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课后练习(七) 钠及其化合物
1.(2020河南商丘模拟)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 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D.该物质中不含有钾元素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故该物质一定含有钠元素,但不能确定它的存在形式;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从而避免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对其干扰。
2.(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诊断)下列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体积小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参考答案】: B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涉及二者与酸、碱的反应情况分析。NaHCO3为酸式盐,既能与
+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H===H2O+CO2↑、-+2-2-HCO-3+OH===H2O+CO3,Na2CO3能与酸反应:CO3+2H
===H2O+CO2↑,不能与NaOH反应,故A错误;设Na2CO3、NaHCO3m的质量均为m g,Na2CO3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NaHCO3
106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为
mmm
mol,×2 mol> mol,即Na2CO3消耗的8410684
HCl比NaHCO3多,盐酸浓度相同时,Na2CO3消耗的盐酸体积更大,故B正确;向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时,发生反应:2NaHCO3
+Ba(OH)2===BaCO3↓+Na2CO3+2H2O,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OH)2时,发生反应:Na2CO3+Ba(OH)2===BaCO3↓+2NaOH,都能够生成白色沉淀BaCO3,故C错误;根据碳原子守恒,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故D错误。
3.(2020安徽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联考)叠氮酸钠(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剂,Fe2O3是主氧化剂,NaHCO3作冷却剂。当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分解产生大量气体使安全气囊迅速打开,从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已知Ka(HN3)=1.8×10-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HCO3的冷却原理是它发生分解,吸收体系的热量 B.Fe2O3和Na反应的氧化产物是Na2O2
C.含等物质的量的NaN3和HN3的混合溶液显碱性 D.若有6.5 g NaN3分解产生N2,则转移0.9 mol电子
【参考答案】: A [试题解析]: 本题通过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原理,考查NaN3、NaHCO3的分解、Na与Fe2O3的反应。NaHCO3分解产生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吸收热量,从而使环境温度降低,因而它可以起到冷却作用,故A正确;Fe2O3和Na反应生成Na2O和Fe,所以氧化产物是Na2O,故B错误;根据Ka(HN3)=1.8×10-5可知HN3是弱10-14Kw-5酸,NaN3的水解平衡常数Kh==,说明含等物质-5<1.8×10Ka1.8×10的量的NaN3和HN3的混合溶液中,酸的电离程度大于盐的水解程度,所以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NaN3受到撞击,发生分解反应,产生N2和金属Na,化学方程式为2NaN3===3N2↑+2N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 mol NaN3反应,产生3 mol N2,反应转移2 mol电子,则6.5 g(即0.1 mol) NaN3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D错误。
4.(2020福建莆田二十四中月考)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到溶液M,因CO2通入的量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若向溶液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盐酸)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与判断不正确的是(不计CO2溶解)( )
A.若OB=0,则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
B.若OB=BC,则溶液M为Na2CO3溶液
--
C.若OB>BC,则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CO23和HCO3
D.若3OB=BC,则溶液M中c(NaHCO3)=2c(Na2CO3)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HCl与NaOH、NaHCO3、Na2CO3反应的先后顺序及量的关系。向NaOH溶液中通
2-
入CO2,可能发生的反应有CO2+2OH-===CO3+H2O、CO2+OH-
+-===HCO-3,向溶液M中滴加盐酸,涉及的反应可能有H+OH-+-+===H2O、CO2HCO-若OB3+H===HCO3、3+H===H2O+CO2↑;
=0,向溶液M中滴加盐酸,立即产生气体,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CO-3+H===H2O+CO2↑,说明M为NaHCO3溶液,则形成M的过
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A正确;若OB=BC,即OB段消耗盐酸的体积与BC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OB段发生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3+H===HCO3,即M溶液为Na2CO3溶液,-故B正确;若OB>BC,则OB段发生的反应有H++OH-===H2O、CO23-2-+H+===HCO-3,那么溶液M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为OH与CO3,故C-+--+错误;若3OB=BC,可根据CO23+H===HCO3,HCO3+H===H2O
+CO2↑进行计算,
-+-
OB段:CO23 + H===HCO3
a mol a mol a mol
+BC段:HCO-3 + H===H2O+CO2↑
3a mol 3a mol
溶液M中n(NaHCO3)=3a mol-a mol=2a mol,n(Na2CO3)=a mol,即n(NaHCO3)=2n(Na2CO3),所以c(NaHCO3)=2c(Na2CO3),故D正确。
5.(2020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五调)如图装置中,容器甲内充入0.1 mol NO气体。干燥管内装有一定量Na2O2,从A处缓慢通入CO2气体。恒温下,容器甲中活塞缓慢由D处向左移动,当移至C处时容器体积缩9
至最小,为原体积的,干燥管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2.24 g(不考虑
10Na2O2与氮氧化物的反应)。随着CO2的继续通入,活塞又逐渐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活塞从D处移动到C处的过程中,通入的CO2气体为2.24 L(标准状况)
B.NO2转化为N2O4的转化率为20% C.容器甲中NO已反应完
D.活塞移至C处后,继续通入a mol CO2,此时活塞恰好回至D处,则a小于0.01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Na2O2与CO2、NO与O2的反应,以及NO2与N2O4的转化平衡。设通入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x,产生氧气的体积为y,则:
2Na2O2+2CO2 === 2Na2CO3+O2 质量增量Δm
2×22.4 L 22.4 L 56 g
x y 2.24 g
56 g2×22.4 L56 g22.4 L所以=,解得x=1.792 L;=y,解得y=x2.24 g2.24 g0.896 L,即通入二氧化碳的体积为1.792 L,故A错误。由A项计算可
0.896 L
知,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n(O2)==0.04 mol,O2与NO发生
22.4 L·mol-1反应:
2NO + O2 === 2NO2 2 1 2
0.08 mol 0.04 mol 0.08 mol
0.1 mol>0.08 mol,NO过量,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NO2
与N2O4的转化平衡:
2NO2
N2O4 物质的量减少Δn
2 1 1
?9?
0.02 mol 0.1 mol×?1-10?=0.01 mol
??所以NO2的转化率为
0.02 mol
×100%=25%,故B错误。根据B
0.08 mol
项计算可知,NO还剩余0.1 mol-0.08 mol=0.02 mol,故C错误。继续通入CO2,若CO2能与Na2O2反应生成O2,则继续发生反应:2NO+O2===2NO2,NO2的物质的量增大会使平衡2NO2
N2O4正向移动,
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活塞应继续左移,如果活塞右移,则说明Na2O2已完全反应,充入的CO2使活塞由C向D移动,体积增大,平衡2NO2
N2O4向左移动,使NO2和N2O4的总物质的量增大,活塞移至
D时,气体物质的量共增加0.01 mol,因平衡移动也使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需要的CO2必定小于0.01 mol,故D正确。
6.下图是Na2O2和CO2定性、定量实验的装置示意图。注射器1中抽取了100 mL CO2,U形管中装有适量小玻璃珠和约1.5 g Na2O2粉末。实验开始时,打开K1、K2、K4止水夹,关闭K3止水夹,推动注射器1活塞,缓缓将CO2压至U形管中,注射器2活塞缓缓向外移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高2021届高2018级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之专题课后练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