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的延伸可以总结为:在围绕不动产房屋这一中心点,以服务业主
为中心思想的前提,充分挖掘和探索新型服务理念,并展开相关工作。
一、在公共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方面进行深化,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就是对公共部位、公共设施、公共设备的管理,传统的维护保养一般物业公司仅进行设备的日常养护工作,对于设备的中大修和升级等工作一般都完全交与外包公司来做,在这方面,物业公司可以有所突破,比如说电梯保养,只要取得相应资质就可以开展这方面的专业服务,且这一服务的附加值远远比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高。物业企业完全可以整合自己的资源,建立自己的队伍,成立专业公司,将业务开展到自己管理的物业管理区域之外。
二、挖掘业主自用部位、自用设备管理的服务空间,可以开展办公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服务。举个例子来说,对于商务的业主或租户,电脑是其必备的工作工具,但电脑由于网络、硬件等出问题,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是难以避免的,对于拥有几台、十几台电脑的中小型公司,设立专门的网管又有些浪费,如果物业管理企业根据业主或租客的这些需求,利用自己物业管理的优势,提供保障电脑及其网络的正常运行的维修、养护服务,恐怕不失是一较好的延伸服务作法。由于业主需求的多样性,且在一个企业内难以进行有效地配置的情况下,物业管理企业为这些业主或租客提供服务的空间就会很大。 三、利用自身优势,开拓资产咨询评估等工作,利用自身的优势,组建专业的咨询评估团队,还可以利用自身资源,进行不动产管理工作,对于社区管理的优势,使得物业公司在展开工作使会占到很大优势,在聘请和培养一些专业的管理人员,相信,这既是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体现,又可以有效的将物业公司手中资源合理利用的办法。
四、利用企业资源展开多种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社区是一个复杂的环境,而社区中业主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物业公司可以把握这些需求,或
合作或连锁形式进行一站式服务的经营,可以从业主的衣食住行做起,捕捉商机。衣:可以设立干洗店或与外面的干洗店合作,组织或代理品牌衣服推广,与家政公司合作,请家政公司的人来小区做钟点工、保姆。食:早、中、晚餐配送,类似于钟点工的早、中、晚餐上门料理服务,新鲜蔬菜、水果配送,饮用水配送,即桶装矿泉水配送。住:酒店预订,地产展销,会所经营,租售服务。行:代订火车、飞机票,汽车租赁,代办国内、国外旅游,与旅游公司合作举办特色旅游租车服务等等。
展开服务延伸的困难估计:
一、首先,这是对传统物业服务模式的一个挑战,对于公共设备设施方面物业企业要改变其定位,清除认识服务延伸是大势所趋,才是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二、对于服务延伸前期投入的风险,在物业服务的发展和转型阶段,服务延伸没有定式可以参考,对于一些工作的展开前期会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和财力,这是企业在做服务延伸使面临的巨大问题。
三、人才的竞争和储备,企业展开服务延伸,需要各方面专业的人才,需要组建自己专业的团队,企业要为此做好准备。展开服务延伸工作的策略与对策。(一)、企业服务延伸的必备企业组织和条件,1、公司决策层的认识;2、必须有可开发、利用的资源;3、高素质的人才;4、必要资本的投入;5、因地制宜推出延伸服务产品。( 二)、开发延伸服务产品,不宜盲目地全面推进。搞物业管理延伸服务、各种经营前必须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需求、需求量、消费档次。要把经营风险考虑到服务费和管理之中,利用科学的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经常性了解客户的新需求和新的消费变化。从法律角度讲,只要是合法的、同时也是客户需求的项目,就可以经营,但应量力而行,原因在于延伸服务也要求市场调研、前期投资、人才配备,这些投入对盈利不高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可以说是不小的投入,并且还存在各种风险,所以企业应坚持发展一项、成熟一项、推广一项。(三)、注重信息化建设对服务延伸的重要,信息化建设是物业发展和转型的必备要素,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在服务延伸方面做更多的思考,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多种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业主提供了在线服务的模式,引入了在线投诉报修、意见建议、在线缴费、业主论坛等多项服务延伸,积极探索一种新型的服务和经营模式,为物业的转型与升级提供有力依据。(四)、开展延伸服务应坚持共赢战略。企业的发展达到和谐共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开展延伸服务,
对企业来说,拓宽发展空间,增加创收渠道,增大社会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生存和竞争的能力;对员工而言,多种经营有了较多的职业选择,带来较高的收入增长,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对社会而言,企业的多种经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打造了更多的服务品牌、人文关怀、和谐社区,社会才会给企业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发展环境。在物业管理区域,物业公司是受委托的管理者、服务者,小区真正的主人是业主,物业管理企业开展物业管理延伸服务,要坚持与他们利益共享,特别是利用小区公共部位获得的一些收益。否则,必然会引起矛盾。因此,坚持共赢战略,是企业发展延伸服务必须坚持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