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建设方案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 董良新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主任 副教授 项目组主要成员: 郭 兴 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工程师

周保源 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工程师 崔 强 烟台宝钢钢管有限公司 工程师 孙仁静 烟台大学 讲师

姜虎强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讲师 杜俊贤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讲师 刘道刚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讲师 范长青 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讲师

(一)项目建设背景

1.行业背景

在国家大力提高产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大背景下,山东省“十一五”期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立现代制造业体系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等六大支柱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和高技术化,带动全省工业实现新的突破。

通过对烟台一些企业进行走访调查,烟台作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城市,其先进制造业水平的提高,会使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大多数企业和毕业生认为电气类专业在未来若干年内仍是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并且有较

大的需求量。同时,新兴行业不断出现,对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也会有较大需求量,该专业的设立,较好地满足了本地区经济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人才需求分析

烟台在十二五建设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紧跟科技进步新趋势,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三次产业结构合理、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制造业发展重点是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要突出高端化、品牌化和链条化发展方向,做强做优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现代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电脑、手机、新型铝材、核电装备等产品集群,形成竞争力强的产品集群方阵。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烟台富士康公司、上海东岳烟台汽车有限公司(与我院已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合作培养进入实施阶段)等公司在烟台落户,带来了先进理念和装备水平的极大更新和提升,必将引起新型工业生产模式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巨大变革。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全面渗透到产品开发及工业生产的各行各业,涵盖着广泛的专业岗位群,涵盖机械制造、机电机床、电力能源、仪器仪表、电子通讯、楼宇、家电等行业企业,广泛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在这些设备中大量运用了可编程控制器、变频调速、交直流传动、自动检测等先进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及相关专业高

素质技能型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成为当前及未来若干年最为紧缺的人才之一。

(二)建设目标

发挥本专业校企深度融合,创新“模块训导,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以教研室为主体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引领专业发展;带动相关专业,建成区域经济自动化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强化社会服务能力,成为烟台市培养电气技术人才及相关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经过3年努力,专业建设水平居省内同类专业先进行列,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辐射区域内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

1.创新以“能力梯次递进”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依托烟台工业企业发展优势,瞄准核心职业岗位(电气设计及维修)能力需求,以校企共建的现代控制技术中心为平台,突出生产性实训主线,创新以“能力梯次递进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路径,梯次推进能力提升,全过程融入职业素质教育,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保障机制,推动人才培养方案不端完善。

2.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工作过程顺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融职业资格标准入课程标准,以区域性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组合,重组课程内容,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建设2门优质核心课程,编写2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建设5门工学结合的核心课程及配套教材和课件,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相关专业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3.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按照突出技能培养和教学一体化教学要求,建设自动控制实训中心、电子产品制作中心、可编程控制实训中心等,建成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新技术研发与生产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满足100%学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密切校企合作,吸引企业资金,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下参与生产全过程,强化生产管理及质量管理。学生半年顶岗实习达到100%。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高校培训、业务进修及双向挂职等途径,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培养6名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聘请企业行业专家4人,直接参与教学、专业建设及项目研发等;实施绩效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5.扩大服务领域,强化社会服务能力

针对企业和社会需求开展技术服务及社会培训,开展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展培训,提升本地经济电气技术人才的服务能力;增强与企业的合作,合作开发优质课程及创新项目,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利用实训基地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

6.加强专业群建设

重点发展专业群,带动专业群生产过程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建设和发展。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和骨干教师2人;建设1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2部工学结合特色教材。

(三)建设特色

1.以“能力梯次递进”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烟台汽车产业优势,瞄准核心职业岗位(电气设计及维修)能力要求,以校企共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心为平台,突出生产性实训主线,创建以“能力梯次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课程建设按照从企业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内容重构重组,课程标准制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头脑风暴式研讨,课程建设,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思路,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2.创新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校企共建的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心为平台,根据专业特点,开发并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

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建设方案 - 图文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董良新信息与控制工程系主任副教授项目组主要成员:郭兴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师周保源烟台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工程师崔强烟台宝钢钢管有限公司工程师孙仁静烟台大学讲师姜虎强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讲师杜俊贤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讲师刘道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讲师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im2p8vzjz9epjx24qwd4i6jo0x1tb0126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