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尪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试 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1. 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 , 关节屈伸 不利,舌淡红
苔白腻。
2. 寒湿痹阻证: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 热痛减,舌胖,
舌质淡暗,苔白腻或白滑。
3. 湿热痹阻证: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 有发热,舌质
红,苔黄腻。
4. 痰瘀痹阻证:关节肿痛日久不消, 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 舌暗紫,
苔白厚或厚腻。
5. 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 关节变形;少
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舌淡苔薄白。
6. 肝肾不足证: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 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 关节发凉,
畏寒喜暖,舌红,苔白薄。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 (一)晨僵
1. 观察晨僵持续的时间、程度及受累关节。
2. 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配戴手套、护膝、袜套、护腕等。
3. 晨起用力握拳再松开,交替进行50?100次(手关节锻炼前先温水浸泡);
床上行膝关节屈伸练习 30次。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双膝眼、曲池、肩髃、阿是穴等穴。 5. 遵医嘱艾灸:悬灸阿是穴。 6. 遵医嘱中药泡洗。 7. 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8. 遵医嘱中药熏洗。
(二) 关节肿痛
1 .观察疼痛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 2. 疼痛剧烈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受损关节保持功能位。 3. 局部保暖并在关节处加护套。
4. 勿持重物,可使用辅助工具,减轻对受累关节的负重。 5.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局部皮肤色红,禁止穴位贴敷。 6. 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7. 遵医嘱中药药浴。
(三) 关节畸形
1. 做好安全评估,如日常生活能力、跌倒 /坠床等,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事 件发生。 2. 遵医嘱艾灸:取阿是穴。 3. 遵医嘱中药泡洗。 4. 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 5.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阿是穴。
(四) 疲乏无力
1. 急性期多卧床休息,恢复期适量活动,防止劳累,减少弯腰、爬高、下蹲 等动作。 2. 遵医嘱艾灸: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
3.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 内服中药: 风寒湿痹者中药宜温服;热痹者中药宜偏凉服 (其他详见附录 1)。 2.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1)。
(二)特色技术
1. 中药泡洗:建议在晨晚间进行;温度在
37?40C,以患者耐受为宜;夏季温度可偏凉,冬季温度可适当调高(其他详见附录
2)。
2. 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 2)。 3. 艾灸(详见附录 2)。 4.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 2)。 5.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 6. 中药熏洗(详见附录 2)。 7. 中药药浴
(1) 湿热痹阻证:温度38-40 C左右。 (2) 寒湿痹阻证:温度 40-43 C左右。 ( 3)夏季温度可偏凉,冬季温度可适当调高。 ( 4)其他详见附录 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 居室环境宜温暖向阳、通风、干燥,避免寒冷刺激。
2. 避免小关节长时间负重,避免不良姿势,减少弯腰、爬高、蹲起等动作。 3. 每日适当晒太阳,用温水洗漱,坚持热水泡足。 4. 卧床时保持关节功能位,行关节屈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