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三模块模拟试题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化学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1~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关于原子轨道的描述,下列各点中正确的是(A.原子轨道是电子的运动轨迹B.某一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种空间运动状态,即波函数C.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D.原子轨道表示电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几率密度【答案】B【解析】把原子中单电子波函数称为原子轨道函数,简称为原子轨道。原子轨道是电子的一种空间状态,或者说是电子在核外运动的某个空间范围。)。2.下列物质中只需要克服色散力就能沸腾的是(A.H2OB.Br2(1)C.NH3(1)D.CHCl3(1)【答案】B)。【解析】任何一个分子,由于电子的运动和原子核的振动而产生瞬间偶极,这种瞬间偶极也会诱导临近分子产生瞬间偶极,于是两个分子可以靠瞬间偶极相互吸引在一起。这种瞬1/54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间偶极产生的作用力称为色散力。由于各种分子均有瞬间偶极,所以色散力存在于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以及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而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的固有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静电引力称为定向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相互之间都存在诱导力。H2O、NH3和CHCl3都是极性分子,都存在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只有Br2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3.已知反应高有毒气体NO和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低温低压B.高温低压C.高温高压D.低温高压【答案】D)。,若要提【解析】ΔrHmθ<0,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反应又是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加压力平衡正向移动。要提高有毒气体NO和CO的转化率,即使平衡正向进行,可以采取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即低温高压。4.已知下列反应在1362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则反应A.2.3×104
2/54在1362K的为()。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B.5.1×108C.4.3×10-5D.2.0×10-9【答案】B【解析】因三个反应满足2(②-①)=③,则代入数值,求得Kθ=5.41×108.5.下列各混合溶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是(A.HCl(1mol·L-1)+NaAc(2mol·L-1))。B.NaOH(1mol·L-1)+NH3(1mol·L-1)C.HCl(1mol·L-1)+NaCl(1mol·L-1)D.NaOH(1mol·L-1)+NaCl(1mol·L-1)【答案】A【解析】缓冲溶液是加入少量强酸、强碱保持体系的pH基本不变的溶液。一般是由弱酸及其弱酸盐或弱碱及其弱碱盐组成。A项,HAc和NaAc属于弱酸及弱酸盐组成。6.在酸性溶液中,A.B.C.D.【答案】A【解析】量,与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在酸性条件反应生成碘单质,,3/54与过量的溶液作用,主要产物是()。和和和和生成,但由于,所以。过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7.已知溶液的pH值为(A.4.46B.4.70C.5.00D.5.10【答案】A【解析】设HAc的解离浓度为x)。,则含有0.050mol·L-1HAc和0.025mol·L-1NaAc>400,近似有0.050-x≈0.050,则=解得x=3.5×10-5mol/L,即c(H+)=3.5×10-5mol/L所以pH=-lg[H+]=4.46。8.下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度积大的化合物溶解度一定大B.向含有AgCl固体的溶液中加适量的水使AgCl溶解又达平衡时,AgCl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4/54圣才电子书www.100xuexi.com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C.将难容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平衡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溶度积D.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所以AgCl为弱电解质【答案】B【解析】A项,溶度积会受到很多的因素的影响,溶度积大的化合物溶解度不一定大。C项,水中存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电解质的溶度积会有影响。D项,AgCl水溶液的导电性很弱,但是AgCl在水中是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9.已知Ksp(Ag2S)=6.3×10-50,Ag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8,则1.0L饱和Ag2S溶液中溶解的Ag2S质量为(A.1.7×10-14gB.6.2×10-15gC.1.3×10-14gD.4.0×10-14g【答案】B【解析】Ksp=c(Ag+)2c(S2-)=(2s)2·s=4s3
s==2.51×10-17mol/L)。则1.0L饱和Ag2S中溶解的Ag2S质量为2.51×10-17mol/L×1.0L×248g/mol=6.2×10-15g。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