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肺复进阶系列(基础篇)
心肺复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从而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 一、 基础生命支持适应症
1. 呼吸骤停
很多原因可造成呼吸骤停,包括溺水、卒中、气道异物阻塞、吸入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伤、窒息、创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原发性呼吸停止后1分钟,心脏也将停止跳动,此时做胸外按压的数分钟仍可得到已氧合的血液供应。当呼吸骤停或自主呼吸不足时,保证气道通畅,进行紧急人工通气非常重要,可防止心脏发生停搏。心脏骤停早期,可出现无效的“叹息样”呼吸动作,不能与有效的呼吸动作混淆。
2. 心脏骤停
除上述能引起呼吸骤停并进而引起心脏骤停的原因外,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心脏或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出血、重型颅脑外伤、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或低血钾等。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停止,各重要器官失去血、氧供应,如不能在数分钟恢复血供,大脑等生命重要器官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二、判断心脏骤停的依据: 1. 主要依据:(1)突然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电图有有以下表现之一 : 心室颤动、心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 ;
2. 次要依据:(1)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2)自主呼吸完全消失,或在短时间呈叹息或点头状呼吸,以后迅速消失;(3)口唇、甲床和四肢末梢紫绀。
双人成人心肺复(使用球囊-面罩)
1. 观察环境是否安全?
因救援而命丧救援现场的案例时有报道,确认环境安全非常重要,不要让别人再来救你!到达现场,救护人员需要远离火源、电源、危险建筑、化学物品等危险因素,必要时请消防等专业人员予以消除。操作时伸展双臂以疏散人群,掌心向上,以感受天空有无下坠物;上、下、左、右环顾四周,全方位判断环境;口头报告“环境是否安全”。 2. 操作姿势:
跪于患者右侧,左膝约平患者左肩,双膝距患者肩部约为一拳,双膝分开,间距约同肩宽。注:不必强调学员应做到左膝平患者的右肩和双膝分开必须与肩关节同宽,因为每个学员的身高/模型不一样。学员应根据自身的身高调整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原则上身高矮者需要靠近患者近些,身高高者距离患者远些,而不是强调一个拳头的距离,而且不同的模型距离也不一样(有些模型没有上肢)。不必强调双膝分开必须与双肩同宽,应在双膝分开后以腰腹部容易发力为宜。操作者与患者上下的位置关系原则上是学员的中
. . .z
.
... .. .
3.
4.
5.
6.
7.
线与患者的乳头连线基本重叠。 检查意识:
给予足够的疼痛刺激:用力拍打患者双肩;
给予足够的声音刺激:靠近患者双耳,离耳朵5cm以,分别呼唤,呼叫声响亮、清晰;
若均无反应,口头报告“患者无意识”。 同时观察呼吸和判断脉搏:
解开上衣,压额抬颏手法开放气道; 判断呼吸 观察患者有无胸廓起伏;
判断脉搏 触摸同侧颈动脉有无搏动。定位颈动脉:食、中指并拢置于甲状软骨水平从正中滑向 甲状软骨和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甲状软骨水平旁开约1.5cm)。
判断时间5-10秒,操作者报数“1001-1010”以计时,四音节“1001”正常语速用时约1秒。
操作者口述:“患者无自主呼吸,无颈动脉搏动”。 启动EMSS:
大声呼救,指令明确(请**护士/医生),启动应急系统;携带必要的急救物品:球囊、面罩、除颤仪。如在院外,告知120接线员:切记不要先挂断,告知地点(街道、明显标志),可能原因(外伤?非外伤?),患者具体情况(年龄、性别),患者或伤员人数,现场情况,联系,接受调度员指挥救助。
摆放复体位:
放置患者仰卧于坚硬的平面,或背部垫以硬板/按压板,理顺肢体,双手放于身体两侧。
如患者处于俯卧或其他体位需要移动时,如未排除外伤情况,搬动过程中保持头、肩与躯干作为一个整体移动,不能扭曲身体;保持头、颈与躯干与同一水平进行轴线翻身和搬运。 心脏按压:
(1)准确定位:两种定位手法(寸移法;双乳头连线法)。寸移法:用手指触到靠近操作者侧患者的胸廓下缘,手指沿季肋弓向中线滑动(图1),找到肋骨与胸骨连接处,上移2横指(图2)。正常体型的成年男性可采取双乳头连线法。临床抢救上定位很重要,如果定位不正确,将会降低按压质量,增加并发症风险,按压定位与按压深度、频率、胸廓充分回弹一样,属于核心技术之一,决定抢救的成败!
(2)按压方式:正确手法,正确姿势,正确用力。
正确手法:用一手的掌根平行胸骨置于按压定位点上,手指翘起,另一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紧扣前一手指的根部。注意掌根部纵轴与患者的胸骨纵轴确保一致,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图3、图4、图5)。
姿势要正确:双膝分开,操作者矢状线与模型乳头连线同一平面,身体前倾,直至助手观察到你的上臂与胸壁垂直(图6)。
用力要垂直: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双臂、肘关节绷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往下压,不得倾斜(图6)。
注意事项:按压过程要求节律平稳,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避
. . .z
.
... .. .
免冲击式按压,避免掌根部在胸壁移动。
(3)按压深度:5cm-6cm。
(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以100~120次/分钟的频率按压30次,即完成30次按压用时为15-18秒,节奏平稳,通过双音节(正常语速)报数“01,02,03,04,05,……25,26,27,28,29,30”来掌握节奏,按压与放松的比例为1:1。
(5)胸廓充分回弹: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位于胸骨与脊柱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动,而当胸腔挤压解除时,心室回复舒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胸腔泵机制学说:在对胸腔挤压时,心脏仅是一个被动的管道,血液随胸腔压的变化而流动。
图5
8. 人工通气
(1) 开放气道:
图6
. . .z
.
... .. .
检查并清理气道:
打开口腔,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有异物者用纱布清除口鼻咽腔污物,有活动义齿者取出。
打开气道:
压额抬颏法: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的前额发际向后施加压力,右手中指、食指抬起颏部, 两手同时用力,使患者头后仰。
推举下颌法:对怀疑患者存在颈椎外伤应用此方法。
注:开放气道的标准:口角外耳道连线与地面垂直。(图7) (2) 人工通气:
简易呼吸器使用方法: E-C手法(图8)。
E手法: 使用第3、4、5指(形似大写字母E)上提下颌骨水平支。 密闭面罩:通气之前必须要密闭面罩,一般情况下用单“C”手法,C手法是操作者的拇指、食指分开固定面罩主体的上下,形状似大写字母C,同时向患者面部用力,使面罩均匀贴紧患者面部。
挤压球囊:成人球囊约1.5升容量,适度的挤压球囊使潮气量400-600毫升/次,挤压时间持续1秒,操作者报数四音节“1001,1002”控制节律及时间,第一循环数“1001,1002”,第二循环数“2001,2002”,如此类推。
通气有效的标志:以胸廓隆起为通气有效的标志。
注意:通气时必须避免过度通气(每分钟人工呼吸次数过多或每次人工呼吸给予的潮气量过大)。避免快速通气,快速通气除由于频率过快造成过度通气外,同时因为快速通气时压力过大造成食道开放,气体进入胃的气量增加,容易造成胃肠胀气、反流、误吸、窒息等不良后果;潮气量过大,过度通气会增加胸腔压、减少心脏的静脉血液回流、降低心输出量,所以对患者有害。操作者在胸外按压时,助手应用E手法持续开放气道,面罩稍离开口鼻。 9. 按压与通气
比例:在未建立高级气道时,按压通气比例是30∶2,如果已经建立高级气道,施 救者每6秒进 行1次 通 气,同时按压应该以100-120次/分钟速度不间 断 地 进 行。
注意:按压与通气之间应做到无缝转接;通气时,按压者手掌暂离胸壁,下一轮按压时重新快速定位。 10. 复检评估
5个循环CPR后,评估呼吸、脉搏;同时判断(要点同上);判断时间5-10秒。
注意:助手在操作者判断时,立刻转至患者对侧,做好继续胸外按压准备。
. . .z
.
... .. .
图7
图8
电除颤术
1. 定义
心脏电复律是用较强的脉冲电流通过心肌,使心肌各部分在瞬间同时除极,以终止异位心律,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故称为电除颤,后来进一步用于纠正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速和室性心动过速,故称为电复律。 2. 除颤的适应症
心室颤动、心室扑动、无脉性室速。 3. 操作步骤:
(1)打开除颤仪调至监护档
双相波除颤仪在监护档默认为PADDLES导联,所以在操作时只需打开监护开关,安置电极板即可进行监护。部分单相波除颤仪在打开监护开关时,默认的不是PADDLES导联,所以在操作时打开监护开关后,需要在ECG按键处进行调整,直至屏幕上显示为PADDLES方可安置电极板进行监护。
(2)安放电极板监测心律
电极板分为心底板(STERNUM)和心尖板(APEX),心底板置于右锁骨下、胸骨右旁 ,心尖板的中点居于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其上缘约平乳头连线,左侧缘约与腋前线重叠。
(3)清理胸部皮肤,涂抹导电糊
清理胸部皮肤的汗液、污物、水、油脂及所佩戴的金属饰物等并涂抹导电糊以减少胸阻抗,涂导电糊于电极板并对搓予均匀分布。
(4)调至除颤位,选择能量
调至除颤位,双相波需先调到除颤位再选择能量,单相波直接选择能量即可。能量选择:成人:单相波360J,双相波200J(或按厂家推荐);儿童:可以使用 2 -4 J/kg 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对于后续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 4 J/kg 并可以考虑使用更高的能量,但不超过10J/kg或成人最大能量。
(5)充 电
可以在面板上充电或者在手柄上充电。注意充电前旁人需要离开(胸外
. .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