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幼儿教育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一、选题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当今的幼儿教育,受到追逐利益的商业化思想的影响,受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望子成龙”的大众教育意识的影响,受到一批低素质的甚至缺乏专门训练的人员进入的影响,受到幼儿园课程小学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背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现象,存在着幼儿失落自己的生活世界的现象。
课程的生活化理念,是要让幼儿回归自己的生活世界,这不只是为了教育的成效和课程的成效,更是为了幼儿生命的成长,为了让幼儿的生命不受扭曲,让幼儿生活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因为只有处在生活世界里的儿童才可能享有美好的童年。但是,能否把这个理念真正落实在课程目标的制定、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过程中,似乎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因此,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研究为丰富和发展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换回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具有重大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趋势 ⑴国内研究现状、趋势: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曾是30-40年代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陈鹤琴所倡导的活教育及整个教学法,张雪门所倡导的行为课程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生活和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价值,反映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作
第 1 页 共 9 页
用、内聚作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充分阐述了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5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课程成为幼儿园主导的课程,学科知识教育受到了特别的强调,生活在课程中的作用一度被削弱,生活和游戏往往成了课程的附加物和点缀品。80年代后,对生活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再次受到重视。一些幼儿园课程方案中开始体现生活的地位和作用。但总体上看,对生活与幼儿园课程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尚未从理论上论证生活化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实践上看,现有研究对幼儿园课程与生活的关系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角度不够宽广,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机制、策略探索不够。此外,对什么是对幼儿有价值的生活,生活与学科知识的关系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也尚待深入。
⑵国外研究现状、趋势:
国外相关的研究较为丰富。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之一。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中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的理念。日本在1989年设立“生活课”的基础上,又增设“综合学习时间”,加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外,流行于欧美的课程、英国的“综合教学日”、韩国的“生活”等都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生活化的思想。但这些研究有特定的文化和学术背景,有特定的师资条件、家长支持和社会资源条件,这些研究成果不能
第 2 页 共 9 页
直接运用于我国的幼儿园,必需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本土化的研究。
二、 课题的内容
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生活化:“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日常活动或指人的生存、活着,它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化”是指转变为某种性质的活动状态。本课题将“生活化”界定为将幼儿从固定在幼儿园内的教学中解放出来,给幼儿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让幼儿在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交流中产生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探索周围世界。
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幼儿园课程:只要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包括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活动。所以不光是传统意义中的“上课”它是融于一日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以幼儿直接经验为主。新纲要中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领域来分了。
幼儿园课程的生活化,是指在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课程时,要把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幼儿的感性经验联系起来,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
第 3 页 共 9 页
2019幼儿教育微型课题开题报告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