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角色朗读课文,把老牛、野鸭的不满意读出。 4、听了老牛和野鸭的建议,青蛙是怎么做的?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贴图片板书) 6、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7、猜一猜,青蛙的泥塘买出去了没有?我们明天接着学习。 三、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范写“播”。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四、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预习23课。 板书设计:
22、青蛙卖泥塘 不怎么样 想搬到城里去 卖泥塘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教学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教具准备:
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一、资料展示,引入新课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充分了解感受原始木森林的美丽神秘。
2.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儿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
4.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 二、初读课文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中出现的生字圈起读一读。 (2)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自然段号。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学习1、2自然段。
(1)全班读1、2自然段,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 (2)指导朗读,从中体会摇篮的大。 2.小组合作学习3、4自然段。
(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呢?小组讨论讨论,把表示动作的词用横线画出。 (2)学生汇报。
动作的词有:摘、搭、打、点、逗、采、捉、逮。 (3)男女生分读。
(4)我们祖先还在森林里做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省略号的作用,并展开想像说一说。 3.祖先们在这里留下什么? (1)引读第五至七自然段。
师:“浓绿的树阴下”生:“留下……” 师:“宽阔的草地上”生:“回荡……” 师:“林中的小路”生:“弯弯曲曲……”
(2)课件播放图片,师深情朗诵8、9自然段。 (3)齐读五至九自然段。 四、赏析句段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4.配乐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激发想像力
1.学完了课文,你也展开自己的想像,画画这美丽的摇篮吧。想想我们的祖先可能在这里做什么?
2.全班交流,适当点评。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连”。 板书设计: 动人的传说 祖先的摇篮 天真的童谣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充满想象力和灵气,很多话很古怪,不合逻辑,仔细想却充满哲学思辨意味,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我和孩子们用了三个星期完成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阅读,第一个星期,我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大体了解了一下孩子们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看看这些莫名其妙的故事,孩子们能读到什么程度,那次十多分钟的摸底交流,我稍微问了几个孩子,他们有的觉得文字是奇幻的、异想天开的甚至觉得那是像做梦一样的语言,有的觉得有点像胡言乱语,有的觉得情节总让人无法预测,总之,与他们以往看的儿童小说、动物小说的风格不一样。因为书只看了几天,所以这次简短的交流只有琚曦文、颜阳博雅、吴应诚等五六个孩子发言,但我发现他们对这些故事的接受程度高于我的想象,于是我为他们设计了阅读学习单,主要内容是:
1.有些故事我已经琢磨出点儿味道出了——
2.有的故事虽然我还不懂,但我觉得它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3.我还想和大家讨论——
4.如果让你给这本书写一段书评,你会写——
周二的交流课上,我们主要围绕“你读懂了哪些故事”这一点交流阅读感受,通过目录进行简单梳理后,第二个环节,我的问题是:哪些故事让你琢磨出点儿味道?
说实话,这本《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我自己在读的时候都有不少困惑,所以我有点担心孩子们对这43个小故事能理解得了多少,能理解到多深。我想,这些看似无逻辑无道理的语言背后想表达的哲学思想,可能会有很多孩子是无法一眼看出的,一定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能模糊地了解一点。可实际的情况呢,大多数故事都有孩子提到,说自己怎样理解的,有的说法我都没有想到,比如,谈到《星星》这个故事时,有个孩子就说,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女人总是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而男人却容易看到缺点,要是我们看待事物时把这两点结合起就好了。有的孩子在讲《阿拉斯加的金矿》这个故事时说,不要只看外表,他的内心也许在掩藏着什么。有一个孩子叫张家硕,平时算是语文能力较弱的,作文的语句通顺难以做到,但他在说读《阿拉斯加的金矿》这个故事的感悟时的观点却令我吃惊:广告都是假的!其实,这种惊喜不是第一次,上次他在对《最难的单词》作批注时是这样写的:谢谢对于很多人说都是难点!是的,整本书阅读包括图画书阅读就总是给我带这样的惊喜。 第三个环节,我让他们说说那些自己说不上道理,但又觉得很有哲理的故事,找出其中的貌似有哲理的话,我们一起读一读,一起交流一下其中的哲理,琢磨一下其中的味道。 第四个环节,谈谈这本书中的插图,了解插画家贝尔纳。
第五个环节,结合本书作者舒比格的经历,引导孩子们从总体上了解这本书的特点:天马行空,没有逻辑,像是做梦,很简单,很无厘头,却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只有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的舒比格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第六个环节,以“你建议给什么年龄层次的人推荐这本书”为话题进行交流。 我的这节课也就在这里结束了。实际上我的设计中还有读一读自己给这本书写的书评这个环节,这段话是孩子们已经在阅读学习单中写好了的,只需要在课堂交流就可以了,可是,因为本书的故事太多了,共有43个,前面交流对故事的理解这一环节比预计多花了时间,所以交流书评这个环节这节交流课上就没有做。
这节交流课我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让孩子们形成思想的碰撞,孩子们各说各的,没有去驳斥别人的观点,也没有去附和别人的观点。如果我让孩子们在“南瓜”或《瓜》这样故事
上多做停留,进行一些实实在在的思想碰撞,把对故事的理性分析引向深入,才能真正实现我设定的教学目标之二:“通过品味精彩片段、交流阅读感受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引发学生对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思考。”
所以,像这样具有哲学启蒙性质的书该怎样带领孩子们进行阅读交流,我还在探索中。幸好,有《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样优秀的文本;幸好,这种哲学启蒙性质的童书阅读交流还没有形成什么模式,所以,我的一切探索都会很有价值。 25、羿射九日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想象,讲故事等。 态度情感价值观:
了解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感受中国特有的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 查阅资料:查找关于《羿射九日》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13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还记得的女娲补天的故事吗?(指名讲故事) 2.师:今天咱们再看一个神奇的故事。 板书课题:《羿射九日》
过渡语: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看到底有多神奇? 二、初读感知。
提示:请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三、学习字词,正确读课文,自己读懂课文,体会神话的美丽。 1.提示:看看谁考你了? 出示生字: 先指名读后齐读
2.引导:请你再读课文,找出你不懂的词语,集体讨论。 3.引导: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激发兴趣:你从哪儿看出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5.激情读:真的吗?那就读出吧! 四、讲故事。
1.这么棒的故事,如果只有自己知道多可惜呀,你打算怎么讲给别人听呢? 2.讲给同学听一听。 五、作业。
自己搜集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