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专题强化训练]
1.(2019·福州四校高三联考)燃煤的过程中排放大量CO2、SO2、NOx以及固体颗粒物,对环境污染严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煤作为燃料常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Ⅰ:C(s)+O2(g)===CO2(g) ΔH1<0 ① 途径Ⅱ:先制水煤气,后燃烧水煤气 C(s)+H2O(g)
CO(g)+H2(g) ΔH2>0 ②
2CO(g)+O2(g)===2CO2(g) ΔH3<0 ③ 2H2(g)+O2(g)===2H2O(g) ΔH4<0 ④
ΔH1、ΔH2、ΔH3、ΔH4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碳的气化反应在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 K)如表:
气化反应 C(s)+H2O(g)C(s)+2H2O(g)CO(g)+H2(g) i CO2(g)+2H2(g) ii lg K 700 K -2.64 -1.67 900 K -0.39 -0.03 1 200 K 1.58 1.44 升高温度时,反应i中H2的产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900 K时,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 K)为__________。
(3)为了减少燃煤污染,可将煤燃烧产生的SO2制成自发电池,其电池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这种方法处理含SO2废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采用氨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铵。亚硫酸铵又可用于燃煤烟道气脱氮,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同时生成一种氮肥,形成共生系统。写出二氧化氮与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K2CO3溶液可吸收燃煤反应中生成的CO2,常温下pH=10的K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常温下,0.1 mol·LKHCO3溶液的pH>8,则溶液中c(H2CO3)________(填“>”“=”或“<”)c(CO3)。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③+④)/2可得①,则2ΔH1=2ΔH2+ΔH3+ΔH4。(2)依题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时,反应i的lg K增大,平衡正向移动,反应i中H2的产率增大。根据盖斯定律,由反应ii-反应i得CO(g)+H2O(g)
-0.03
2-
-
-1
CO2(g)+H2(g),
100.36
900 K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39=10,则lg K=0.36。(3)2SO2+O2+
10
1
2H2O===2H2SO4,在此反应中,SO2被氧化生成H2SO4,通入SO2的一极是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4H。(4)NO2与(NH4)2SO3反应时,NO2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2;(NH4)2SO3是还原剂,氧化产物是(NH4)2SO4。(5)常温下pH=10的K2CO3溶液中,c(H)=1×10
-10
+
-
2-
+
mol·L,c(OH)=1×10mol·L,K2CO3溶液中的OH就是由水电离产生的。
-
2-
-1--4-1-
KHCO3溶液显碱性,说明HCO3的水解能力大于其电离能力,故c(H2CO3)>c(CO3)。
答案:(1)2ΔH1=2ΔH2+ΔH3+ΔH4 (2)增大 0.36
(3)SO2+2H2O-2e===SO4+4H 减少环境污染,获得副产品H2SO4,获得电能 (4)4(NH4)2SO3+2NO2===4(NH4)2SO4+N2 (5)1×10mol·L >
2.(新题预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N2(g)+O2(g)===2NO(g) ΔH1=+180.5 kJ·mol 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2C(s)+O2(g)===2CO(g) ΔH3=-221 kJ·mol
-1-1
-1
-4
-1-
2-
+
c(N2)·c2(CO2)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NO)·c2(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反应:2N2O5(g)
4NO2(g)+O2(g),某温度下向恒容
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N2O5,测得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min 0 1 0.71 2 0.50 3 0.35 4 0.25 5 0.17 c(N2O5)/(mol·L-1) 1.00 ①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p0,第2 min时体系压强为p1,则p1∶p0=________。2~5 min内用NO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5进行该反应,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NO2和O2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b.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 c.2v正(NO2)=v逆(N2O5) d.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Kp是用反应体系中气体物质的分压来表示的平衡常数,即将K表达式中平衡浓度用平衡分压代替。已知反应:NO2(g)+CO(g)
正
NO(g)+CO2(g),该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p(NO2)·p(CO),逆反应速率v逆=k逆·p(NO)·p(CO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p
2
为________________(用k正、k逆表示)。
(4)如图是密闭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后,在200 ℃、400 ℃、600 ℃下,合成NH3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 ②M点对应的H2的转化率是________。
(5)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废气可用如图方法获得H2SO4。写出电解的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2)·c2(CO2)
解析:(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则其化学方程式为2NO(g)
c(NO)·c2(CO)
+2CO(g)===N2(g)+2CO2(g),将题中3个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③,根据盖斯定律,由②×2-①-③,可得:2NO(g)+2CO(g)===N2(g)+2CO2(g) ΔH=(-393.5 kJ·mol)×2-(+180.5 kJ·mol)-(-221 kJ·mol)=-746.5 kJ·mol。(2)①根据题表中数据及三段式法有:
2N2O5(g)
-1
-1
-1
-1
-1
4NO2(g)+O2(g)
开始/(mol·L) 1.00 0 0 转化/(mol·L) 0.50 1.00 0.25 2 min时/(mol·L) 0.50 1.00 0.25
该反应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所以p1∶p0=(0.50+1.00+0.25)∶1.00=7∶4。2~5 min内,v(N2O5)(0.50-0.17) mol·L-1-1-1==0.11 mol·L·min,v(NO2)=2v(N2O5)=0.22 mol·L·min
(5-2) min
-1
-1-1
-1
。②反应过程中NO2和O2的浓度比始终保持不变,a项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该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为变量,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项符合题意;v正(NO2)=2v逆(N2O5)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2v正(NO2)=v逆(N2O5)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c项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全为气体,气体总质量不变,而容器恒容,故反应
3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大题突破 题型一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专题强化训练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