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
作者:朱露林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7年第02期
公共财政是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通过实施以结果应用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绩效提高为目标的一系列措施,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支出效果的管控。
近年来,各地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但长期以来,政府预算管理中还存在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效益现象,借鉴发达国家做法,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已成为新形势下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阑释预算绩效管理基本概念与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剖析了新形势下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基本概述和主要做法
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从1994年发展到现在,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基本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的体系。如财政部出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对绩效评价从评价对象、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组织、评价程序、评价报告等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大多重视预算资金安排,同时也探索开展绩效指标的评价体系建设,确保预算执行中阶段评价,促使预算执行效益提升。同时建立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制度,确保对绩效数据信息以及采集、分析,提出科学化建议,确保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意识还不够
“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惯性思维观念依然存在,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常常是在预算年度初,而部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在上一年度第四季度时就对下一预算年度进行编制,这种时间上的不同步,造成预算目标管控不理想,预算绩效管理更是难以控制。
(二)预算全过程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