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咸宁市政治高二下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可能会有人这样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那么一个人越懒,越不熟练,他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他制造商品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这一论断意在强调 A.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C.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 【答案】B 【解析】 【详解】
B:材料中马克思这一论断意在强调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符合题意。
A. 价值量由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劳动量决定,A错误。 CD: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和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等价交换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D。 故选B。
2.2024年6月12日,美朝领导人首次会晤在新加坡举行。2024年6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明尼苏达州的德卢斯出席集会发表讲话时充分肯定美朝峰会取得的成果。指出美朝对话,让美国民众获得了安全的环境。美朝峰会成功举行揭示了 ①美朝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一国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 A.①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美朝两国的根本利益是有冲突的,故①错误;美朝峰会成功举行,让美国民众获得了安全的环境,说明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之一,故②④正确;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排除。故选B。
3.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包括严谨、耐心、专注、坚持、敬业等精神内涵、倡导对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所从事工作的锲而不舍,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大力推崇工匠精神表明 ①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②劳动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③劳动者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④高学历教育是培育劳动者具备工匠精神的必然选择 A.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劳动的意义。①②:力推崇工匠精神表明劳动者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①②符合题意。 ③: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是劳动,不是劳动者,③错误。 ④:说法过于绝对,④排除。 故本题选A。
4.2024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互拍,通过“鹊桥”中继星从月球背面传回清晰照片,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画下圆满句号。我国成为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也进一步打开了“未知的月球”,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表明()
①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够突破历史条件的限制 ②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 ③探月本身不是目的,和平利用太空才是探月的最终目的 ④对以往探月成果的辩证否定是我国探月取得进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突破历史条件限制”表述不妥,①错误。
②③:材料“我国成为首个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也进一步打开了“未知的月球”,为人类不懈探索与和平利用太空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表明先进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发展;探月本身不是目的,和平利用太空才是探月的最终目的,②③正确。
④:材料未体现“对以往探月成果的辩证否定”,同时,此选项中的“根本途径”说法不妥,④排除。 故本题选C。
5.2024 年1月 26 日,温州市某区召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民主测评会。班子成员分别就过去一年的工作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情况作汇报,既肯定成绩又正视存在问题,并提出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区党委开展民 主测评,这一做法
A.有利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B.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权力 C.有利于政府保持清正廉明 D.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党的建设。A: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主体是政府,材料未涉及,A不符合题意。 B:材料反映的是党内监督,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未涉及政府,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党内民主测评会,开展党内监督,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2017年7月,国务院发文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2024年1月,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到2024年底前将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原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 ①表明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
②表明法律要体现客现存在,维护全民的利益 ③是尊重自然的要求,有利于保护我国自然环境 ④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故①错误;法律具有阶级性,法律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全民的利益,故②错误;“洋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是尊重自然的要求,有利于保护我国自然环境,故③正确;我国正式施行禁止“洋垃圾”入境新规,有助于减少“洋垃圾”的进口,这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故④正确。故选D。 【点睛】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重大的阻碍作用。
7.2017年9月15日,FAST射电望远镜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病情恶化逝时,享年72岁。新华社文章《“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这样评论南老:“23年时间里,他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南老先生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②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③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④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A.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
南老先生的事迹启示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②④项符合题意;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①项说法错误;材料不体现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③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贡献)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己的满足。(索取)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8.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贯彻落实这一精神,政府应该( ) ①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 ②开展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③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和创业 ④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弊端 A.①② 【答案】C 【解析】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解】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分配毕业生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①错误。
②④:要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政府应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弊端,使其都有发展机会,②④正确。
③: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方式就业和创业”的主体是劳动者,不是政府,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9.蚂蚁花呗,是蚂蚁金服开发的一款网络消费信贷产品。支付宝用户申请开通花呗服务后,可以在消费时享受“先消费,后付款”的购物体验。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花呗这类金融产品的发展 ①拓宽了居民获取财产性收人的途径 ②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范围 ③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 ④可能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 A.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消费的相关知识。在中国近1.7亿90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4500万,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这表明花呗这类金融产品的发展对数码产品的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其“先消费,后付款”消费模式可能会刺激年轻消费者攀比和超前消费,③④正确;花呗这类金融产品是由金融公司开发的一种信贷产品,与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没有直接联系,①与材料无关,排除;蚂蚁金服属于金融公司,但不是银行,因此花呗这类金融产品的发展与扩大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没有直接关系,②排除。故本题选B。
10.曹植七步诗中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其实,曹植与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会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故两兄弟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只缘同根生,相煎分外急”。由此可知
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 C.矛盾双方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B:曹植与曹丕如果不是“同根生”,曹植的才华和抱负就不会对曹丕的皇位构成威胁。故两兄弟的真实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