速。
6.4.3 设备运行试验中,要做好以下各项记录,并对整个设备的试运转情况加以评定,作出准确的技术结论。
6.4.3.1设备几何精度、加工精度检验记录及其他性能试验的记录。
6.4.3.2设备试运转的情况,包括试车中对故障的排除。
6.4.3.3 对无法调整及排除的问题,按设备原设计问题、设备制造质量问题、设备安装质
6
量问题、调整中的技术问题等进行分类。
7.设备的移交
7.1设备安装完毕后,由设备主管会同设备使用部门,做安装质量检查、精度检测。7.2 经检验合格,由设备科办理设备移交手续。填写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
7.3 对于关键设备(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还应技术部经理、主管副总经理参加验收、移交工作,并签字批准。
7.4 随机附件应由设备科负责按照装箱单逐项清点,并填写设备附件工具明细表。并将操作工必需附件移交使用部门保管,其他附件由设备科负责统一管理。
7.5随机技术文件明细表填写完后,由设备科存档。
7.6自制设备,鉴定验收后,应算出资产价值并与投资概算进行比较分析,办理移交手续。7.设备的合理使用.
7.1设备移交车间后,由车间设备管理员配合设备科负责日常管理。
7.2 车间要根据设备性能和使用的要求,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特别严格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
7.3要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7.4要严格遵守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8.设备操作人员条例
8.1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8.1.1自觉遵守定人定机制度,听从统一安排使用设备。
8.1.2工具及必须使用的附件要放置整齐并保管好,不损坏和丢失。
8.1.3设备上的防护装置和线路管道要经常检查,保证完整可靠。
8.1.4凭操作证使用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
8.1.5 对设备不超载使用、不带病运转,不准在设备运行时离开岗位,发现故障应立即停车,自己无法处理的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
8.1.6不在设备运转中变速和装卸工件,要精心操作,力求防止事故发生。
8.1.7在维修工帮助下,逐步掌握一般修理技术。
8.1.8能独立排除一些设备的小故障。
8.1.9熟悉设备结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操作方法。
8.1.10懂得加工工艺,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做到正确使用设备。
8.1.11正确地按润滑图表规定加油、换油、保持油路畅通和油线、油毡、滤油器的清洁。8.1.12 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锈蚀,达到“漆见本色铁见光”,做好日常保养和一级保养。
8.1.13了解设备的精度标准和加工规范
8.1.14会检查与加工工艺有关的设备异常状态。
8.1.15能对不正常的声音、温度和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设备异常,能采取措施排除一般故障。
8.1.16参加设备的事故分析,查明原因,吸取教训,做出预防措施。
8.2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的要求
8.2.1工具附件齐全,放置整齐,不准直接放在机床的导轨面上。
8.2.2工具箱料架及加工件应摆放合理整齐。
8.2.3机床的防护装置及零件应齐全完整,各种标牌应完整、清晰。
8.2.4各管道、电气线路应安装整齐、安全、可靠。
8.2.5内外清洁,无黄袍、油垢、锈蚀、无铁屑杂物。
8.2.6各滑动面、三杠、齿轮、齿条无油垢。
8.2.7机床周围地面经常保持清洁,无积油、积水和铁屑杂物。
8.2.8熟悉润滑图表,按时按质按量加油和换油,保持油标油窗清晰醒目。
7
8.2.9油箱、油池和冷却箱内外的清洁无变质,无铁屑杂物。
8.2.10油壶、油枪、油孔、油杯、油线和油毡应保持齐全、清洁。
8.2.11油泵压力正常,油路畅通,各部位轴承润滑良好。
8.2.12电气线路接地可靠,绝缘良好,限位开关,挡铁安全可靠,信号仪表灵敏。9.设备日常管理措施
9.1设备管理必须执行“四定”和“三勤一不离”规定。
9.1.1四定:定操作人员、定维修人员、定维修保养、定备品配件。
9.1.2三勤一不离:勤注油润滑、勤擦拭、勤检查、操作时不离开运转中的设备
9.2严格执行设备日常巡检工作和考核评分工作,不得徇私、作假。
9.3设备的一级保养,每二个月为一个周期,二级保养为六个月一个周期,凡遇国定假日,在放假日前一天全面进行设备保养,并认真做好设备检查,鉴定验收及考核工作。9.4 维修人员应及时修复设备,特别是单台设备和重点设备,在备配件齐全的前题下,做到小修不隔夜,大毛病在 36 小时内修复,并配合操作人员搞好设备保养,设备的润滑保养工作以操作人员为主,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应经常巡检。
9.5对不经常使用的设备,操作者在使用前,应先填写“设备使用申请单”,使用后必须及时做好清洁保养工作,在主要活动面上涂上油脂并覆盖上纸张,如有防尘套必须套上,且注意爱护保管使用好防尘套。使用结束后将使用单交还给设备部门,由设备部门进行核准签收。
9.6加强设备事故的管理,根据“预防为主”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防止事故的发生。9.7 通过实施“设备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重点设备点检”、“设备精度测试”、“设备保养奖惩制度”、“设备事故处理”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的落实,使全厂设备的完好率得到严格控制,确保全厂的正常生产。
9.8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做好设备日常保养检查工作,并认真做好逐项记录。
9.9各车间设备管理员每天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9.10设备主管根据车间及维修工的检查记录,对各操作工的保养情况做综合评定,作出奖惩方案报批后交财务进行工资结算。
9.11对违规操作致使设备损坏的人员,设备部门提出处罚意见,如发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串通一气,隐瞒事实,经查实后维修人员将被处加倍的处罚。
9.12设备主管部门将不定期会同厂部及相关部门进行抽查,发现抽查结果与车间或维修工检查结果不符合的,将给予相关人员每次20到50元的罚款,严重的取消年终奖金及相关评比资格。
10.设备日常保养及考核细则
10.1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一般有日保养和周保养,又称日例保和周例保。
10.1.1日例保,日例保由设备操作工人当班进行,认真做到班前四件事、班中五注意和班后四件事。
10.1.1.1班前四件事:消化图样资料,检查交接班记录、擦拭设备,按规定润滑加油、检查手柄位置和手动运转部位是否正确、灵活,安全装置是否可靠、低速运转检查传动是否正常,润滑、冷却是否畅。
10.1.1.2班中五注意:注意运转声音、注意设备的温度、注意压力、液位、电气、液压、气压系统、注意仪表信号、注意安全保险是否正常。
10.1.1.3班后四件事:关闭开关,所有手柄放到零位;清除铁屑、脏物,擦净设备导轨面和滑动面上的油污,并加油;清扫工作场地,整理附件、工具;填写交接班记录,办理交接班手续。
10.1.2周例保,周例保由设备操作工在每周末进行,保养时间为:一般设备1h,精、大、稀设备2h。
10.1.2.1外观: 擦净设备导轨、各传动部位及外露部分,清扫工作场地。
8
10.1.2.2操纵传动: 检查各部位的技术状况,紧固松动部位,调整配合间隙。检查互锁、保险装置。
10.1.2.3 液压润滑: 清洗油线、防尘毡、滤油器,油箱添加油或换油。检查液压系统,达到油质清洁,油路畅通,无渗漏,无损伤。
10.1.2.4电气系统:擦拭电动机、检查绝缘、接地,达到完整、清洁、可靠。
10.2设备日常保养评分标准
根据“设备日常保养要求”每个操作者对设备必须进行认真保养,并接受和配合设备部门的检查和评分考核,检查考核内容如下:
项目 序号 保 养 要 求 应得分
整机 1 机床外观清洁、无油污、无灰尘、呈现本色 10
外观 2 机床床身、床肚、床脚、尾架内无隔日铁屑、灰尘和杂物 10
30
分 机床外表无缺损、盖板、手柄球、信号灯、电器管道等完
3 整无损 10
1 机床导轨及各滑动面应保持清洁、无锈迹、无黑斑、无损 10
主活 伤
动面 2 导轨面上的堆积铁屑,应及时清扫 10
40 3 钻杆、各套筒内应清洁,无毛刺、无铁屑 10
分
4 丝杆、光杆、操纵杆等应随时清擦、无毛刺 10
1 操作者使用的油壶、油抢应齐全、清洁完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