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下示意图反映了唐朝由兴盛到衰亡的过程,图中“▲”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2.使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玄武门之变
B.安史之乱
C.天宝危机
D.黄巢起义
3.“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史之乱的重要影响是( ) A.安史之乱的爆发,标志着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覆灭 B.安史之乱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政治局面 C.安史之乱使北方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5.“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C.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6.唐朝后期,藩镇割据日益严重,其“割据性”体现在( ) ①自行委派官吏 ②不向中央交纳赋税 ③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④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安史之乱”结束了盛唐的神话,强大的帝国从此走下坡路,一去不回头。往昔的繁华,成为回
忆。这场近八年的内乱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B.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C.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8.《旧唐书》称,安史之乱后“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下列关于安史之乱造成的后果,表述有误的是( ) A.南方地区遭到浩劫 B.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C.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 D.藩镇割据局面逐渐形成
9.安史之乱促使唐朝由盛转衰,下列不是引起安史之乱的原因的是( ) A.皇帝荒废朝政 B.军队战斗力薄弱 C.节度使权力膨胀 D.农民负担过重
10.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下列哪项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最主要原因( ) A.严重的灾荒 B.唐玄宗宠幸杨贵妃 C.节度使权力的膨胀 D.朝政的荒废
二、判断题
11.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12.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而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 三、综合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高宗永徽以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然犹以名官。景云二年(717年),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由此而后,接乎开元,朔方、陇右、河东、河西诸镇、皆置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
——《新唐书》卷五十
(1)节度使的设置始于哪个朝代?据材料分析,节度使有什么权利? (2)该朝著名的节度使叛乱是什么?有何影响? (3)节度使权力的不断增大最终导致了什么局面?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材料四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南宋)王应麟撰、章太炎重订《三字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军民顽强抵抗”的效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在起义中黄巢提出了哪一口号?
(4)材料四中的“梁灭之,国乃改”指什么?“五代”建立的地区在哪儿? (5)通过回答上述问题,说明了什么现象?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别》
材料二: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材料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