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作者:安桂林
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年第09期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数学问题起于数学情境,情境是产生问题的沃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愈来愈重视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索和研究。在国内,贵州师范大学的吕传汉和汪秉彝教授提出了中小学“问题—情境”的数学教学模式,该模式的重点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把从问题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吴爱武、何永刚在《数学课堂中优化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中论述到:问题情境创设,应充分利用外在的物质材料,展示内在的思维过程,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应具有促进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应使问题情境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结构三者和谐统一,促进知识结构向学生认识结构转化。华东师范大学张伟平博士提出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他认为,真正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是将数学问题巧妙地揉合于具体情境中,而具体情境又能涵盖数学问题的本质,学生借助于数学问题情境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从上可以看到,教育界非常重视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探索和研究,而且提出了数学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问题。
思考起于问题,学习源于情境。好的教学要能唤起学生的思维――明智的学习方法或者明智的经验方法。如果没有思维,那就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经验。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要提供可以引起思维或新思想的探究的问题情境,这种情境的核心是学生的思维生发点。 一、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具备的特征 1.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应该有趣味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具有可接受性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能力,看学生能否接受。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再精选,作适当的修改,巧妙的加工成对学生有效的可接受材料。
3.具有直观性
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还要考虑到直观性。若情境不直观,学生会难以激发自己思维,这样既不利于学生进入情境,也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就更不用谈解决数学问题了。
4.具有探究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应经带有探究性,在思辩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的积累中出发去思考解决问题,从一些辩论中发现新的问题,然后一起探究解决问题。 二、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要注意的方面 1.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问题的梯度
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有合理的梯度,设计问题的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深入。另外就是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千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或把解决某个问题的完整思维过程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阶梯性问题情境的构建,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即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能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来设计问题;还要针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教师设置问题坡度适中,排列有序,循序渐进,形成有层次的开放性系统,才能使问题情境所含信息量不断增加,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也才一能兴趣盎然的接受知识,训练能力,体验情感。 2.创设问题情境,要注重问题的可变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应当是“标准的”,即具有典型的模式,为吸收或同化其他学习材料提供理想的框架,有利于学生对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且应当具有“变式”性,即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变化,而基本原则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变式性问题往往注重揭示条件性知识,注重的是方法,因此,“变式”性问题情境主要具有这样一些功能:①建构功能,即利用“变式”性问题情境能加深对相应“问题群”的理解和解释;②整合功能,即能够把输入的信息按问题类型或知识结构整合成一个整体,有利于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换,即它揭示了知识应用的条件,具有迁移性因此,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基本知识③迁移功能点的中心性,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进行发散性思维,深刻领会与中心点有密切联系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知识能深化理解,对于问题更要注重其变式综合,灵活运用,可以对已有问题进行改变,使一个问题的精髓渗透到其他问题当中,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迁移。这样就可使问题情境具有良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教学中常见的变式有:图形变式、表达式变式、语言变式、解法变式、问题变式等,通过这些变式活动,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 3.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策略性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既需要概念性知识,又需要程序性知识,还需要策略性知识。因此,一个问题情境包含的知识也应该是多方面的。一个精而有效的问题情境,不在于其所具有的概念性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其中蕴含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有效性,在于由概念性知识和
程序性知识相结合而形成的问题图式,即解决各类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模式。数学教学更重要的是解决“为什么这样做”的方法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每堂课宝贵而有限的时间,精心构建问题情境,使其蕴涵丰富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圖式。构建的问题情境一旦具有延伸性和方向哇,就可以扩大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空间,充分激活原有知识,并使新旧知识发生有机联系,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4.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现实性
“知识丰富域”主要指情境应该与具体学科、具体知识点相联系。构建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必须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知识结合起来,不能盲目追求情境效果、置问题于从属地位的纯粹性问题情境。情境因问题而有意义,问题因情境而有生气。要能够根据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构建富含知识的真实问题情境,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数学兴趣。 5.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迷惑性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构建故错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寻求正确的解题方法。故错问题情境主要具有这样一些功能:
①强化功能:通过分析错误、纠正错误,强化刺激,加深对问题的理解;②免疫功能:在知错中改错,在改错中防错,增强思维的严谨性,提高解題能力。 6.创设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探究性
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尽可能设计一题多解、一解多题、条件开放、结论多元化的问题,将学生置于猜想、探索、发现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其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精神。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探索”的状态。这一条件开放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探究的空间,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为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
问题情境创设是基本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手段。有效的问题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习方法和相应的教学原则精心设计的,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创造性劳动。通过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有助于传授知识,表达内心的想法,丰富教学形式,展示复杂的过程,也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比较难懂的知识和抽象的思维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是构建一个好的思考平台的基础;而一个好的思考平台的构建,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情,力争创设出更多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贴近生活、贴近知识、通俗易懂的问题情境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