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3 山脉的变化|冀教版(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山脉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

能有根据的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 用模拟试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能通过分析模拟试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 3、科学知识目标:

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假设,设计并完成模拟实验,初步认识风化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设计模拟试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 设计思路:激趣导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践操作——得出结论——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五、教学材料:

教师准备:不同山脉形态的图片、山脉形成、风化作用视频材料。

学生分组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答夹、气球、烧杯、水、小石子、砖块、酸溶液等。

六、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喜欢美丽的山川吗?你们都知道哪些名山大川呢?那里的山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2、谈话:我们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中国的地图。(播放地图)比较大的山有长白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这些山都是由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

3、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欣赏一下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多媒体出示:山脉风光。

4、师:这壮美绮丽的山脉风光,让我们赞不绝口,那它原来就是这样的吗? 千百万年来有变化吗?

5、师: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山脉也是如此。山脉是不断变化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变化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山脉的变化》一课。(板书课题)

【多媒体再现自然美景,唤起学生对山脉已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用感性材料形象地展现两种山脉的特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

(二)、猜想假设

1、师:山脉的外形轮廓各不相同的,但是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大家看下面两种不同的山脉简图,说说这些山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观察、描述两种山脉在外形上的特点。(有的险峻陡峭,有的起伏平缓。)

3、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指向图片)同学们猜一猜像这两类山脉形成时间哪个更靠前?(学生猜测。)

4、师:起伏平缓的山脉由于它形成于3亿年前,年龄较大,像老人一样,把这种山脉叫老年山脉。险峻陡峭的山脉形成于6000多万年前,比较年轻,就像你们一样。我们称它为“幼年山脉”。

5、师:起伏平缓的“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的?起伏平缓的“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也是险峻陡峭的样子。“老年山脉”形成于 “幼年山脉”。

6、提问: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得比较平缓呢? 生:可能是某种原因使岩石破碎,山变平缓了。 【学生在以往的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热胀冷缩原理、酸雨的危害……在生活当中见到过玻璃受热不均匀破碎、植物根的生长使地面凸起……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学生猜想的理由的依据。】

(三)、设计方案

1、师:关于引起山脉变化的原因,你们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你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呢?(学生会想到用实验的方法来证明。)请每组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多媒体出示设计提示:①根据猜想首先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可以选择一个或两个题目。

②根据自己的猜想和生活经验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注意:山脉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岩石破碎是山脉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岩石的破碎是个十分缓慢的过程,想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模拟什么样的环境?)

③你准备如何操作实验?实验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能说明什么?) 2、学生开始小组研究、设计,师巡回指导。

【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验,懂得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一些猜想。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证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让学生在实验前对实验方法进行设计,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3、交流实验方案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实验方案,相互补充和完善,进而形成1~2个模拟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方案。将小组的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和评价,以实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方案的目的。

【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养成相互评价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方案趋向科学,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养成科学的行为和习惯。】

4、确定小组实验内容 师:刚才同学们设计了这么多方案,下面咱们根据这节课时间和分组实验材料看一下哪个方案比较适合咱们今天课上完成?

【学生想象力丰富,一定会设计出多种模拟实验方案,由于时间和材料因素,一节课不可能把这么多模拟实验都做一遍,这时教师有必要引导,让学生比较选择出适合本节课堂上完成的方案。】

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温度变化会不会对山脉的变化构成影响,关于其他猜想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再做实验验证。

(四)、实验探究

1、学生小组实验。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设计的方案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千万要注意安全! ②小组合作实验,要分工明确,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实验,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填写记录单) 【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将实验中的观察记录作为指导重点,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搜集观察实验中的大量信息,以便为学生互相交流、归纳结论提供事实依据。】

(五)、交流总结。

1、请各个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发现,同时还要注意把其他小组的研究与本组做对比,记录有价值的发现。(教师相机板书)

【汇报中,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时提醒学生要注意记录、积累别的小组的发言,体现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

2、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认为使岩石发生变化的自然力量都有哪些?(教师板书学生们得出的结论)

3、揭示风化作用。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实验验证,和观看老师的实验以及大量的图片展示,我们知道了温度变化、雨水侵蚀、水结冰膨胀是造成山上岩石破碎、山脉变化的原因,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也会对山脉的变化造成影响。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风化作用即引起山脉变化的各种因素: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

【利用视频这样一个清晰直观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对上课未猜想到的因素和未能亲自验证的猜想进行补充,也是对学生课堂探索的一个总结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4、得出结论。

温度变化、水、生物、酸的溶蚀……风化作用。 (六)、拓展延伸

1、你现在能知道山脉变化的原因了吗? 2、认识蘑菇石

设计实验、解释形成原因。

【恰当引导学生课下进行拓展活动,利用学生强烈的揭谜心理,既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又将探究活动持续到课下,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及各项探究能力持续发展。】

(七)、评价总结

多种内外力作用引起的地球物质运动不断地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形态,今天咱们探究的山脉的变化就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山脉形态的过程。

除了山脉,地球上还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地形地貌,如沙洲、蘑菇石、石钟乳、丘陵……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们的变化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请同学们课下多搜集一些资料、图片,今后的科学课上我们会继续研究,探索。

八、板书设计: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3 山脉的变化|冀教版(2)

山脉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能有根据的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用模拟试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能通过分析模拟试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面岩石的变化。3、科学知识目标: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j6kg88ilq2p7v43zg0p6rgfk15t3500h9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