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摘要:“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劳动是每个人为人的基本之道,劳动是获得幸福的基本路径选择。幼儿园的幼儿虽然年纪较小,但加强对他们的德育影响不能减少。幼儿教师在给予幼儿指导中应坚持引导幼儿树立积极的劳动意识,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这样的教育引导对幼儿未来的成长意义重大。为此,幼儿教师应给予幼儿引领,从自身引导、家长引导等多个渠道加强对幼儿的劳动思想培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劳动教育;指导方式
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层面来考虑,而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角度来理解。在传统的幼儿教育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主要定位在幼儿的艺术能力培养方面,比如幼儿绘画、唱歌、跳舞等,而对幼儿的德育渗透较少。幼儿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影响更为重要,为此,幼儿教师应从幼儿的基本行为培养做起,让幼儿树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劳动意识应在幼儿时期就应抓起,让幼儿在劳动中体会幸福的来源,在劳动中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升幼儿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建设幼儿劳动的教育课程
第一,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可行的课程。幼儿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他们要进行的劳动范围也是不同的,为此,幼儿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设置不同的课程。在这里所谓的课程不是教师通过讲课的形式进行灌输,而是通过一定的活动让幼儿获得成长。比如,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要为幼儿设置一定的任务,自己的衣服自己穿,自己的饭碗自己刷等;中班的幼儿要适当为他们布置一定的集体类服务活动,比如为全体幼儿摆放桌椅、碗筷等;大班的幼儿要面临走入小学的状况,教师要鼓励他们自行整理书包、自己系鞋带等。在自己劳动的带动下,幼儿自身会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他们看到别人的劳动果实就会产生极大的尊重之情。
第二,劳动教育要持久性。幼儿高尚品质与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并对他们进行长久的关注和鼓励,让他们产生长久的劳动习惯,只有在长久的习惯支配下,幼儿才会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也才能将劳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最终激发幼儿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提升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劳动中才能培养幼儿坚持、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教师给予劳动指导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关注,一般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劳动教育的指导工作:
第一,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劳动教育,培养幼儿的劳动兴趣。幼儿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幼儿教师对他们的教育指导也应有差距。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要为幼儿设置简单的劳动内容,对于中班大班的幼儿,他们的劳动强度也要适当增加。比如,在小班,笔者为幼儿设置了“娃娃家”的游戏,在游戏中,每个幼儿就是家庭的主人,他们要为家里的娃娃洗衣、做饭、穿衣等。在具体的操作中,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在中班年段开设了操作区,引导幼儿学会安全使用玩具剪刀、锤子等,让他们学会剪切、锤定东西等;在大班为幼儿提供拆卸玩具的活动,期间要求幼儿学会使用螺丝刀等工具。在不同的学龄段劳动中,幼儿的身心发展受到影响,对他们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二,在户外劳动中提升劳动意识。户外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在晨间户外活动时,幼儿园一般都会提供器械材料,如纸箱、轮胎、楼梯、骑行工具、高跷、凳子、钻爬的障碍物、平衡木等,在运输这些器械时,笔者总是让幼儿参与到具体的物品搬运活动中,比如让他们负责搬运凳子等。在活动进行中,幼儿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摆在眼前,他们进行户外活动的劲头充足,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帮助。
三、指导家长树立积极的劳动意识
在传统的家长教育观念里,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不适合参加一些具体的劳动,家长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才艺方面更出众。有些家长甚至不让幼儿在家参与任何的劳动,为孩子打理好一切,总怕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导致幼儿从小就树立了“麻烦总有家长代劳”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孩子不懂家长的辛苦、不懂感恩父母的付出等。为此,教师应采取积极的沟通措施,让幼儿家长树立积极的劳动意识,比如,通过微信群或劳动观念相关讲座,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引家长懂得适当放手,让家长引领幼儿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例如,家长要引领幼儿从小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让他们自己整理小书包和自己物品、玩具等。在长期的教育与监督中,幼儿逐渐树立劳动的意识,养成劳动的习惯。
总之,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幼儿教师应在实际的教育指导中开设相关的劳动课程,让幼儿进行多方体验,提升他们的劳动意识。幼儿教师还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意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配合教师做好劳动教育,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丽.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J].新课程(上),2016,(6).
[2]王艳.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