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播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叶再春
【摘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紧抓“意见领袖”,通过它使理论深入人心;应用好“议程设置功能”理论,适时采用“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和“优先顺序模式”三种机制;在传播技巧上,要多一些“两面提示”,少一些“一面提示”。 【期刊名称】邯郸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2)003 【总页数】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见领袖;议程设置;两面提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地说,就是让普通大众理解、接受、运用马克思主义。要达此目的,离不开经常性地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理论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质上是一个与传播学密切相关的事项。
一般而言,传播学研究的指向包括传播者、受众、传播过程、传播效果等方面。出于篇幅的考虑,本文只从传播效果的角度,结合国内外理论传播的经验,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技巧和现实途径。
一、紧抓“意见领袖”,让理论深入人心
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调查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其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就是“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研究。所谓“传播流”,是指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1]195美国学者拉
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媒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进行实证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整个竞选宣传期间,大部分人始终没有改变投票意向,改变了原来意向的人只有8%。这一结论虽然与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直观感觉大相径庭,但是调查同时发现,在人们作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被称为“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于是,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作了一种假设: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经过“意见领袖”,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1]195-196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美籍以色列传播学家卡兹(E.Katz)和拉扎斯菲尔德又对购物、流行、时事等领域进行多次调查,结果证实了上述假设。 拉扎斯菲尔德等学者的研究告诉我们,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不能不重视“意见领袖”。事实上,国内外理论传播的实践也印证了这条规律。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杂志① 《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后因故改名。为便宜行文,本文通称为“新青年”。之所以取得不可替代的“名刊”地位,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它紧紧抓住了“意见领袖”。一方面,她把自己的核心受众定位于思想相对开明、知识相对丰富的“青年”。正如《社告》所言:“国势陵夷,道衰学弊。后来责任,端在青年。本志之作,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2]382青年毛泽东同志就爱读《新青年》,他后来对斯诺(Edgar Snow)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恽代英同志也写信给《新青年》说:“我们素来的生活,是在混沌的里面,自从有
了《新青年》渐渐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曙光一样。”[3]29-33 另一方面,《新青年》自创办之初就大力罗致“社会名流”,或担任编委或撰写文章。这些“名流”不管在学识、阅历还是在社会地位、社会影响上,都是很好的“意见领袖”。比如陈独秀,是清朝的秀才,先后五次赴日本学习、游历,并一度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每周评论》杂志编委。1921年,他还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中央局书记。再比如李大钊,先后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和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毕业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还担任了《晨钟报》总编辑,《甲寅》、《言治》、《每周评论》等杂志的编辑。其写作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论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像陈独秀、李大钊这样的“名流”,《新青年》有一份长长的名单:蔡元培、鲁迅、胡适、周作人、瞿秋白、傅斯年、吴稚晖、苏曼殊、高一涵、钱玄同、刘半农……正是如斯“豪华”的作者队伍,铸造了《新青年》难以匹敌的影响力。
与《新青年》一样,显赫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ve)也得益于“意见领袖”。在早期新保守主义者中,贝尔(Daniel Bell)、克里斯托尔(Irving Kristol)等是核心成员。贝尔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参与创办美国社科界声誉遐迩的《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季刊,1976年出版的著作《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在美、中两国学界都非同一般;克里斯托尔也非等闲之辈,20世纪60年代和贝尔共同创办《公共利益》,1985年创办《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季刊。而且,他是珀尔(Richard Perle)的老师,后者出任里根政府负责国际安全政策的助理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